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艺术品收藏,竟然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01 发布于河南
“富不过三代”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准的魔咒,每一位有钱人都面临着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在三代以内败光的隐患。而那些历经几代传承而家族昌盛的顶级富豪是怎么保持的财富呢?

我们可以从地球最成功的富三代大卫·洛克菲勒身上看出一些端倪。今天我们就说一说洛克菲勒家族历经六代不衰的秘密……

图片

洛克菲勒家族


图片

良好的家庭教育


约翰·D·洛克菲勒是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不仅会赚钱还十分热衷于教育。他的大笔投资将芝加哥大学从一个一般的教会学校变成世界顶级学府,在纽约投资建立的洛克菲勒大学诞生了36位诺贝尔奖得主。

图片
洛克菲勒一世和二世

老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由于父子同名,因此人们称其子为小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是一名浸礼会教徒,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一生的爱好唯有骑马,买艺术品和教育儿子。他亲自制定并践行了对小洛克菲勒的教育,而小洛克菲勒则将这个家庭教育规范用在了他的的五儿一女身上。

图片

约翰·洛克菲勒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洛克菲勒家的孩子们的童年却过得十分“清贫”。根据家训,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账本,父亲会定期查账。每个人只能得到很少的零花钱,这个零花钱是真的少,只有当他们为家庭做了额外的服务时才能得到“报酬”。打苍蝇,每100只奖10美分;抓耗子每只5美分,打扫卫生和擦皮鞋也都有价码。

有意思的是在赚钱上还会发生竞争,总有些孩子希望掌控一整块“产业”。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合作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0美分。他们在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想要获得家庭擦皮鞋的垄断地位了。
图片
洛克菲勒兄弟

图片

成立慈善基金会


美国富豪喜欢做慈善,很大原因是来自于美国税法501(c)(3)条款,其规定基金会用于公益慈善的金额可以抵消一部分捐赠者的所得税。同时由于将财产捐赠给基金会,因此也不会被纳入征税依据。

在政策激励下,美国慈善基金约有1000亿美元的规模,是中国的10倍。根据美国税法,私营慈善基金每年要拿出5%用于公益慈善事业,也就是每年大约50亿美元的规模。即便如此,比起45%的遗产税,对于富豪来说也是要好得多了。

另一个原因是,上交给国家由政府用于公益事业其中会有层层环节,种种行政损耗,未必可达需要的人手中,因此美国富豪喜欢成立基金会,自己亲自做慈善。

图片
图片来自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官网
例如大卫所管理的其中一家——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于1940年由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即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五个儿子共同创建。是一家资助型非营利性机构(符合美国税法501(c)(3)条款)。除第三代兄弟成员的捐赠之外,他们的父亲小约翰·洛克菲勒亦曾分别于1951年和1961年(遗赠)为基金会的原始永续保本基金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捐赠。基金会现有保本基金约为11.6亿美元。

父亲的遗赠,使得这笔钱可以用于公益,同时免缴遗产税。而2017年大卫去世后,其收藏艺术品尽数拍卖和遗产一并捐入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

图片

洛克菲勒家族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要赞助者


图片

培养收藏艺术品爱好


没钱的人想要有钱,而一旦人拥有的钱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买东西。有钱人买东西的动机和寻常人很不一样,他们已经不缺任何东西,大多数的购买动机都是为了满足他们处于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心理需求。

亨利·马蒂斯《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油彩 画布 60.5x81.1cm


洛克菲勒家族热衷于收藏19世纪末到今天这一个半世纪内的艺术品。恰好是从老洛克菲勒白手起家的时代开始到今天,这个历史时期的优秀艺术品。

2007年,大卫·洛克菲勒以7284万美元出售了自己收藏了47年之久的罗斯科1950年作品《白色中心》。

图片

大卫·洛克菲勒与罗斯科作品《White Cente》合影

大卫·洛克菲勒最早从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联合创办人莉莉·布里斯的侄女伊莉莎·布里斯·帕金森手中买下这件作品的时候,花费不到1万美元。据了解,这个落槌价在当时创下了艺术家的价格纪录,现在依然在拍卖的罗斯科作品当中排名第四。

图片

莫奈《绽放的睡莲》悬挂在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大宅梯级间

洛克菲勒家的人已经很难被什么豪车、名表、豪宅所吸引。这些都是可以替代的,很多富二代买下了大量的豪车,即使是限量版豪车也都是工业品,是模式化制造的产物。而艺术品却是创作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当洛克菲勒家的人在拍卖会举牌,他们审美认定的画作,从此就被打上了一个价值认证。

图片

纽约佳士得洛克菲勒专拍现场

1929年5月,大卫·洛克菲勒的母亲艾比参与创建了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如今,该馆已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地之一。

大卫收藏的毕加索的《拿花篮的女孩》

收藏艺术品是一种顶级的奢侈爱好,但却不是一项败家的爱好。据福布斯估算,大卫·洛克菲勒身价32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03位。

图片

《拿着花篮的女孩》曾置于大卫·洛克菲勒书房内

但是仅其收藏的《白色中心》就拍出了7000万美元,更不要说这些毕加索、莫奈等人的画作。大卫的私人收藏约为1500件各类艺术品,而其管理的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品超过了15万件……这些都很难算在福布斯对其的财产估算上。

每一个收藏家都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而艺术品是不朽的,而很多艺术品升值远比豪宅升值更吓人。

图片

莫奈《拉瓦古的塞纳河风景》油彩 画布 60.2x81.5cm

以马克·罗斯科来说,他生前并没有被尊为艺术大师 。1966年时马克·罗斯科的画作《红色22号》售价为1.55万美元,四年之后马克·罗斯科本人便自杀离世。而50年代伊莉莎·布里斯·帕金森买下他的《白色中心》只花了几千美元,之后以不到1万美元卖给了大卫·洛克菲勒。大卫非常喜欢这幅画,珍藏了47年之久。

马克·罗斯科的画作开始被人们所追捧,并奉为美国抽象派大师已经是他过世20年之后的事情。

图片

台版《罗斯科传》封面

1999年其作品《北方15度:黄色和红色》首次突破千万美元大关,9年之后类似的作品《No.15》便已经达到了5044.1万美元。

当人们开始狂热追捧罗斯科的时候,大卫·洛克菲勒已经收藏其画作近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这些画作价值几何始终是个谜,大卫·洛克菲勒显然不是预见到其七千倍的增值而去收藏。他所做的是发现、收藏、保存与传承。

图片

大卫·洛克菲勒与他的收藏品

很多人把收藏当成财富传奇,这其实是个误区,他们只看到1万美元购得的画拍到7000万,而没有看到用47年人生去保管和传承这些艺术品的信念。

大卫生前每晚都会为自己家里的艺术品依次关上灯,然后再回卧室。收藏之心,就是将这些作品当成有灵魂的生命一样去呵护,坚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它们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