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吸大呼”健身功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4-1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疯狂的气功热席卷全国。“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宣称可以扑灭森林大火,还能拦截原子弹。物极必反,在正义的呼声和政府干预下,“大气功师”销声匿迹了,然而许多传统气功也受到冷落。笔者曾任陕西省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本职工作为西安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长,我不相信一些气功骗子的鬼名堂。但是,早在1976年3月气功热之前,我因病学习了一种疗效神奇、临床多例、考证有据的“大呼大吸健身气功”,获益匪浅。我今年已88岁高龄,愿将此濒临失传的中华瑰宝与大家共享,切望中华瑰宝永传不衰,祝愿天下人民福寿康宁.

奇怪病例 奇功救治

  这是发生在陕西省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的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叫梁效贤,户县祖庵镇城道宫村人,生于1926年,他不幸患上了一种怪病,全身肌肉莫名其妙地萎缩,四肢变形,不能直立。北京上海各大医院均无良方。医生说他活不到35岁。

  正在他等待阎王调令的时候,他的朋友请来一位曾在伪政府当过职员的孙纪成老先生,教他学习“大吸大呼健身气功”。病急乱投医,他就按孙先生教的功法试着练习。练着练着,奇迹出现了。不到半年功夫,他能站起来了,生活开始自理,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一年之后,祖庵镇地段医院刘曹吉院长发现这套功法很好,就请他到医院上班,为病人传授气功。他以亲身经历吸引了无数病员,使许多身患顽疾的人恢复了健康。

临床实验 功效突现

  “大吸大呼健身气功”的神奇功效,很快在社会流传开来。我当时患严重的胃病,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朱龙玉大夫让我去户县祖庵镇医院学练气功(朱大夫也练此功)。不到一个月功夫,我没有吃任何中西药,多年的胃病彻底治好了。从此,我就和气功结下不解之缘。梁效贤老师还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徒弟:一个叫杨海荣,一个叫解山岭。我们三个人都致力于大呼大吸健身气功的推广。我后来担任了陕西省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杨海荣和解山岭多次被日本人邀请出国传功治病。解山岭还在祖庵镇开设了气功门诊,病人应接不暇。

  1986年8月,机械工业部卫生研究所西安五二一医院成立了气功科,特邀解山岭到气功科传功治病,并把大呼大吸气功改称“导引吐纳气功”。几年时间,解山岭收治各种患者500余人,病种60余类,有效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临床证明,本功法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88年10月,首届国际医学气功会议在北京召开,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气功科学工作者参加。西安五二一医院向大会提供了《萎缩性胃炎103例临床疗效观察》的论文,称《导引吐纳气功》对萎缩性胃炎有效率为97.1%。该论文翻译成英、日、法三国文字,并在全国十多家报刊宣传报道。

考证渊源 一脉相传

  《体育世界》杂志副编审李国华同志,还对大吸大呼气功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考证(参见李国华:《中华古典体育文献集萃》,2008年,三秦出版社)。他通过资料证明,大吸大呼气功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基本相似。认为马王堆《导引图》源出西汉建都的陕西,其功法仍在陕西流传,而且更为具体完整。理由如下:

  其一,陕西户县祖庵镇重阳宫(道教全真派创派祖师王重阳修行地)的《秘语碑》,证明马王堆《导引图》扎缠腰带的练功方式源出陕西,为道家养生之法。“扎缠腰带”的练功方法现已罕见,唯独户县流传的大吸大呼气功必须“扎缠腰带”。

  其二,马王堆《导引图》的呼吸方法,与陕西流传的“大吸大呼气功”完全相同,是一种与现今流传的各种功法完全不同的呼吸方法。

  其三,马王堆《导引图》的导引与按乔结合施行,是两种体育医疗和运动保健的方法,与“大吸大呼气功”完全相同。

  其四,马王堆《导引图》的动作姿势,有一半与“大吸大呼气功”相同。古朴强悍,一脉相承。现将马王堆《导引图》出土资料展示如下,以供读者与本功法比较。

图片

马王堆导引图

功理探讨 呼吸奇妙

  顾名思义,“大吸大呼健身气功”就是大幅度地、深度地,与身形动作紧密配合的吐纳呼吸功法。其呼吸有三种:一是“暴息法”,鼻声如雷,龙吼虎啸,力吐劲纳。二是“柔息法”,吸气无声,呼气有声。三是“平息法”,呼吸不带声息。独特的大吸大呼“暴息法”,采用逆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胸部尽量扩张,提肛收腹,十趾抓地如树生根。呼气时腹部尽量鼓起,胸部收缩,呼到极限,闭气片刻。这种吸缩呼胀加提肛运动的反呼吸法,正是古代仙人作为长生不老的回春术。

