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胃炎,脾胃寒热错杂,有一个中成药效果好:延参健胃胶囊

 阳光雨露253 2024-03-23 发布于浙江

胃的寒热错杂

寒邪和热邪同时进攻脾胃,脾胃一定是虚弱的,升降功能就乱。脾虚还会生痰,痰湿反过来又会阻碍脾胃升降。

如此中医辨证就有恶心呕吐,大便稀溏的症状。

中医认为恶心呕吐是有热,胃气不能降浊大便稀溏是有寒,脾气不能升清,也可以理解为升降失常。

所谓寒热错杂,就像我们说的寒邪和热邪同时进攻脾胃,脾胃就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挑剔”,对凉的热的食物都难以接受,说白了就是凉不得也热不得。

导致上热下寒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中焦脾胃被堵住了,而堵住脾胃的无非就是寒、痰、湿。
比如频繁吃生冷食物或不注意腹部的保暖,损伤了脾气,导致脾阳不足,那么脾胃就没有办法消化运转食物,也无力代谢水湿。
这些水湿停滞在脾胃附近,聚积成痰浊,这些又冰冷又黏着的痰湿反过来牢牢将脾胃给堵住。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的胃胀、胃痛、腹泻、反酸、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慢性胃炎一类的症状。

同时这类人有舌苔白腻、舌边齿痕明显、经常肚子胀气、肠鸣腹泻等症状。

有没有那种既能清热又能温阳的药。
中医推荐一个典的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半夏泻心汤,专门用于调理这种寒热错杂,痰湿困脾的情况。
而现在有一个中成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下,去掉了大枣,加入了一味延胡索,用来调理上热下寒的效果同样非常好。

图片

延参健胃胶囊

这个中成药叫延参健胃胶囊,是根据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加减而成。

延参健胃胶囊:人参、半夏、黄连、干姜、黄芩、延胡索、甘草。

半夏泻心汤是调理脾胃病的常用方,针对的脾胃问题是寒热错杂型,不是简单的受寒或者受热,而是寒、热都有,同时存在。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

寒邪和热邪同时进攻脾胃,脾胃一定是虚弱的,升降功能就乱了,半夏和胃降逆,顺应脾胃的性质,使胃气下降,脾气就能上升。

脾虚还会生痰,痰湿反过来又会阻碍脾胃升降,半夏继续它的老本行,燥湿化痰。

黄芩:入肺、脾、胆、大小肠径,有苦寒之性,清热燥湿,可以清胃热。

黄连: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黄连和黄芩这两味药材,能清上焦的心肺之火,也能清中焦的肝胆及胃火,两个药配在一起,以增强疗效。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有补元气, 补益脾胃帮助恢复脾胃功能

延胡索:性辛、苦、温,归肝、脾、心经,为行气止痛的要药,有行气活血,促进代谢的功效。行气可以止痛,活血也能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使气血通畅,痛就止住了。

干姜:辛热,擅长温中散寒主要入中焦脾胃干姜和方子里甘草组合,有甘草的辅佐,干姜的药性能够缓慢地发挥,平稳而持久

脾胃虚寒的人适当地吃点姜是有好处的,它能够把脾胃里的寒驱散,能振奋脾阳,能让我们感受到胃里是有温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