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中国史 中

 新用户4541Ay47 2024-03-25 发布于上海

五 秦始皇帝

(一)

秦人统一中国的事业完成于秦始皇帝手。他在十年之间(前二三○至前二二一),把六国摧枯拉朽地一气扫灭,建立了一个空前大的帝国,接着,又向南北西方把国境大大的开拓。当统一完成之初,他觉得自己的功业前无古人,认为旧日“王”的称号再不适用了,于是给自己创出“皇帝”的称号。“皇”有光大的意思,“帝”则原是指至尊的天神。“始皇帝”意思就是头一个皇帝。他预定日后子孙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于千万世。

全盛时的秦帝国,在当时人的想象中,几乎把整个世界都包括了。始皇的群臣曾在琅琊临海的高台上立石刻词颂始皇功德,内中说道: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六合即四方上下,即全世界。颂词又说: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这不是瞎捧。始皇势力所达的极限,差不多就是当时所知的世界的极限。

不过我们要分别(甲)绝对受始皇统治的帝国本部和(乙)虽向始皇称臣朝贡仍有自主权的帝国藩属。当帝国全盛时,本部连京师一共有四十二郡,南边包括全两广和安南的大部分;北边深入今辽宁省和内蒙古,并包括朝鲜的一部分;东边达到海岸;西边包全四川和甘肃、宁夏的一部分。至于帝国的藩属,现今可考的,则有朝鲜半岛上许多“东夷”族部和滇黔境内的许多“西南夷”族部。此外西北边外的蛮族向始皇称臣的,虽然历史上不见记载,一定还有不少。我们若把藩属也算作“皇帝之土”,那么,上面所引歌颂的话,照当时人的世界观念,虽不全真,也去事实不甚远了。

我们若拿这秦朝的疆域,和西周的疆域一比较,便知道其间(有八九百年)中国民族向外发展的成绩了。在周初,最南的封国吴(都于今苏州)、楚,已是化外的蛮夷,非王朝所能统制;最北的封国燕、晋已和戎狄杂居;东边则沿海给东夷、淮夷、徐戎……蛮族占据着,不属于中国范围;西边则王畿之外,更无藩国。所谓王畿,不过是周围着镐京和洛邑约莫一千里见方的土地。

秦朝不独疆域远广过周朝,政治组织也比周朝严密得多。在周朝,王畿之外分封了好几百国,各国的君主都是世袭,而不受周王任免的。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又把土地分给了许多小封君。这些小封君又都是世袭而不受周王或诸侯任免的。所以周朝的统治阶级是宝塔式的一班世袭的君长,名义上彼此相臣属,事实上各自为政。但在秦朝则京师之外分为若干郡,每郡分为若干县;郡县的长官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皇帝任免,而非世袭的;京师的办法也如外郡一般,不过无郡之名罢了。这周朝和秦朝的政治组织的差别,即所谓“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差别。秦以后,郡县制虽偶有波折,终底是被维持着。

(二)

始皇灭六国后曾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一是征匈奴,一是征南越。

匈奴是游牧于内蒙古高原的一个民族。他们逐水土迁徙,以牲口为粮,以帐幕为家,没有城郭房屋,也没有文字。他们从少就学习骑射,刚会步行便骑羊射鸟鼠,故此个个强悍善战。遇着粮食不够时,便以剽掠中国为生业。所以古人有两句诗道:

匈奴以杀戮为耕稼,

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在匈奴以东,又有一个像匈奴一样的游牧民族,叫做东胡。他们以辽河流域为根据地。匈奴和东胡,战国人总名为胡。

胡的出现于中国历史乃在战国中叶。大约战国以前胡和中国之间隔着别的野蛮部落;自从战国以来,燕、赵各把北边拓展,遂与胡接境,与胡发生冲突,因此历史上才有关于胡的记载。燕、赵两国都饱受过胡人的蹂躏,却终于把他们大加惩创,远远的逐出边境之外,并在边界上各筑了一道长城以防他们。

