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月|第四次读书会的自我分析

 湘霞心理工作室 2024-04-06 发布于北京

湘霞《精神分析》读书会专栏

图片

对内在人: 妈妈的宠溺宝宝的觉知分析

今晚和老公走路一圈,一路上聊天,我在老公把话题转到大妹小妹的考试,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我们生活安排,我们要做的重点工作方向,需要怎样做等等,我们东说西说的走了一段后,突然我沉默不语不想说话了,听老公说话的兴致也不高。老公在我不说话的时候,他敏感的就不会继续说下去,他说话是要输送自己感受和想到了的内容,不是平铺的叙述满足自己欲望,他说的目的是有指向的,背后有期待反馈的,他觉得自己有新的职业行业发现分享给我,按照能量场潜意识的预期,是我听了会给与一个回应回复,要么是认同要么是:哦,原来还有这样的职业啊或者等等,大妹小妹刚好是文科,我们也不必把自己想法局限,和对未知的保留意见,持一个开放性态度这样等等的、引申的回馈诸如此类的反应后,他是想得到我有所反馈的回应才会继续往下说的,这就像回到他曾经说的一个自我观察:“我是擅长会察言观色的”。是的,人际中的他常常带着敏锐的察言观色,这点我完全不同。我只是自顾自的要说下去,我的位置常常是我要你来听我说,你回不回应都可以,回应最好,不回应不明显反对,不反感不打断我,就是不妨碍我继续说下去,我就是要说完我的话,我就是要完成内在的输出的。内在宝宝从未怀疑过自己说话的正当性,当然我这样的模式只能在家人身上完成,外人基本我强迫不成,不会满足我的,家人对我才会有如此的包容度,我剥削利用的是自己人。

过度被满足的宠溺宝宝,强行大量重复玩施虐受虐控制游戏: 你要无条件的听我的,不知道平等是何物,不知道尊重是什么

我和妈妈说话,常常是压住妈妈进行的,妈妈在家里既是活要全包揽,也是话要照单全听的这样一个样子。包括父亲也是,他是一个说话底气虚弱而充满评判,还常常趾高气昂的宝宝派头,我也有这样的一面。很长时间我在心里怪责,认为是父亲带环了我,示范错误的方式给我,他那样做我才会学会那样的。

我单方面要说,妈妈就要听,我想说就是妈妈能听见,妈妈是在哪个位置,为我准备,我能得到,可及和顺从,理所当然的听见,我然后完成我的说出,我从没有想过怀疑过这个:我想说话了,妈妈会不在不听这样的情况,从没有,我习以为常默许存在,站在妈妈的角度,妈妈没有对自己保持诚实。而我没有觉得妈妈需要不愿意听我的话,妈妈可以不搭理我。在这个点上,我被无规则无条件的满足,过度满足,于是我便无所顾忌的固着在这个点上。我的语言输出是有个不反抗不拒绝不离开的对象的,妈妈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给我利用,我说话时不是当成一个真实的人的妈妈来对着说的,是我只有自己要满足的说话欲望,而且得无条件配合的这样的方式,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施虐受虐的不恰当不平等,把妈妈物化工具化利用。我不尊重妈妈,看到这样对妈妈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妈妈不在了后,我和老公生活这么多年,当中,我一直在强行的在潜意识里面想变现一个妈妈的感觉客体出来,有很多细节上试图处理欲望,都是要把老公变成妈妈客体,想他像妈妈那样的来满足内在宝宝。可是老公是自己长大的人,他的独自成长经历也是有自己一套属于他自己惯性强大的模式,不是我可以撼动的,宝宝最终没有变成功。宝宝震怒:这气死我了,气愤不平,一直抱怨埋怨控诉,怨怼情绪一直高浓度拉满,得不到而怒气冲天的,那种恨,敌视和攻击,报复心,一直酝酿筹划践行着。宝宝裹挟着成人自我走向反向形成的道路,默默看书培训学习考证,为换工作做准备,制定自己的薪酬目标,一切都是受害者模式的满腹憋屈下进行。指向你是我的敌人,我要干死你,现在你不屌我,将来我要让你后悔。我要发展壮大增强实力,我不靠你了,你不满足我,不让我依靠,对不起我,极大的伤害了我,对我没有人情味,对我太过分,太失望,太没有意思,这个世界就没有好人,不满足我的不配做我的亲人,我的爱人,不够格的,一点都不好,哪怕你能挣钱,挣得多,比我多很多,我还是不服气,我就要一点,确定对我好,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模式满足我,听我的话。否则不要,都不重要,你的认真工作提升,承担家庭责任什么的都和我无关,都不是能抵消我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满意的心理需要的损失。

