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鼻塞流鼻涕的方法

 我爱看金匮伤寒 2024-03-25 发布于江西
治疗鼻塞的中药方有哪些
吕学玉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鼻塞属于中医”伤风鼻塞“的范畴,需要根据辨证分型选择适合的中药方,目前常分为风寒外侵及风热外袭,分别用通窍汤和银翘散。 1.风寒外袭,肺失宣肃:表现为鼻塞声重、流涕清稀、喷嚏频作,同时伴有头痛和恶寒(怕冷)发热的症状,方用通窍汤加减,可以辛温解表、散寒通窍。 2.风热袭肺,壅遏鼻窍:表现为鼻塞较重、鼻痒气热、流黏稠黄涕,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和恶风的症状,方用银翘散加减,可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服用上述药物之前,应由中医生辨证指导使用,切忌自行购买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用什么中药好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肿瘤科
三甲
经常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风寒感冒、气虚感冒、阳虚感冒等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分别服用荆防败毒散、玉屏风散、再造散等中药治疗。对症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没有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用什么中药好的说法。 1.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初起,症见恶寒(怕冷)发热,头疼身痛,胸闷咳嗽,痰多色白等。可用于风寒感冒导致的经常打喷嚏、流鼻涕。 2.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主治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证,症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面色发白且无光泽)等;亦治虚人腠理不固(常指肌肤不能巩固汗液,体表汗出异常),易感风邪。可用于气虚感冒导致的经常打喷嚏、流鼻涕。 3.再造散:再造散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
治疗流涕的中草药有什么
冯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中医科
三甲
具有宣通鼻窍功效,能够治疗流涕的中药有辛夷、白芷、苍耳子等。 辛夷具有通鼻窍,散风寒等功效。辛夷芳香通窍,辛温发散,善于升达肺胃的清气,是治疗鼻塞流涕的要药。本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阴虚火旺者应忌服。 白芷具有宣通鼻窍,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等功效。白芷辛散温通,祛风散寒解表的作用较温和。宣利肺气,通鼻窍功效较强,能够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流涕等。本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阴虚血热者应忌服。 苍耳子具有宣通鼻窍,祛风散寒等功效。苍耳子苦燥湿浊,味辛散风,能够宣通鼻窍,缓解鼻塞流涕、不闻香臭等症。苍耳子有毒,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出现鼻塞流涕等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查明病因,在专业医
中医治疗流清涕的中药方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肿瘤科
三甲
流清涕多由风寒感冒、鼻鼽等引起,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荆防败毒散、真武汤等中药方。 1.荆防败毒散:可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流清涕。荆防败毒散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恶寒(怕冷)发热,头疼身痛,胸闷咳嗽,痰多色白等。凡里有实热或阴虚内热者不宜用荆防败毒散。 2.真武汤:可用于鼻鼽属肾阳不足证引起的流清涕,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阳气亏虚引起体内水液运行障碍)证。症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小便不顺畅),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等。 如流清涕的症状长时间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感冒鼻塞中医怎么治?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感冒鼻塞在中医方面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通过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方药。如风寒所致的感冒鼻塞,可选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所致的感冒鼻塞可以服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等。 1.风寒所致的感冒鼻塞,以辛温解表为治法,可选有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表现为恶寒(怕冷)重,无汗头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易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痰白稀薄色白,肢体酸痛,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2.风热所致的感冒鼻塞,以辛凉解表为主,代表方为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表现有鼻塞,伴有汗出头胀痛,咽干面,易流浊涕,口渴欲饮,咳黄色黏痰,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3暑湿病邪所致的感冒鼻塞,治法清暑祛湿
感冒鼻塞咳嗽怎么办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
三甲
感冒鼻塞咳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如果是感受风寒,用荆防败毒散;如果感受风热,用银翘散;如果是感受暑湿,用新加香薷饮;素体气虚又感冒,用参苏饮;素体阴虚又感冒,用加减葳蕤汤。注意对以上药物过敏者禁用。 针灸治疗:常用于治疗感冒的穴位有列缺、合谷、大椎、风池、太阳等。如果感受风寒,加风门、肺俞;感受风热,加曲池、外关;感受暑湿,加阴陵泉、委中;平素体虚又感冒,加足三里、关元;鼻塞严重加迎香;咳嗽严重加天突。 推拿治疗:从印堂推至前发际,再分推前额,按揉太阳,10到20遍。拿颈项、头部五经各5到8遍,头部两侧扫散约5分钟。按揉风池、风府、风门、大杼、肺