但当燕、赵忙着对秦作最后挣扎时,和当始皇忙着调整新建的大帝国时,胡人得到了振兴的机会,匈奴尤其是猖獗,从前赵国得自匈奴的河套一带又给匈奴夺回了。当时并且有一句流行的谶语道“亡秦者胡”。始皇是最迷信的,便派蒙恬(相传蒙恬发明毛笔)统领三十万大军去征匈奴。蒙恬不久把河套收复,并且进展至套外,始皇将新得的土地设了九原郡。为谋北边的一劳永逸,始皇把燕、赵北界的长城和秦国旧有的西北边城,大加修葺,并且连接起来,成功了有名的“万里长城”。不过现今留存的“万里长城”乃是后人另筑的,不是始皇时代的遗物。

始皇的征匈奴还可以说是出于自卫,他的征南越(越与粤通)则纯是为着扩张领土。

南越即两广和安南一带,在战国时与楚为邻。这区域内分布着无数野蛮部族,中国人总称为“百越”。他们虽无文字,却已习耕种,有定居。南方地广人稀,物产饶富,他们不用向外剽掠,一向是和中国相安无事的。但始皇灭楚后,便乘胜向南越进兵,要把它收入版图。这回他没有得手。越人退入深山丛林中,乘秦军饥疲无备,半夜出击,把秦军的主帅也杀了。始皇统一中国后才派大军把南越压服,置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迁数十万人到那里戍守。中国人向南越移殖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三)

匈奴、南越的征伐和万里长城的修筑,在始皇固然是煊赫的事业,在人民却是饮恨的牺牲。那时还没有募兵(由政府出钱雇人民当兵)的制度。前后近百万的远征军都是人民在鞭朴之下尽义务充当的。因为交通的艰难,军粮运输所需的夫役,比军队本身还多。这些夫役又是人民在鞭朴下尽义务充当的。因为待遇的苛刻,赴北边的人据说十死六七;赴南越的因为瘴气和水土的原故,情形也许更惨。人民听说被征发,不论去征戍或运输,就像受了死刑的宣告一般。许多不堪虐待的,就缢死在路边的树上!

为着军事的需要,始皇又努力于交通的建设,他从咸阳修了两条大“驰道”,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达吴、楚;从河套外修了一条“直道”,通到畿内;从蜀郡(在今四川)修了一条“五尺道”,通西南夷。此外他又大兴土木,建筑了空前宏丽的宫殿和生陵。那生陵用了七十多万工人筑了十年;那还没完成的阿房宫,后来烧了三个月还没熄火,其他可想见了。这一切工程直接和间接(如运输材料)所需的夫役,除一部分用罪人外,又都是人民在鞭朴底下尽义务充当的。

始皇压迫人民的事还多着哩!他在统一之初,为着永绝反叛的根株,曾把民间的兵器完全没收;他恨一班读书人引经据典地批评他,便把民间的书籍,除了关于医药、种树、占卜的外,通通烧掉;他听说有人暗地毁谤,便不分皂白,把犯嫌疑的四百多个士人一齐活埋。像这类的苛政,这里也不能尽述。

本来六国的遗民,尤其是旧日王亲和宦族,为着亡国的痛恨,早就想倾覆秦朝而甘心。例如韩国的一个阔少张良就曾倾尽家产,雇人用大铁锥来行刺秦始皇,虽然差一点没有中。又例如楚国民间早就流行着这样的谣谚: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何况亡国的痛恨之外,更加以苛政的忍受?

始皇在皇帝位十二年而死。其子胡亥(后来人人说“亡秦的胡”的“胡”字应在他身上)继位为二世皇帝。胡亥没有始皇一半的英明,却有比始皇加倍的残暴。他即位不到一年,被征发去北边的九百个戍卒,在楚人陈胜、吴广的领导之下,把反叛的旗一竖起,这包括全“六合之内”的大帝国便霎时瓦解。

各地的革命军联合把秦朝推翻了,接着便起内讧。血战八年的结果,中国统一在楚人刘邦手。他以前二○六年即皇帝位,次年定都于长安。因为他以前曾占领过汉中为汉王,故此以汉为新朝之号。

汉朝传了二百一十四年,为王莽所篡。王莽死于大乱之中。汉宗室刘秀起兵重把中国统一,仍以汉为朝号。史家称刘秀以前的汉朝为前汉,以后的为后汉。因为后汉都于长安之东的洛阳,故此又称前汉为西汉,后汉为东汉。

六 张骞

(一)

