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沧海的水彩佛像,安静之美

 君临天下100 2024-03-21 发布于湖北

如果有一个人创业要在沙漠中养鱼,可能会有人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

而如果这个人不仅养了鱼,还在九年的时间里赔光了十个亿,那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来自甘肃永登的何延忠,便是这样的一个疯子。

短短九年的时间,他的沙漠养鱼事业就让他花光了半辈子的积蓄。

可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一场天灾洪水,却突然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成为了当代“愚公”。

养鱼大户

自古以来,甘肃都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每年的旱灾名单上总能看到这里的名字。

而在甘肃永登,却神奇的出现了一汪泉水,那便是被当地人视作“母亲泉”的药王泉。

药王泉虽然坐落在干旱的甘肃,但是水质清冽干净,哺育着周围的生灵。

可这药王泉虽然引用起来不错,但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水质太过干净,所以一般鱼类根本无法生存。使得当地人只能将其当作一口水井,无法利用它来创造财富。

喝着药王泉水长大的何延忠,从小就想着要利用药王泉改变自己的命运。

长大成人以后,何延忠在一次出差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虹鳟鱼。

虹鳟鱼肉质鲜嫩,鱼刺还非常少,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

但虹鳟鱼喜好寒冷,对水质又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地方都无法养殖。

虹鳟鱼的高要求,正好和药王泉的特点相对应。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何延忠毫不犹豫的便选择辞职,向亲朋好友们借了一笔钱开始养殖虹鳟鱼。

有了药王泉的水质帮助,何延忠用极短的时间便成功建立了自己的虹鳟鱼塘,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紧接着他又开始动员乡亲们一起养殖虹鳟鱼,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到了两千年的时候,永登县的虹鳟鱼数量已经占到了全省百分之七十,何延忠也因此成为了亿万富翁。

不过和很多有钱人一有钱就变坏的性子不同,何延忠有钱了以后,心里想着的全是:“这么干旱的地方都能养虹鳟鱼,那戈壁沙漠上是不是也能养殖呢?”

戈壁养鱼

药王泉泉水来自于祁连山,而祁连山上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也就是说,祁连山山脉流下的水,都可以用在虹鳟鱼养殖上。

于是何延忠便挑选了敦煌市阳关镇,决定在这里扩充自己的虹鳟鱼鱼塘。

可问题是,阳关镇镇内虽然有冰川融水可以养鱼,但毕竟是处在戈壁沙漠之中,没有任何基础设施能够帮助何延忠的事业。

隔三差五刮起的沙尘暴,更是有可能会对鱼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家人们都劝说何延忠,不要在荒漠养鱼这种荒唐事上浪费钱。

但何延忠不信邪:“我能在永登养虹鳟鱼,就能在阳关养虹鳟鱼!”

下定决心以后,何延忠立马投资两个亿,承包了一千二百多亩沙漠,并在沙漠上建起了自己的鱼塘。

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何延忠的鱼塘终于开始运作。

但就在何延忠投放鱼苗的第二天,甘肃气温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多,让处在沙漠上的阳关镇闹起了洪水,让何延忠的鱼苗所剩无几。

不服输的何延忠,再次投资八千万重建养殖场,却又因为一场沙尘暴而打了水漂。

这两次的失利没能打垮何延忠,何延忠继续追加投资,终于让鱼塘走上了正轨。

此后的三年里,何延忠的鱼塘逐渐有了起色。

时间来到2004年,这一年阳关镇迎来了五十年难遇的大雨。

大雨连绵,让阳关镇迎来了一场恐怖的洪水。

这场洪水将何延忠的鱼塘彻底摧毁,而且此后的一整年洪水连绵不绝,让鱼塘的重建始终无法开始。

这几场自然灾害,让何延忠直接承受了两个亿的损失。如果要加上何延忠一开始的投资,那这个数字会达到恐怖的十个亿。

当何延忠走在自己被摧毁的鱼塘边上,他的心中五味成杂。

“难道,沙漠里真的不能养鱼吗?”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株从沙土中破出的树苗吸引住了何延忠的注意力。

绿色长廊

一株树苗尚且能从洪水中破土而出,何延忠又岂能轻易放弃。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何延忠决定从预防天灾上做起。

他先是找来专家团队,开始治理阳关镇附近的上百条小河道。

正是这些河道水流的变化,才导致主河道暴发洪水。

专家团队按照都江堰的治水理念,在小河道附近挖通了诸多分流河道,还在主河道旁建立了一个蓄水湖,将阳关镇变成了“沙漠都江堰”。

紧接着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何延忠又在蓄水池周围建立起了一道绵延十多公里的防沙林。

在蓄水湖和防沙林的双重保护之下,何延忠的鱼塘终于不用再担心洪水与沙尘暴。

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因为何延忠的付出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曾经的荒漠戈壁,变成了一块天府之土。

何延忠的行为,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还造福了一方水土。

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家能向何延忠学习,那么中国上百的沙漠,迟早都能变成气候宜人的绿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