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怒为肝之志,过度怒气可伤及肝脏

 植物小花园 2024-04-01 发布于北京

肝脏为志意所舍,情志变化与五脏关系甚密,尤其以肝脏为情志变化的主要冲调之脏。

《黄帝内经》载:“肝气急则痛,缓则滞”,明确指出肝脏的生理机制与情绪变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怒为肝之志,过度怒气可伤及肝脏。

病理表象为肝郁气滞,可引诸多临床病症,如头晕目眩、胸胁胀痛、情志懊恼、口苦咽干等。

久而久之,愤怒积聚可转化为易怒、肝火旺盛之症状,与肝郁相联系。

《金匮要略》段氏言:“肝气不舒,必生风”。此论述说明了肝失调愈化生风之弊,内风为中风之诱因。

情绪之损害亦可途径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祟于肝脏。如抑郁不愉可致肾上腺素升高,加重肝负荷,从而诱发肝郁结、气滞阻塞之病。

《伤寒论》亦载“情为风,风伤脏”,指出情志不畅或致脏腑功能紊乱。

至于其他七情亦各自关联特定脏腑,过度喜形可伤心,忧虑损害于肺,恐愧影响肾脏。

七情不和时,即可干扰其对应脏腑,引擎种种病症。情志交杂更可能致使稠密病机,如长韶忧思可伤及脾胃,乃至湿困肝脏,表如头晕目眩、胸闷乳胀等。

真实可见,肝疾患者常伴情志不捷。因此,明了情志与肝脏之相互作用,对肝病之防治意义重大。

个体生机与脏腑状态差异,情志影响亦有异。

举例,体质偏于干燥者,怒则更易损肝;体含湿气者,多虑则伤脾须知。因而针对肝脏之问题,需斟酌个体差异、适时因地制宜。

须臾,情志非肝脏唯一致病之元,其他因素,如寓居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素质等同不容忽视。

日常宜保持身心均衡,饮食有节,调适情志,锤炼身体,作息守时,以此作肝脏之养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