鼻炎中医如何治疗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治疗鼻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按摩等。 中药内服:肺经风热证选方为苍耳子散;胆腑郁热证选方龙胆泻肝汤;脾经湿热(脾经感受湿热邪气)证选方黄芩滑石汤;肺气虚寒证选方是温肺汤;脾气虚弱(脾脏气机虚弱)证选方补中益气汤。 中药外用:局部熏蒸,鼻部吹药。 针灸:针刺一般选取合谷穴、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艾灸一般灸阳白穴、迎香穴等穴位。 按摩:先按摩印堂穴50次,再按摩太阳穴1分钟,之后按摩中府穴、尺泽穴、合谷穴、风池穴等穴位各1分钟,有助于缓解鼻炎症状。 不要随便服用药物,或者针灸等,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规范治疗。
鼻塞流清鼻涕是哪种感冒
李霞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从中医角度看,鼻塞流清鼻涕多是风寒感冒的症状。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邪气入里会导致肺气不宣,出现风寒感冒,从而导致出现鼻塞、咳嗽、咳痰色白清稀、流清涕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宣肺解表法进行治疗,如可以服用中药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中成药可以选择风寒感冒颗粒、外伤风寒颗粒等。 因此鼻塞流清涕可能是风寒感冒,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指导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损伤机体。日常多注意保暖,适当多喝温水。
感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怎么办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感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可以通过服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药:可选用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银翘散、新加香薷饮、玉屏风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等,应结合临床症状,根据不同的证型服用不同的中药。注意对以上药物过敏者禁用。 针灸:其治法为祛风解表,常用穴位为大椎、风池、太阳、列缺、合谷等。 若加风门、肺俞,可增强宣肺散寒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若加曲池、外关,可增强清热解表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若加阴陵泉、委中,可增强祛湿解暑之功,适用于暑湿感冒;若可加足三里、关元,适用于气虚感冒。 推拿:由印堂推至前发际,再分推前额,按揉太阳,可以散寒驱邪,使邪从上出;拿颈项、拿头部五经、头部两侧扫散,
鼻塞流鼻涕怎么治疗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鼻塞流鼻涕,需要根据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引起的病情服用合适的中成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外感风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疏风散寒(疏散风寒之邪)、辛温解表(使用辛温的药物解除表邪)的作用,可以促进病情尽快缓解。 在确诊为风热感冒引起的症状时,需要使用风热感冒颗粒、感冒清胶囊、桑菊感冒片等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疏散风热(疏散风热之邪)、辛凉解表(使用辛凉的药物解除表邪)的作用。 药物的使用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鼻炎有什么方法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鼻炎为西医病名,常见症状有鼻塞反复发生、时轻时重,经久不愈,甚则嗅觉失灵等,属于中医“伤风鼻塞”、“鼻窒”、“鼻槁”、“鼻鼽”等范畴。中医治鼻炎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证服用药物,如风寒外袭证引起的,可以服用感冒清热颗粒。 1.风寒外袭:可见鼻塞喷嚏,流清涕,怕冷发热等症。治以辛温解表,散寒通窍。可用感冒清热颗粒,服药期间忌烟酒及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服。 2.风热犯肺:可见鼻塞,流浊涕,发热头痛等症。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可用通窍鼻炎片,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3.肺脾气虚:可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白而黏,遇寒加重,倦怠乏力,食欲减少,大便稀,少气懒言(缺少力气,不想说
伤风流鼻涕怎么办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伤风流鼻涕可根据具体情况请医师辨证论治,选择中药内服治疗,或可用针刺,艾灸等方式调理治疗。 伤风为感冒之别称,多表现为外感风邪,夹杂寒热等引起的恶寒(怕冷)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流鼻涕又可见流浊涕与清涕等不同,流黄浊涕多为风热引起,可辨证选择银翘散等加减治疗,以辛凉解表。流清涕者多为风寒,可辨证选择荆防败毒散等加减治疗,以辛温解表。 伤风流鼻涕除辨证用药治疗外,亦可选择列缺、合谷、风池等穴位针刺或艾灸治疗,风寒者可加配风门、肺俞等;风热者可加曲池、尺泽等。另外穴位按压推拿亦可有效辅助治疗。 具体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应遵医嘱选择服用,不宜擅自用药或选穴治疗。
鼻子不通气可以按哪些穴位疏通经络
隋康民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认为鼻子不通气通常是由于肺气不宣所致,可以通过对四白穴、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来起到疏通经络、缓解鼻塞不适的作用。 四白穴、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作为人体鼻部周围的穴位,具有一定的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作用, 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印堂位于额部,两眉头正中。 通过对穴位进行点按,可以很快的使鼻腔内部受到穴位刺激,从而使鼻子不通气、鼻塞等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和纠正。 但是从长远上看,适当按摩刺激对于轻症鼻部不适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进行专业辨证,明确具体病因后,服用中药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
鼻子不通气鼻塞按什么穴位
张继红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针灸科
