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70、80、90年代的上海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3-29 发布于江苏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1980年代,是国家改革开放开始的年代,上海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穿越回到那时候的上海,一起温馨怀旧。




上海老照片精彩回顾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70、80、90年代的上海


图片
01:虹口提篮桥片区俯瞰。大名电影院、人行天桥、电车二场......

图片
02:上海市长途电信局,四川北路 1761号,横浜桥北堍海伦西路北侧。该局前身系1942年开始营业的日军华中通信株式会社。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接收改为交通部上海电信局(士庆路171号,今海伦西路近四川北路口)。当时,四川北路1761号还是一片空地(见《百业指南》上册图51)。民国35年6月,改为上海电信局第十分营业处(四川北路1761号)。建国后新政府接管改为邮电部上海电信局。1956年7月改为上海邮电管理局下属上海长途电信局。原主楼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1942年6月,局址建造前为旧式里弄房屋。1979年,大楼顶部加盖第4层。网友“绘生汇色”供图。

图片
03:上海电车二场。1954年2月,东长治路无轨电车保养场竣工使用,定名为上海市电车公司第三保养场。该场东靠海门路,南临东大名路,北依东长治路,为沪东最大的电车停车场。1955年4月与临潼路无轨电车保养场合并,改称电车二场。

图片
04:淞沪铁路江湾车站。建路初期,设上海、江湾、张华浜、蕰藻浜、炮台湾等5个车站。除张华浜外,各站都有交会车股道,江湾站为三股道。车站旧址在今地铁三号线大柏树站广纪路汶水东路附近。

图片
05:虹口曲阳路街景。曲阳路(天宝西路-邯郸路)长2038米。20世纪50年代辟筑曲阳路中段,80年代延伸路段。

图片
06:四川北路天潼路口北望街景,左侧为新亚大酒店,再往北即大桥公寓。

图片
07:四川北路近武进路口街景。

图片
08:武进路近海南路口西望街景。

图片
09:虹口东长治路近新建路口街景。

图片
10:虹口新市南路街景。图片
11:虹口万安路街景。左侧有家聚兴菜馆。

图片
12:虹镇老街、飞虹路口街景。

图片
13:逸仙路。

图片
14:上海财经大学校门。


图片
15:复兴中学创建于民国35年(1946年)春,位于四川北路2066号。原址曾为汉璧礼男童公学。学校始称“上海市立复兴中学”,校名“复兴”,取“复兮旦兮,兴我中华”之意。1998年,复兴中学高中部从四川北路老校区搬至车站南路28号校区,初中部则改名为上海市复兴初级中学。

图片
16:上海外国语学院,位于大连西路550号。学院前身是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始创于1949年12月。1950年增办英语班后,更名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外文专修学校。1951年添办东方语文系(缅甸语、越南语、印尼语)。1956年6月1日,增设德、法、英语专业,更名上海外国语学院。上世纪90年代,学院增办许多涉外应用学科,由单纯语言学院发展成多科性大学。1994年易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图片
17: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位于虹口区虹关路88号。原是民国14年创办的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夏大学附中。1951年秋,两校附中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附中。1958年,因华东师大增办第二附中,故称现名。

图片

图片
18:江湾中学,位于虹口新市南路683号。1947年创办,初名上海市立江湾中学(图2为1950年代《学生注册证》)。建国后,改名上海市江湾中学。

图片
19: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位于山阴路103号。原址为民国9年办的日本第一高等女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此开办施高塔路小学,后更名为第十七区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改名北四川路区中心小学,1956年改现名。1959年,定为上海市重点小学。1981年,定为上海市实验性学校。

图片
20:曲阳二中,位于玉田路180号。建于1967年11月,原名长缨中学。1984年,学校由大连路迁至邓小平曾经视察过的现代化住宅区曲阳新村,遂改名为曲阳第二中学。图片
21: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位于东大名路378号。