  特殊的姿势和鼻吸鼻呼的反呼吸法,使练功者很快获得充足的氧气,促进体内外气体交换,加快大脑、心肺等器官的供血供氧,有利于排除废气,快速打通经络,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特殊效果。实践证明:氧气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运动的第一需要。

    “暴息法”的深吸猛呼,气冲病灶,对腹部会有一定压力。因此,在练功治病过程中,不论男女都要求扎缠腰带,保护腹部,循序渐进,坚持修炼,功到自成。

  需要强调的是,大吸大呼气功的“深吸猛呼”,关键在于“深、长”,呼气时先快后慢,同时松腰鼓腹。但是也不要过分憋气,练功时要根据自己身体素质,适可而止。不同的动作,要做到将“暴呼吸”、 “柔呼吸” 、“平呼吸”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才能达到经络畅通,身心舒适的效果。

功法介绍

  首先扎缠腰带,腰带可选用柔软的布料为宜,长3.3米,宽30厘米,折叠成约9厘米宽,用针线缝成腰带备用。

图片

  扎缠腰带的方法:用两手握带,右短左长,从腰后向前(图1)。右手握短头向左压缠(图2),左手握长头向右缠腰,右手用力向左后拉缠(图3)。待长头缠尽并拉紧后,将其带头掖压在已缠好的带下(图4)。扎缠腰带要松紧适宜,缠于腰部与脐平。

第一式  提气养心

  预备式:身体直立,双脚并拢,目光平视,面带笑容,排除杂念,思想入静,全身肌肉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图5)。双臂前伸呈直角从体侧上引,手心向上,吸气,提踵,双臂至头顶合掌下降(图6、7)。当大拇指下行至天突穴时,稍停片刻(呼吸两次)继续下行,经过腹部分至体侧(图8)。

  起势,两脚分开成后八字,双脚十趾抓地如树生根。两手向胸前抬起,屈肘,手握空拳,拳心向上(图9、10)。

  1、两拳变掌,两手从胸前向上慢慢提到太阳穴,翻掌向下。同时,两臂提起时,吸气,提肛收腹,鼓胸,吸到气满后不能再吸时,称为“吸气极”,闭气片刻,称为“闭气法”。(图11)

  2、两掌下按,同时用鼻猛呼,呼气有声,松腰实腹。紧接着,两掌徐徐向下,呼气减慢,将胸中之气用意念沿任脉气沉丹田再到两腿内侧,入足心涌泉穴,排入大地。闭气片刻,继续两个平呼吸(换气),接着再将双手抬向胸前虚握拳,为下次呼吸做准备。(图12)

  3、重复动作,上下连做八遍。

  4、收势,左脚收回立正,双手内收,合掌上举至头顶,提踵。然后两手沿任脉直下,分手落于两胯旁,掌心向内。此为每一式的“收势”。

  习练口诀:提气养心通天地,吐故纳新深呼吸。

第二式  转臂翻掌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13)

  2、吸气,两拳变掌,两手从体侧向上提到头顶两侧,两掌前推。与此同时,提肛收腹,鼓胸。闭气片刻。(图14)

  3、呼气,两掌斜向内向下接着转臂翻掌划圆180度,然后两掌回收向下向上变拳置于胸前。(图15、16)

  4、重复动作连做八遍。

  5、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转臂翻掌拉筋骨,上肢灵活出手利。

图片

第三式  单臂标手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17)

  2、左拳向上提至耳旁,拳心向后。同时吸气,提肛收腹,鼓胸。吸气极,闭气片刻。(图18)

  3、左拳变掌,掌心向下,快速向下落与肩同高,即向左直甩,同时,呼气有声。接着,左手掌心翻向上,屈肘上举,掌心向内,再从额部如虎抓面徐徐下落至胸前变拳。做两个平呼吸。(图19、20)

  4、同动作3对称,左右相反,各做四遍。(图21、22、23、24)

