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岁之后,最好的家庭关系:三分、三寸、三尺

 布衣粗食68 2024-03-27 发布于湖南

《礼记》里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只要家庭和睦了,一切都会好起来,黄土也变金。

可是,在烟火气的背后,有太多的计较,也有人反目成仇。

当我们到了六十岁的时候,人生进入了老年,对于家人,要倍加珍惜。学会一些经营关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家人,也是亲疏有别的,做到三分、三寸、三尺,家庭关系越来越好。

01

兄妹关系:遇事让三分,放大格局。

《菜根源》有言:“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当你混得好的时候,应该把功劳让给对方三分。这是共享的原则,也是一个人的格局。

兄弟姐妹都成家立业了,大家能够相聚,也就是在过节的时候。并且,六十岁的我们,父母多半不在了,兄弟姐妹成为了最要珍惜的血缘关系。

但是,翻来记忆,过去的恩怨真的不少,也许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最好是,既往不咎,让过去的过去,让将来的将来。

冯梦龙写过一个叫“张孝基陈留认舅”的故事。

在许昌,有一个财主,招了上门女婿张孝基。

同时,儿子过迁也结婚了。

依靠祖上的基业,一家人可以安心过日子。可悲的是,儿子过迁,游手好闲,还喜欢赌博,把大半家业都输掉了。

财主把儿子赶出去,自己也郁郁而终。家财,顺理成章就落入了女婿张孝基的手里。

多年后,张孝基把家业做大做强,然后把过迁带回家。

经历了流浪生活的过迁,悔恨不已。张孝基果断决定,把家业都给过迁,自己带着老婆孩子,隐居去了。

晋武帝知道这件事后,让张孝基的两个儿子,举孝廉,入朝为官。

俗话说:“你让我让,天宽地阔。”

兄弟姐妹之间的礼让,会增加几分和气,也会给儿孙树立持家的榜样。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天国,也会倍感宽慰。

02

夫妻关系:说话留三寸,心领神会。

很多人,有三寸不烂之舌,但是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本事,只知道对家人唠叨。

过了六十岁,儿女走远了,父母也走了,能够唠叨的对象,恐怕只有身边的老伴吧。

但是我们想一想,总是唠叨老伴,会不会烦躁呢?

好的老伴,往往是“一对沉默寡言的人”,更多的交流,靠默契。

北宋王安石,年老的时候,失去了儿子,在官场上,也不得志。

面对人生的变化,他决定退隐。

按照常理,丈夫不要功名利禄,妻子应该会百般阻扰,甚至吵吵闹闹。

但是王安石的妻子却说:“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相公何不急流勇退?早去一 日,也省了一日的咒署。”

后来,夫妻隐居在半山堂,过简单的农人生活。

王安石和朋友喝酒写诗,常常到村里找人下棋;妻子在家做饭,诵读经文。彼此相安无事。

当王安石判断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妻子问:“相公有甚好言语分付?”

王安石回答:“夫妇之情,偶合耳。我死,更不须挂念。”

一切都习以为常了,生死也淡然了。能够相伴走过一生,本是福气,不要因为管不住嘴,把日子过得乌烟瘴气。

按照现在的制度,六十岁之后,多数的人都会退休。退休,不仅仅是失去位置,更重要的是,降低心态,回归自然。

老夫老妻,多一些默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心中会多一些温暖。

03

母子关系:生活远三尺,各自安好。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一个实验。

给几位母亲,一人一个空杯,分别代表自己、丈夫、孩子。

接着,给母亲们一人一杯水,让其进行分配。

结果很意外,自己和丈夫的杯子里,有三分之一的水,孩子有三分之二的水。

后来,请了几位父亲,参与实验,结果也一样。

原来,在大部分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父母宁愿舍去自己的东西,去让孩子过好日子。

这,大概是对“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最好解释吧。

母子、父子、母女、父女关系,都包含着无尽的爱。太多的父母,愿意把买棺材板的钱,给儿女去投资兴业。

但是我们到了六十岁,儿女都在中年,还要无限制地付出吗?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

毫无距离感的亲子关系,只会让儿女很厌烦,变成了“父母插手儿女的小家庭”。

作家安妮宝贝说过:“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两代人,各种有小家庭,这是好事。若是长期住在一起,一准会鸡飞狗跳。并且,儿女在家里,吃吃喝喝,所有的费用都是父母给,儿女还不领情。

分家了,儿女才能做家长,才能放手一搏。父母不远不近地守望,牵挂就是最好的爱护。

千万不要等父母走不动了,才不得不放手儿女。那时候,太晚了。

04

陈果老师说:“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

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心灵之间的距离,言语之间的距离。

人心宽广了,格局大了,什么都能包容。我们相信,内心世界里,好事总比坏事多,除非你不让好事涌进来。

一家人,相亲相爱,距离适当,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智慧,也有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品味。

人老了,也要经营家庭,待人有度,真情无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