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时代,一份好的经营分析报告就像是企业的一盏明灯,它可以帮助管理层发现企业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写一份使用的经营分析报告吧。 1、总结当月的经营业绩(收入、息税前利润、成本费用率、毛利率) 找准标杆及对比的基准(单纯的数据展示没有意义,那只是数据统计,谈不上分析。分析一定是要要基准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对比(比如与预算、与同期、与标杆)找差距。 找异常,找出异常数据然后采购剥洋葱的方式一层层剥开找出问题。 2、KPI指标达成情况汇报 年初各部门制订的KPI指标达成情况进行汇报,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为什么做好了,为什么落后了,让管理团队的责任人心中有数,找到差距提前想办法去追赶。让团队进入良性循环。 3、降本增效目标达成情况 各部门年初制订降本增效目标每个月应检讨完成情况。做得好的案例可以分享出来供团队借鉴参考。 4、内控风险识别的主要问题点 这些问题点可以是审核凭证发现的、也可以是统计数据发现的、还有去现场核查发现的问题点,都可以列示出来。提供解决的方案。 5、上个月重要问题的跟踪进度 每个月经营会议都会输出一些问题点需要跟踪结案,财务人员不能只抛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方案,跟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通报进度。 6、下个月的经营预测 财务分析是事后控制与指导,财务预测是事前指导。财务预测要准确,离不开财务分析的收集的数据,财务人员对数据越熟悉,越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能捕捉到数据背后的风险与机会,预测就越准确,否则可能就是蒙着在做预测,对经营管理并无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要真正发挥作用,能否做到事前指导、事中推动业务改善、事后找差距找到问题是关键。财务分析报告不是财务闭门造车做出来的,财务人员想要做好财务分析,除了基本功要扎实外,还要走进业务,融入业务,探究业务,找出数据背后的故事,定位问题并能协助业务一起解决问题。落实责任形成闭环。 |
|
来自: 新用户77073641 >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