现在的新疆省是汉朝人所谓“西域”的一部分。西域是指当时西北边境以外的一带地方,西达波斯湾,北达黑海。在汉初,这区域包涵了三十几国,多数的小国是在今新疆境,有的小至只有一百二十五户。西域诸国,大多数习农业,有定居,筑城郭,有些并且已使用文字。它们有许多特异的风俗和物事,是汉人所诧为奇闻的。譬如大夏(今阿富汗一带)等国以金银为钱,面铸国王像,背铸皇后像。又譬如大宛(今俄属土尔其斯坦)等国用葡萄酿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又譬如安息(今波斯一带)等国看重女子,丈夫凡事听妻子的话取决。

不过汉人之知道这些事实,乃在前一二六年张骞(汉中人)自西域归还以后。在张骞以前,中国没有人深入过西域,也没有人知道西域的实情。那时西北边以外的地方,一部分是神话中的魔境,一部分是神话中的仙境。战国晚年楚国有一个诗人屈原曾咏道:

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藂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一直至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他根据披览古图书所得,还相信西边黄河尽处有一座高二千五百余里的昆仑山,日月轮流在那里躲藏着,山上有瑶池醴泉和仙人的宫阙。

张骞的亲见亲闻才把这些神话打得粉碎。他给汉人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像哥伦布给欧洲人发现了美洲一般。

张骞探险所到极远的地方,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宛、大夏外,还有康居国(今俄属土尔其斯坦),在前二国之北。他这次行程,历时凡十四年,中间初去时被匈奴拘留了十年余,归还时被匈奴拘留了一年余;因为这时汉与西域间交通的孔道(今甘肃西北玉门关一带)是被匈奴握着。他初出国时,一行共有百余人,归时只剩下他和他的奴仆堂邑父而已。这堂邑父倒是张骞的大恩人。他们行冰天雪碛、荒山绝漠中,往往断粮,幸亏堂邑父善射,猎鸟兽充饥。

张骞为人强毅,宽大而诚信,故到处得蛮夷敬爱,化险为夷。

(二)

上面说过,张骞赴西域,是汉武帝派他的。武帝为什么派他赴西域呢?说来话长。

汉初在武帝以前的六七十年是匈奴强盛到登峰造极的时代。中国刚从秦末的大乱中喘过气来,正要休息,无力攘外。匈奴虽然不时蹂躏边疆,汉廷对它总是忍辱修好,进贡财物。到了武帝时代,一方面因为忍无可忍,一方面因为经过长期的培养后,国力已很充实,便要对匈奴大张挞伐。

是时匈奴在东边已灭了东胡,与朝鲜接境;在西边则已把西域的许多国置为属国,并且设了一个“僮仆都尉”以管治它们和征收它们的赋税。当时汉人称朝鲜为匈奴的“左臂”,西域为它的“右臂”。武帝于前一○八年把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征服,收为郡县,这算是断匈奴的左臂。但他即位之初(前一四一)最先注意的却是匈奴的右臂。

武帝听到匈奴的降卒说,从前有一个月氏国(今甘肃西北部,即当时中国通西域的孔道),给匈奴灭了,一部分月氏人逃入西域,占据了塞种人的土地(今伊犁一带),建立了一个新月氏国,是为大月氏,时常想报复匈奴。武帝要联络大月氏,便于即位的次年,募人去和它通使,应募的人就是张骞。

当张骞被匈奴拘留的期间,西域起了一大变化。月氏人又被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叫作乌孙的所迫,作第二次逃亡,终于又鸠居鹊巢地把一个文弱而富厚的大夏国占据了,遗下塞人旧境为乌孙所有。当张骞从匈奴逃出到达大夏时,月氏人正在新领土里过着舒服的日子,已忘却匈奴的旧仇。张骞留大夏年余,不得要领而返。

武帝派张骞使月氏的目的,原要断匈奴的右臂。但他们的右臂还没有断,汉朝的大军已深入他们的腹心,把他们驱逐到蒙古大沙漠之北,他们从前所占月氏的土地归入了汉朝。他们在痛定思痛之余,竟唱起这样的失败之歌了:

失我胭脂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接着汉朝用战胜的余力,乘战胜的余威,经营西域,六十年间(前一一九至前五九),终于把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排除净尽,把西域的大部分收为属国,并且在那里设置了一“都护”官以替代匈奴的“僮仆都尉”,都护之下有都尉,分驻三十一国。但这是远在张骞和武帝死后的事了。张骞死前还曾一度奉使去连结乌孙,亦无结果而返。张骞的贡献不在外交上的胜利,而在地理上的开辟。这种新事业汉人给起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凿空”。

