莫言:人到了六十岁的年纪就会发现:“好事做尽,必有灾殃”,邻居关系再好,以下五种好事也不要做尽,否则会惹祸上身,很多人不知道!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难买邻里情”。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关系太近了不是好事,而是灾难。 正如,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人到了六十岁的年纪就会发现:“好事做尽,必有灾殃”,邻居关系再好,以下五种好事也不要做尽,否则会惹祸上身。 01、帮助老人可以,但别越界,把自己当成老人的“儿女”。 小王在租房子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邻居老大爷。 老大爷日常就一个人居住,也不见有儿女来探望他,有一次,老大爷不慎摔倒,刚好被小王碰见,小王即刻把老大爷送去了医院。 他每天下了班都去照顾老大爷,直到老大爷出院。原来,老大爷的儿子常年在国外,有事他也指望不上。 小王本来就是一个热心的小伙子,自那以后,他就像老大爷的儿子一样照顾老大爷,买米买面,去医院看病等,能帮的忙都帮。 后来,小王的东家要卖房子,小王只好要搬走了,但是,老大爷不舍得他走,所以,提出,自己一个人住着三室一厅的大房子确实浪费,不如他过来一起住,而且是免费的。 最后,小王在老大爷的再三邀请下就答应了,或许是缘分,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很和谐很开心。 可是,后来,有一天,老大爷的儿子知道了这件事,大发雷霆,不仅不感激小王对父亲的帮助,而且怀疑他对父亲图谋不轨。 更糟糕的是,老大爷的儿子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把小王告上了法庭,最后折腾半天,在老大爷的再三求情解释下,才算了了。 所谓,人心不可测,人性更不可靠,就算再有热心肠,也不要越界,帮助适可而止,把握好分寸,人老了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万一不幸碰上了,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 02、照看孩子可以,但别忘记身份,“视如己出”随意管教。 小区王阿姨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个邻居跟她关系非常不错,有事没事就会给她带点老家特产。 有一天,邻居孩子妈妈说最近这段时间婆婆回老家了,所以,请王阿姨每天帮忙接回家中,帮忙照看孩子写作业。 而且,邻居妈妈还执意每天给王阿姨50元钱。 王阿姨,很开心的就答应了,她也非常尽心尽力,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对待邻居家孩子。 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习惯了,会悉心教导批评,可是,正好有一天,被孩子妈妈回来碰到了。 孩子妈妈当时就甩脸不乐意了,说的话也比较难听,当时就不用王阿姨帮忙了,王阿姨的脸也热辣辣的。 王阿姨,出力不讨好,因为这件事,自己还郁闷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帮忙归帮忙,但是,你毕竟不是孩子的亲奶奶,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视如己出”随意管教别人的孩子,避免出力不讨好。 03、应急借钱可以,但别糊涂不通过其家人。 钱大爷,干部退休,每个月退休金不低,手中也有不少积蓄。 有一年,邻居老张突然生病敲门向他求助,他觉得平日里两家处的很好,这个忙得帮。 于是,他开车把邻居送去了医院,并且借给邻居3万元钱看病,可是,后来,邻居儿子来了以后却不认这笔钱。 邻居儿子说:“既然是我爸向你借的钱,你找我爸要去。” 而邻居老张自己还要靠打临时工赚钱养活自己,他虽然说,这钱等他赚到钱了一定会还给他。 但是,现实情况是,老张根本没有能力还,最后,钱大爷只好自认倒霉了。 邻居关系处的再好,涉及到金钱的事情,尤其是张口借钱的事,一定要慎重,要让其儿女家人知道,省的到时候钱打水漂。 再者,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有金钱上的往来,因为,任何关系,一旦涉及到利益,就很容易变质反目。 04、聊天解闷可以,但别掺和邻居的家事。 小区里很多老人带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就会渐渐熟络起来,婆婆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儿媳妇与儿子的事。 有位老阿姨很爱八卦也爱管闲事,有一天,她给一位邻居出主意,结果导致邻居与儿媳打了起来。 最后,邻居儿媳妇知道后,直接冲进了她家里,骂她为老不尊,闹得她在小区里很久都抬不起头。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老人们在一起聊天八卦解闷都可以,但是切记不要随意掺和别人家的家事,否则会惹祸上身。 05、异性邻居交往注意分寸,别引起误会。 隔壁老王平日里与邻居关系处的不错,日子久了,小区里的人就开始风言风语的传起来。 最终,这件事传到了老伴的耳朵里,老伴为此与他大闹离婚。为此,还去邻居家把邻居给打了,结果,把双方儿女们都牵扯了进来。 最后,以两家老死不相往来为剧终。 异性邻居之间的交往,无论关系多好,都要注意分寸,只能是邻居,不能越雷池。 莫言说:“人不能把自己看低了,这是爹晚年悟出的道理。” 人过了六十岁的年纪就该耳顺而不逾矩,面对所有的关系,记住一个原则:不给自己惹麻烦,不给儿女添麻烦,不给别人找麻烦。 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守护好自己的家庭,爱护好自己的老伴,自洽,本分,安享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