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女科·月经篇》月经先期—两地汤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4-09 发布于甘肃

月经先期(上)—两地汤

图片

图片

两地汤
1.两地汤使用指征?
月经提前、量还特别少,原文:“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
2.病机为何?
傅青主认为是“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简而言之就是阴虚火旺偏于阴不足。
3.如何分清楚月经先期的阴虚火旺中是阴虚重还是虚火旺?
傅青主认为“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即月经提前,是有火气,如何分辨火气的虚实,通过月经量来辨别。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即月经提前量多火热由于,月经提前量少,水不足也。
“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方用两地汤”。
4.中医疗效贵在细节上着手,尤其是妇科上面。
“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傅青主已经提示我们一定要细分疾病。
这句话非常重要,我刚上临床时由于看《中医妇科学》上面不是补血就是补气,觉得好简单,慢慢书看多了就发现补血还有不同的补法,很多都是细节上分,一定要注意细节。
上学时候听过一个顺口溜,“医生迷了路,不是四君就是四物”,气血最是好补也是最难补,下半段是我自己加的“医生识了路,即是四君也是四物”。
明朝薛立斋流传于世的医案大部分是补中益气汤、地黄丸的化裁加减。明代张景岳很多方剂能够看出地黄丸的化裁,尤其左归丸,右归丸典型代表。
前文讲到清经散,其实也是地黄丸的化裁,后续可以出一篇文章清经散与地黄丸的联系。
5.如何理解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  元参(一两)    
白芍药(五钱,酒炒)  麦冬肉(五钱)
地骨皮(三钱)     阿胶(三钱)
水煎服。四剂而经调矣。
君药:生地、玄参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生地和熟地都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生地只是地黄没有炮制直接晒干后使用的,熟地是经过蒸熟等工艺炮制的;
熟地和生地都是甘寒养阴,熟地偏于补阴,生地偏于清热,但是二者都有补肺肾之阴功效。
这里赘述主要是清经散用了熟地而两地汤用了生地,正是应了傅青主的“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临床上使用生地,尽量选择生地切碎的,太大不利于有效物煎出来。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玄参和生地都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二者都能解决肾中水亏,同时清肾中虚热。
玄参的力量较生地更大。两者为君符合立方之原则。水足火自灭。
两地汤最精彩的是臣药的选取和应用
臣药:麦冬和芍药
麦冬甘寒入,入心、肺、胃经,这里面取它入肺经,养阴清肺,同时清心除烦,解决水之上源肺的问题,五行上来说母壮则子壮。
芍药苦酸寒收敛,白芍养血调经同时入肝经补肝血,以柔肝,肝主疏泄。解决水之下源肝木的问题。
麦冬和芍药的应用,完全符合《金匮要略》治肝之病原理:“补用酸,助以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
换一思路见肾之病,应该是补用咸寒,助以酸苦,宜用苦味之药调之”,这句话是我自己推出来。芍药入肝,酸苦收敛,麦冬入心肺甘寒。   
此理论如有不对仅供参考,不做辩论。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地骨皮助生地,玄参清热,同时解决肺的不足。
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全方配伍严谨,君臣佐使搭配合理,同时借鉴了五行学说组方,我相信临床上是有效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