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理想国

 遛猫的鱼 2024-03-26 发布于福建

       柏拉图是谁?如果我们要回顾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可谓是最为闪耀的那一颗明星。柏拉图(Plato),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斯(Aristocles),古希腊雅典人,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享年80岁。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是阿里斯同(Ariston),其祖先据说可以追溯到海神波塞冬那里。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被称为“希腊三哲”。从任何角度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是西方哲学史的奠基之作。

      《理想国》通常被分成十卷:第一卷讨论正义,第二卷至第三卷讨论朴素城邦与护卫者城邦,并讨论护卫者的教育,第四卷讨论正义城邦,作为城邦整体应该追求怎样的幸福?第五卷涉及对正义城邦的三次攻击与辩护,第六卷至第七卷讨论哲人的教育问题,第八卷至第九卷讨论灵魂和城邦的堕落,第十卷则重新回到了诗歌和正义回报。

       柏拉图通过一种辩驳的方式,引导读者层层深入,与书中的哲人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核心。

       正义就是善吗?从现代学科的眼光来看,《理想国》是一本汇集着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等问题的“大书”。

     书中所讨论的问题范围颇广,从城邦整体的建设、到如何教育孩子乃至对男女平等问题、百分百好人的存在可能等等。

      如果我们翻开理想国,书的一开篇柏拉图便迫不及待的将其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抛给了读者们。“那么正义这个东西呢?”正义的人是不是过得比不正义的人更好?正义就是向每个人归还亏欠的东西吗?正义是强者赐予弱者的“善”吗?

       在书中,苏格拉底与他的朋友所讨论的牧羊人与魔戒的故事成为了后世讨论“何为正义”的经典案例:

      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一枚能让人隐身的魔戒,从谋财害命到谋权篡位,坏事做尽而好处尽享,你无需承担法律的责任。——那么,你会选择做个坏人吗?

       如果有一天,从未干过任何坏事的你,却背上人间最大的恶名,被剥脱尘世的荣誉和利益。——那么,你会选择依然做个好人吗?

       对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的朋友色拉叙马科斯认为:没有谁能够坚定不移地坚守正义。“那些追求正义的人由于无法干不正义的事情才不情愿地追求正义......任何人的本性都倾向于认为贪婪是善的,只是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转而尊重平等。”

        而对这一质疑,苏格拉底则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反击。苏格拉底说道,正义之所以为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会给人带来的一些有利的后果,而是因为正义“既由于它本身,又由于它所产生的东西而被热爱。”如果正义对无用处的事物才是有用处的,那么它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如果一个人是正义的,哪怕所有天下的人都认为他是不正义的,他仍然是最好、最幸福的。这一观念,正是柏拉图写作《理想国》的最重要的动机。

       如何阅读《理想国》?实际上,如果我们要深入了解《理想国》的这场谈话,就一定要回到公元前399年那场西方思想史上最为不义的审判         ——在那一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了死刑。而除了苏格拉底,《理想国》书中所有出场的人物(阿德曼托斯除外)也几乎都落得悲惨的下场:克法洛斯很快死去,然后被抄家;玻勒马霍斯被处死;吕西阿斯亡命天涯;格劳孔在苏格拉底死后也去世了。

     可以说,《理想国》中对何为正义的讨论,不仅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书写、更是他对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的思考与回应。人,总会死亡。而人却是一种可以面对死亡,直视死亡的生物。

       “不想做一个貌似的好人,而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好人。”《理想国》的主题正是为正义辩护,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进行辩护,而成为了“可能是关于正义有史以来最精致的专著”(波普尔)。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柏拉图从三次从叙拉古铩羽而归,而他却用这本《理想国》表达了他对于至善至真思想的推崇。

     《理想国》不同于其他哲学著作,它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的堆积,而是一本以文学形式展开的对话。《理想国》译者、重庆大学副教授何祥迪指出了柏拉图写作方式的核心:“从主题上看,《理想国》展示了一种平行结构,即伦理学与政治学两条线索贯穿其中。城邦正义被认为是放大了的灵魂正义,灵魂的各部分及其结构与政治的各阶层及其结构构成一种类比关系。从论证上看,《理想国》致力于营造一种回环结构,首先着力论证灵魂的正义,接着论证各种城邦起源、发展和堕落,最后又回到论证灵魂的正义问题。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柏拉图几乎动用了所有哲学方法:划分(划分灵魂和政治制度)、定义(定义正义)、归纳(从技术到德性的归纳)、演绎(善与幸福的关系)、比喻(航船、太阳、洞穴、线段)、神话(厄尔神话)等等。”在这篇深刻而优美的长篇对话之中,柏拉图以宏大的气魄构想了一个他心目中的完美国家的原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