七 马援

(一)

西汉最大的边患是匈奴,东汉最大的边患是西羌,东汉第一个征羌的名将是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十二岁丧父。长兄命他去从师学习经典,以图仕进。他受不了当时经师的咬文嚼字,便辞去,要到边郡从事牧畜。不巧长兄死去,只得暂留乡里,作郡中的小吏。有次押解一个重罪的囚犯去受审判,途中见这囚犯太可怜,竟把他放了。自己也亡命到边郡去。后来遇赦,仍留在那里,经营牧畜。

援很有干才,他的事业很成功。有数百家人来归属,为他工作,听他调遣。畜牧之外,并且种田,积得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他虽成了富翁,却叹道:“生利赚钱,所贵在能施赈别人,否则就是守钱虏了!”遂把家财尽数给亲戚朋友。

当王莽末年,群雄并起。在西北割据的隗嚣,很佩服马援,把他请了去。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他被派到那里观看情形。他和公孙述本是同乡,而且自幼就十分相熟,以为见面应该握手言欢咧,不料公孙述却排起盛大的仪仗,以严肃的君臣之礼相见。援回来对隗嚣说:“公孙述眼孔太小,不过井底之蛙而已。还是去看看洛阳的刘秀罢。”刘秀即建立东汉的光武帝,此时势力比公孙述大得多,几乎已领有中国的一半了。光武一闻马援来,立刻请进,连头巾都未戴就起身相迎,很随便的说笑。援心中大为佩服,说“陛下不怕我是刺客么?”光武说:“你哪里是刺客,不过是说客罢了!”援回去就劝隗嚣降汉,自己也带家属迁到洛阳。后来隗嚣又听了别人的话,不肯降汉,援写信劝他也不听,归结和公孙述同被光武灭掉。

(二)

隗嚣的根据地在陕甘,附近就是羌人。羌人散居甘肃、青海以至西藏。王莽末,侵入陕西。隗嚣既平,有人推荐说羌人非马援不能平定,光武遂拜他为陇西郡太守。他对西北地理非常熟悉,带兵去先破灭一股羌人,又潜行抄近路袭击羌人的辎重大营。羌人大惊溃散,另结一营在山上。他进兵追讨,一面在山前列阵,一面分兵乘夜到山后去放火,击鼓叫噪。两面夹攻,羌人大溃。援上阵身先士卒,中箭贯胫。光武以玺书慰劳,赐牛羊数千头。他都拿来分给部下。

援在太守任内,教人民修理城郭堡垒,开导沟洫,推广耕牧。对残余的羌人也都恩抚宽待,地面大为安静。他做事只从大体上着眼,琐屑概不过问。属下小吏常来禀告外面的事,他说:“这都该那些小官们管的,别来烦我,还是给我点空闲玩玩罢。要真有大姓侵夺小民,羌人图谋造反,那才是我太守的事哩。”有一次,近县的人报仇行杀,吏民误惊,以为羌人反了。百姓纷纷逃入城郭。县长也跑来请快快闭门发兵。援正与宾客饮酒,闻言大声说:“羌虏哪敢犯我?”就告诉县长“快回去看守你的衙门罢!要真害怕的话,可以伏到床下躲一躲。”后来事情弄明白了。大家都佩服太守的镇静。

(三)

定羌之役,马援虽受过箭伤,尚是驾轻就熟。他一生最艰苦的事业还在后头。

公元四○年,交阯(今安南境)女子徵侧纠众造反。南方蛮夷很多响应,声势浩大,被扰的有六十余城。马援奉命去征剿。这时中国的南部还是未辟的边荒,马援率兵沿海而进,随山开路,凡千余里。苦战年余,终于败斩徵侧。

这次师行所经,每每下面是湿地,上面是瘴雾,不宜于居人。马援有时卧军营中,看见只只飞鸟,耐不住瘴,落在水中。同行的兵士,犯瘴疫死的有十分之四五。马援属下有一位将军还没有到战场便病死。马援凯旋时年已五十八,却还猛健如壮年。