图片
22: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四川北路1878号,近横浜桥。

图片
23:保民新村,保定路520弄近周家嘴路一带。


图片
24: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简称二纺机,位于江湾场中路687号。二纺机始创于1923年,原为日商内外棉系统的棉纺厂,1944年改为机械厂,厂址在沪西戈登路1286号(现江宁路普陀路口,《百业》上册图90)。抗战胜利后,工厂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管,改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机器厂。建国后,改名为国营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主要从事纺织机械的修配及纺机配件生产。1958年8月,二纺机在江湾场中路筹建新厂,自1959年起陆续搬迁,到1962年全部完成搬迁。1985年,黄关从出任二纺机厂长后,形成了在全国企业改革中有示范作用的“二纺机模式”(图)。当年二纺机足球队也是上海工人足球队中强队之一。

图片
25:上海家用化学品厂,简称家化厂,位于唐山路833号、保定路口。1898年,冯福田在香港创立广生行,开始生产销售双妹牌化妆品。1903年广生行在上海南京路522号福建路口成立发行所(《百业》上册图图7)。1930年,广生行在沪唐山路833号设立广生行化妆品厂(上册图43)。1941年,上海明星香水肥皂厂设立。1956年,公私合营,广生行沪厂吸收数家化学品厂后更名为“公私合营广生行制造厂”。1958年,广生行、明星与东方化学工业社、中国协记化妆品厂合并为上海明星家用制造品厂。六十年代初推出'友谊'、'雅霜'护肤品。1967年,上海明星家用制造品厂改名上海家用化学品厂。

图片
26: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创立于1958年,位于四川北路875-889号。

图片
27:大荣呢绒绸缎商店,位于四川北路897号。民国36年,钟姓业主采取自行发印、发染的进货方式,指定厂家按其需求的色泽、图案、花型加工印染,因而业务日益兴盛。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大荣绸布商店,后将毗邻的茶叶店、点心店等打通,营业面积扩大到294平方米,经营品种增多。1976年,分设丝绸、呢绒、棉布、化纤等专柜,1987年改名大荣呢绒绸缎商店。1992年4月28日,该店迁至四川北路860号,改名为大荣纺织品公司。

图片
28:上海电子管二厂,位于欧阳路196号,专业生产黑白显像管、电子束管、荧光灯等产品,使用海光牌商标。该厂前身由上海虹口灯泡厂演变而成。上海虹口灯泡厂于1966年1月由上海电子管厂电光源车间划出后独立建成,专业生产荧光灯为主的各种电光源产品。

图片
29:永生金笔厂,位于武进路456号罗浮路口。前身是创建于民国36年的私营商务自来水笔厂。建国后,改名十月金笔厂,1950年改名新华文具厂,1987年改名永生金笔厂,1992年改制为上海永生制笔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30:开林造漆厂,位于西体育会路229号。民国4年(1915年)9月商人阮霭南、周元泰等人合伙在闸北宝山路创办开林颜料油漆厂,仅有几只小铁锅和简陋工 具,职工10余人,生产厚漆和白铅粉。民国9年迁址天通庵路。民国19年在西体育会路229号购地5亩,次年兴建钢筋混凝土厂房一幢。民国21年5月,开林颜料油漆厂改名为开林油漆有限公司,黎润生任董事长。民国26年“八一三”后,厂房被日军侵占。民国31年7月,开林油漆有限公司产权出卖给日商,改名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抗战胜利由经济部中央信托局接收。1949年5月,华东工业部派员监理。次年5月,正式接管改名为地方国营开林造漆厂。1951年起,先后有益民造漆厂、美商利达洋行油墨厂、海军油漆厂并入,1956年又有上海颜料厂、新华红丹厂、信诚协颜料厂并入。1967年1月,开林造漆厂改名为长征造漆厂。1975~1978年,红丹、黄丹及大漆制品转产崇明县竖河造漆厂。1979年11月,复名上海开林造漆厂。

图片

上海老照片精彩回顾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来源:“食砚无田”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