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葬书》解读之(二)

 草民一介斋 2024-03-22 发布于广西

(……续上)

原文: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朩华于春,粟芽于室】

释义:
       世间万物,都阴阳相通,母子感应。比如:铜山西崩,其远在东方的灵钟亦会有感应而呜响;每当室外的树木在春天长出新叶时,其藏在室内的子粟亦开始发芽。

解读:
       这段话是承接上句“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而言的。作者用“铜山西崩,灵钟东应”的典故,以及“木华于春,粟芽于室”的自然规律,说明“鬼福及人”这种阴阳感应之理。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为八字成语,出自《东方朔传》,其喻意同类事物之间有相互感应。相传,汉武帝期间,未央宫一铜钟无故自呜,三日三夜未止。于是,武帝便诏问史侍王朔。王朔说,铜钟自呜恐怕是喻意有兵事发生。接着,武帝便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钟出自山中,为山之子,而山是钟之母。以阴阳类事理言之,母子之间是有相互感应的。而今,未央宫铜钟自呜,是因其母山恐崩塌之故,故钟先应。…过了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说山西铜矿之山崩塌,廷袤二十余里。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亦是一种同类事物的感应现像。是指每当母木长出新叶时,其室内的子粟亦会感应并发新芽。
——之所以说“鬼福及人”,是由于去世亲人与其后代在世子孙之间是有同类阴阳感应的,就好像“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的道理一样。

原文:
     【生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释义:
       这段话是指,生气在地中有行有止,是因为地势的变化不同而造成的。气之所以行,是因为其所在的山势行走而未停止。气之所以止,也由于其山势停止不行走的原故。

解读:
       生气之所以行乎于地中,是因为地是气之母。生气本无形,因其流行于母体之中,当以地母之体为形,所以,不仅气的缓急、善恶、五行等属性随于地的形状与体态而定,并且气的生死、阴阳、动静与行止、聚散亦随地脉的生死、阴阳、动静、与地势的行止、聚散反映出秀。所以说,地势行,则气亦随之而行;地脉止,则气亦随之而止。脉动而阴即是气动而阴;脉静而阳,则气亦静而阳。山脉止而局势聚,则生气止结而融聚;山脉止而局势散者,则气亦止而散。经云:“地者,气之母也”,又云:“气随脉行,脉随气止”,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

释义
这段话是指:
       古人认为,能从大势聚散当中,找出其局势的汇聚之处,使外气聚而不散,并且,又从生气的行止变化当中找出其内气止结处,使内外之气得到使用者,叫做风水。
——生气在地中有行有止,有始有终,所谓“乘生气”者,是乘其所止,而不是乘其所行,更不是乘其所始。生气始发于太祖出身处,行度于太祖至穴山这一山脉延伸的过程,止于脉止水交处(然水亦有明暗、干湿、大小之分,不可断然以两水大交会处为交)。《葬书》在下文中说:“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就是指虽以龙脉出身处为生气的源头,但是,乘生气则要乘其止处。故,《葬书》下文还曰:“过山不葬”。
——虽说“脉行气行,气止而脉随”但是,若脉止处局势不聚的话,内气则散于地中。故在龙止气终处,还须要堂局稠密,砂水汇聚,方能“外气聚内气”。故《葬书》下文又云:“外不以聚内,气散于地中”。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古先贤认为:在地势的行止、局势的聚散变化、与山水背向的性情中,能够准确判断出生气的行止和聚散,并能够精确地在生气融结、止聚之处乘到地中的生气,并且不使内气有被外气散漏者,就是风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