这样的亲子模式没有被审视过,怀疑过,指出来去观察过,所以我认为我就是要这样的生活,我身边和我生活在一起的人,就是要这样的为我存在,才是我们是亲近的,好的,亲密的关系。这样建立关系可以想象难度和冲突得有多大,相处情况得有多难受,和多么的梳理,障碍。我完全意识不到我的不恰当,不公平的要求,也没有去谈论顾这样的方式,就是要,无理由无条件的要,没有得到就是受害者,就是祥林嫂般的倾诉控诉指责抱怨模式,大半生都没有理顺过内在的皱巴巴的那点怨恨。两方面都没有办法,常常沟通不畅。

所以在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时候,我就旁听get到的关注点落在了大家的发言上面,听大家说话,慢慢说,不打扰,不妄评,缓缓地,自主的尊重的一种气氛,平等平和的说,我一边听着,一边想着,如果是我会说成什么样,可能听起来不是高一点就是低一点,不是在表扬就是在评判,我大多数不能平等说话,不能有尊重的说话,不能驾驭自己的说话表达这样去开展,我要被你听是在我要你听的位上去听我,你要给我一个我希望的位置来让我说话,表达,根本不会是读书会这样的。气氛也会是有语言能量总是要传达点什么我的情绪啊,情感反应啊这样的东西,显示出我的存在感,要不然我不会说话,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话,不知道要怎样说话。我一边听着一边想着,自己怎样可以做到这样说话。说出不带情绪的、没有故意要显露自己特别味道的表达,那种我只负责输出,不是倒出灌给你装给你,吐给你,喷给你,泼给你,洒给你,而是我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的平静的对着你轻轻的说,释放我想输出的内容。达到表达的完成。而没有顾虑会有什么负担,这样真好。

图片

回到书本《癔症研究》这次读的内容部分。

按语:癔症研究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看到这个部分,从导论开始进入理论内容。弗洛伊德在理论的起点上面的创造性的摸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里面的一些探索过程经历。最后癔症心理治疗,弗洛伊德撰写了这本书。他的两个重要思想。1.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提出癔症创伤理论。认为每个人均蕴藏着一些必须寻找出路的心理能量。他们遇到矛盾时,就会导致病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而发展起来的。2.他把动力因素,和经济因素包括在癔症病因中时,强调了情绪生活尤其是性欲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病的产生中,性欲阻碍和冲突有关,其根源可追溯到儿童时期。本书出版后,收到维也纳和德国许多人的严厉责难。13年终止销售了626本。本来,布鲁伊尔就不同意把癔症的病因同性欲连在一起。出版后又遭到批评,更感伤心,但弗洛伊德却一笑置之,这样本书的出版就成了他们10年来有一破裂的开始。到了1898年前后,他俩不但未能和解,反而分道扬镳了。

看了关于癔症研究的写作历史。知道了一些历史细节。弗洛伊德在临床上面的探索和对催眠术。然后使用宣泄疗法取得的成绩,他对这个神经症治疗的启发确定和信任。感觉到这个实践基础的笃定和可信度。所以我能感觉到他对13年只卖了626本书。和布罗伊尔的决裂,面对这些他是一笑置之,这样的一个内在心理的摸索价值感,得到一些感受。他不在意无可奈何那个部分的背后的夯实感和心理能量。在我们今天读那么多的历史巨著,精神分析的发展史。繁枝发芽的发展下来,看见了这些开始的部分,这个惊艳世人的那种感觉。只是那个阶段人们不能意识到。人们还不具备认识他的研究领域的这个智慧。一个新创理论的发明推广面对世人,这个中间不是畅通和轻而易举的。颠覆性的创举无疑充满阻碍。

看了安娜.O的案列,结合我以前在农村里见过癔症个案(医院确诊过癔症),见到过的癔症案列,很多年每次症状发作,都是濒死症状,很吓人,家里都会被吓得六神无主,每次都要请神婆跳神,类似通灵师一样操作,每次都在杀鸡点血与去世祖先通话等等这样的兴师动众的处理下,症状的发作得以平复平静下来,一次次这样重复。后面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上,也没有进入咨询治疗,而是经过一些生活状态的变化,将内攻击的形式,慢慢变化到建立与现实里面的人事物的施虐受虐外攻击,凶猛的和人吵架,比如为一点小事激起和邻居的剧烈争吵,怒骂,这样经历一段时间后,一次次的高张力的情绪宣泄,达到效果上的治疗效果。近几年来整个人平和柔和协调了。也不再吵架,也没有症状再发作。所以我在读安娜.O的个案,我联想到生活里面的癔症案例,观察多年的症状变化和疗效,感觉极大认同宣泄疗法的作用效果。对安娜在治疗过程中的反馈“扫烟囱”的生动描述印象深刻。共情性领会深刻。 

(本文片来自网络)

阅读延伸:湘霞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公益读书会

作者:古月

贵州人,居苏州,二级心理咨询师,社区主治医生,经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跟着心漂于人世间,2018年开始学习心理学,想通过个人成和咨询,同时落地践行自我探索中。欲寻一位叫“自我”朋友,深交。

湘霞心理

专业专注

心心湘印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