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是位于鼻咽腔顶部、蝶骨体底和枕骨斜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平时也称为:增殖腺、咽扁桃体、Luschka扁桃体等。此环特殊的位置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最早接触部位,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随年龄而增生,6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以后开始萎缩,多在青春期后退化消失。 ![]() 正常情况下: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鼻咽腔顶壁有腺样体(咽扁桃体);咽峡两侧有腭扁桃体;舌根处有舌扁桃体;在咽后壁、咽鼓管口和咽隐窝处有明显分散的淋巴滤泡,构成咽淋巴环。 腺样体肥大的表现是什么呢? 主要表现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尤其夜间加重,出现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在口颌面部,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造成的儿童上气道阻塞,通常患儿会代偿性口呼吸,长期口呼吸可能会对患儿的颜面部外形造成影响。更严重的是长期下颌后缩造成“小下颌”畸形,一旦漏诊或晚诊对患儿身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于家长和专科医生而言,应尽可能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表现
![]() ![]() ![]() ![]() (2)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测量标准? 首选检查:X线平片 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鼻咽宽度,即硬腭后上缘到翼板与颅底交点的距离。 头颅侧位片A/N值及后气道间隙(PAS)的测量示意图A: ![]() 图1头颅侧位片A/N值测量方法 A:腺样体厚度,即腺样体最凸点到枕骨斜坡前缘切线的距离;N:鼻咽宽度,即硬后上缘到翼板与颅底交点的距离 ![]() 图 2. A/N 比测量 ( a );带有四个关键点标记的带注释图像 ( b )。(A'为沿腺样体阴影下缘的最大凸点;PNS为硬腭后上缘;Ba为枕骨大孔边缘的最下后点;Ar为枕骨大孔边缘的交点)下颅底面和下颌骨髁后表面平均,沿基枕前缘直线部分画线段L,线段A表示腺样体大小,线段N表示鼻咽部大小空间)。 ![]() ![]() ![]() 后气道间隙(PAS)的测量示意图 PAS:上气道宽度软聘表面与腺样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 ![]() ![]() ![]() ![]() ![]() ![]() 鼻咽后部可见软组织病变。它阻碍鼻咽气道以及后鼻后孔,代表腺样体增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