三甲
鼻子不通气属于中医鼻塞的范畴,可通过按压迎香穴、列缺穴等穴治疗。 1.迎香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能宣通鼻窍,清肺泻热,通络散风。可用于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2.口禾髎位于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能疏风清热,通鼻利窍。可用于给鼻塞、鼽衄、口歪、口噤等。 2.风池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能疏风清热,通宫利窍,醒脑安神。可用于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颈项强痛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流清鼻涕中医如何辨证
李晓林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内科
三甲
流清鼻涕在中医辨证中多属于风寒外感的范畴。一般外感邪气袭肺多见流涕的症状,而清涕多由寒导致,临床上需要结合伴有症状来判断疾病情况。 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涕为肺之液,可见于多种鼻腔、鼻窦疾病。新病鼻塞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者,多属鼻鼽,是风寒束于肺卫所致。 流清鼻涕,也是常见的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一般多见伴有症状为恶寒(怕冷)发热,体痛,鼻塞、无汗等风寒表实的症状。出现上述症状,主要是因为风寒邪气侵袭人体,阳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导致鼻涕的异常流出。 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中暑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甲
中暑感冒即中医所谓“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流鼻涕可通过药物、针灸、拔罐等方式来治疗。 1.药物治疗:可内服新加香薷饮以清暑解表,其主要由金银花、厚朴、香薷、连翘等组成。 可治疗暑温夹湿,复感于感所导致的头痛、恶寒(怕冷)、胸闷等病症。此药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尚不明确;气虚者慎用。 2.针灸治疗:可针灸列缺、大椎、风池、足三里、中脘、迎香等穴以祛风解表、清暑祛湿。针灸以上穴位时可能会出现酸胀感;气血严重亏虚者禁针灸;孕妇慎针灸。 3.拔罐治疗:可在风门、肺俞、大椎等穴位上进行拔罐或走罐。孕妇忌走罐;拔罐后请注意保暖。 暑湿感冒流鼻涕患者请及时就医,经中医师的辨证后实施个体化治疗。以上药物的服用应由中
中医鼻塞的好方法
白雪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鼻塞可归属中医“鼻窒”范畴,可通过口服黄芩汤、通窍活血汤等药物,或采用药物蒸汽吸入、下鼻甲注射药物等外治法,或针灸疗法缓解症状。 1.口服药物:鼻窒需分型论治,如肺经蕴热型鼻塞可服用黄芩汤,本方偏于清热泻肺、疏风清热,应用时可酌加白芷、辛夷花等以助宣通鼻窍。气滞血瘀型鼻塞可口服通窍活血汤,此方剂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窍的功效。 2.外治方法:患者可用中药煎煮液如苍耳子散,或将柴胡、当归、丹参注射液等雾化经鼻吸入。鼻甲肥大者,可酌情选用当归、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行下鼻甲注射。 3.针灸疗法:通常以迎香、鼻通、印堂为主穴,再配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辨证施用补泻手法。对于肺脾气
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王康锋 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三甲
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内治、外治、针灸等治疗方法。 1.内治法:比如肺气虚寒者,临床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黏膜淡白,下鼻甲肿大,畏风怕冷,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出,语声低微,咳嗽痰稀,舌淡脉虚弱等。 可用方剂温肺止流丹。组成是荆芥、诃子、桔梗、人参、鱼脑石、细辛、甘草。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尚不明确。 2.外治法:有将皂角研极细粉末吹鼻的吹鼻法,并有棉裹细辛膏塞鼻的塞鼻法。 3.针刺:选取风池穴、印堂穴、合谷穴、肺俞穴、三阴交等穴位,一般选用补法。 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针刺请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外治疗法也需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不可自行操作,以免造成
感冒鼻塞流清鼻涕怎么治疗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感冒鼻塞流清鼻涕多属于风寒感冒,可通过服用中药如麻黄汤、桂枝汤,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等改善症状。 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通过发汗的方式解除体表邪气),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怕冷)、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感冒清热颗粒,中成药名。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 同时注意生活调理,多饮水多休息,有助于疾病康复。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期间,如有发热等相关表现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切勿乘坐公
风热感冒鼻塞怎么办
时素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科
三甲
治疗风热感冒鼻塞,可以选择内治法(内服中草药及中成药)或外治法(推拿及熏洗),均能达到较快缓解鼻塞症状的目的。 (1)内治法:①中草药治疗: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所致。治宜辛凉解表,清热通窍。可选用银翘散或柴葛解肌汤,加入苍耳子、辛夷、白芷、木通等具有通鼻窍作用的药物辨证施治。②中成药治疗:临床常用桑菊感冒片、香菊胶囊、鼻渊通窍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羚翘解毒片、感冒消炎片、抗病毒口服液、柴银口服液等对这一症状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通窍的作用,能够缓解风热感冒的鼻塞症状。 (2)外治法:①推拿疗法:按揉风池穴,用拇指指腹在风池穴上顺时针按揉100~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