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米芾狂傲不羁,举止疯癫,时常讥讽“唐楷”与魏晋书法,但在“宋四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却不是米芾,而是苏轼“徒弟”——黄庭坚,22岁考中江西乡试第一,等于江西省的“高考状元”。 因此黄庭坚的文艺修养强悍,与米芾一样,独具创新思想,不拘泥于“唐楷”法度,曾临摹“二王”、颜真卿、柳公权的法帖,将诸家笔法融于一体。 之后受到“师父”苏轼的影响,开启创意之路,保持高古气韵的同时,强调个人情感表达,师法张旭、怀素,通过自然万物激发灵感,追求淳朴本真之美。 《跋唐道人编余草稿》曾记载曰:“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及来棘道舟中,观长年荡浆,群丁拔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 有一日他看见“船夫荡桨”,忽然悟得笔法真谛,创造了“荡桨笔法”,呈现一波三折、大开大合的势态,字字超逸绝尘,尽显率然生动,风格极为鲜明。 譬如他晚年的“封神之作”——《砥柱铭》,写于公元1101年,为了赞扬“初唐宰相”魏征而作,全卷共计407字,以悬腕运笔,笔势飘动隽逸、雄放畅达。 结字开张瑰奇,具有“颜体”的雄伟大气之象,笔画震荡起伏,以中锋衄挫运笔,墨色浑厚,形成起伏顿挫的动感,还丰富内在肌理,预防油滑、浅俗之病。 而且《砥柱铭》是罕见的大字行书,众所周知,受内嚈笔法、秀逸书风的限制,王羲之无法写大字,而黄庭坚重视创新,不受“古法”束缚。 曾在《山谷题跋》中写道:“予尝论右军父子翰墨中逸气, 破坏于欧、虞、褚、薛及徐浩、沈传师, 几于扫地”,又说:“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 然不必一笔一划以为准”。 反叛传统的精神,让他在“二王”基础上,进一笔开阔笔势,突破空间构造的束缚,以魏晋的灵动醇和,写出波澜壮阔的大字,气势恢弘而独特,可谓弥补了王羲之一大短板。 然而,现在网络上的“大师们”,却批判其字奇异,败坏古法,确实黄庭坚行书,有别于传统的俊逸研媚之风,但并非丑陋庸俗,而是蕴含淡雅古拙的天然之美,需要仔细品味,凡夫俗子根本看不懂。 同时在2010年北京保利夜场春拍中,《砥柱铭》达成4.326亿的成交价,是全世界最贵的一件书法,卷末还附有贾似道、项元汴等诸多名家题跋。 时常临摹此作,一方面可以改掉拘谨的问题,行笔舒展自如,增强变化性、力量感,还能丰富艺术思想,提高审美眼光,为日后书法创新奠定基础。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黄庭坚《砥柱铭》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乃全新超清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