他师行所至,便教人民修治城郭,穿渠灌溉,同教给西方人的差不多。这与中国西、南两部的开发很有关系。他不但是个大将,并兼是个拓荒者呢。

他还洛阳后,故人多来慰劳说,从此可以休息了。他摇头说:“现在匈奴、乌桓(东胡的余族)还侵扰北边,我正想请旨去打他们。男儿合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还葬。哪能安卧床上,死在儿女子手中呢?”在家才月余,果然又请行。匈奴、乌桓听说他来,都散去了。

公元四八年,马援已六十二岁。闻南方武陵蛮反,汉将败死,又自请去征讨。光武怜他年老,不肯答应。他说:“臣尚能披甲上马。”光武命他试一试,他果然披挂整齐,按鞍顾盼。光武笑说:“这老头儿真壮啊。”遂许他出兵。当年他在西北牧畜时,本来常常勉励部下说:“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临出兵时,他告别友人说:“我年已老,常恐不能死于国事。现在能如我愿,可以甘心瞑目了。”

他到南方,正遇暑热。兵士多病殁,他自己亦病到两足难行,只得暂时改攻为守。每逢蛮兵登山鼓噪,他必扶病出来察看。左右为之哀痛流涕。可是平日和他有仇恨的皇亲贵戚便乘机上奏,说他师出无功。光武把他免职的诏书颁下时,他已病死军中了。

亲贵们还不肯罢休,又谗他南征交阯时私带回了许多明珠文犀之类回来,不曾奏报。光武更加生气。其实他带回来的只有薏苡一车。

后来他的朋友屡次上书给他讼冤,光武才明白过来,就命太子娶了他的少女为妃,即日后的明德马皇后。

马后为人,甚得父风,非常俭朴。身为皇后,衣服常用一种粗疏的织品,叫做“大练”的。宫人朝见,每误以为这是一种特别的好材料,细看方知是贱物,就笑了。马后解说道:“这种东西特别宜于染色,所以我喜欢用它。”

八 张衡

(一)

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后汉中叶的张衡(公元七八至一三九)。

在张衡以前,我国也有过不少无名的科学家。例如至迟在战国末年,中国人已知道磁石的吸铁性和指极性,但发现这两件事实的是谁,不可考了。又例如现存我国最古的天文学书《周髀算经》和最古的数学书《九章算术》,这两部书在旧日乃是这两门学问的基础,但不独它们的作者没有留名,连它们著作的时代都成疑问,只约略可知它们是后汉以前的产品罢了。

在张衡以前,我国也有过一些知名的科学家。例如战国中叶(约前三六○左右)楚有天文家甘公,魏有天文家石申,研究恒星的方位和行星的运行,各把观测的结果记录了下来。他们的著作是全世界最早的天文记录,比之希腊人依巴谷的(西洋最早的)还先二百年。可惜甘公和石申的书现在只存片段了。

(二)

不过张衡以前有名和无名的科学家,论方面之广和贡献之精,都没有比得上张衡的。

张衡是一个天文学家。他创设了我国旧天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件仪器,叫做“浑天仪”。他首先发现月本身是不发光的,因太阳的照射才生光,又解释月蚀是由于月为地所遮蔽,不能接受日光。他的天文学著作可惜现在也只存小片段。

他也是一个数学家,著作一部“网络天地而算之”的算罔论,可惜现在连片段也不存了。我们只知道:旧以圆周率(圆周和圆径的比例)为三,张衡改为十的平方根,较密得多了。(现今数学中的圆周率是355/113或3.14159……这个密率,张衡后四百年的祖冲之才发现,但也比西洋的发现早一千多年。)

但张衡之惊动一时的创造,还在一个测验地震的仪器,叫做“候风地动仪”。那是用精铜铸成的,圆径八尺,样子好像当时的酒樽,机关隐藏在内中。外面有八个龙头,各衔着一颗铜丸,下有蛤蟆,张口来承受。地震从某方来,某方的龙便把丸吐出,落在蛤蟆口中,其余的龙却不动。有次一龙吐丸,大家都没有觉得地震,以为这仪器无效。但过了几天,西方边郡果然传来地震的消息。这仪器构造的原理现在还可以推知。

张衡不独是个科学家,也是个文学家。我们现在特别推重他的科学贡献,以前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却全靠他的文学著作,尤其是那篇描写两汉首都的《两京赋》。从前认真在文学上用工夫的人,几乎没一个不哼过这篇赋的。

张衡字平子,南洋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部)人。

(以上第一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