  5、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展臂甩手单闪翅,左右开弓增力气。

 第四式  双臂揽月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25)

  2、两拳变掌,向身体两侧伸出,掌心向上。然后徐徐举至头顶上方,掌心翻向下;同时,吸气,提肛收腹,鼓胸,吸气极,闭气片刻。(图26)

  3、双手向下落至胯旁,同时呼气,鼓腹,松腰,呼气极,闭气片刻(图27)。意念“头顶云雾细雨下,全身浊气被冲刷。”接着双手收至胸前变拳。

  4、重复动作连做八遍。

  5、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双臂揽月细雨下,降糖降脂降血压。

图片

第五式  坐马旋捶

                      (图28、29、30、31)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28)

  2、吸气,两肘下沉向左右推拉,两膝屈蹲成马步,两拳向后翻转,扩胸,转拳,变掌向上(图29),随之两膝渐起,划弧至额前;同时,提肛收腹,鼓胸,吸气极,闭气片刻(图30)。

  3、呼气,两膝再次蹲成马步,五指分开如虎抓面下拉至胸前,呼气极,闭气片刻(图31),身体渐起,松握拳,还原。

  4、重复动作连做八遍。

  5、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坐马旋捶扩胸膛,每日锻炼肺活量。

第六式  蛟龙戏水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32)

  2、吸气,原地不动,两臂同时稍上提,提肛收腹,鼓胸。吸气极,闭气片刻。

  3、呼气,两拳变掌,同时身体下蹲成马步,双手猛力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图33)。接着两掌向左右分开(图34);同时,双手慢慢从两侧落下(图35),两膝慢慢站起,两掌收至胸前变拳(图36)。

  4、第二次吸气,两拳变掌,两臂屈肘后撤向前划弧,两掌划到胸前,吸气极,闭气片刻。呼气,身体下蹲,两手翻掌向下,收回胸前,掌心向上,握拳,吸气极,闭气片刻,还原。

  5、重复动作前后各做四遍。

  6、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蛟龙戏水掀巨浪,上起下蹲输送氧。

第七式  狮子摇头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37)

  2、吸气,两臂同时稍上提,提肛收腹,鼓胸。接着将腰身左转,吸气极,闭气片刻。(图38)

  3、侧身弯腰,右拳变掌向下拍打左脚面(图39),左拳向后拍击后腰(图40);同时,呼气,然后缓慢起身,双手收至胸前变拳(图41)。

  4、按相反方向重复动作,吸气时右转身,呼气时以左手拍打右脚面,右拳向后拍击后腰。其他动作相同。

  5、重复动作左右各做四遍。

  6、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狮子摇头颈肩转,拍足捶腰肾健康。

  在拍打左右脚面时,年老体弱者可拍打双膝或足三里也行,不可勉强。

第八式  饿虎扑食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42)

  2、吸气,两臂同时稍上提,提肛收腹,鼓胸。接着左脚尖外撇,腰身左转,身体稍前倾(图43),接着双拳上举至头顶前上方。吸气极,闭气片刻(图44)。

  3、右腿后蹬,左腿前弓。两拳变掌,同时向左前下方快速扑抓;同时,呼气(图45),然后再慢慢起身转向正面,双手收至胸前变拳(图46)。

  4、按相反方向重复动作,吸气时右转身扑抓。

  5、重复动作左右各做四遍。

  6、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饿虎扑食伸腰背,前弓后蹬腿用劲。

图片

第九式  雄鹰展翅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47)

  2、吸气,两臂同时稍上提,提肛收腹,鼓胸。接着左脚尖外撇,腰身左转,吸气极,闭气片刻。(图48)

  3、重心前移,猛呼,振臂展翅;两拳变掌,左手向左上,右手向右下,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目光向右,气势盎然(图49)。接着身体转正,双手收至胸前变拳(图50)。

  4、按相反方向重复动作左右各做四遍。

  5、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

  习练口诀:雄鹰展翅回头望,拧腰振臂气势壮。

图片

第十式拍打按摩

  1、起势,同第一式预备起势动作。(图51)

  2、双拳变掌,左手拍打前胸,右手同时拍打后背。接着右手拍打前胸,左手拍打后背。如此连续交换拍打两个八拍。(图52、53)

  3、左臂向前伸直,以右手从左肩外向下拍打左臂外侧四拍,再从腕内向上拍打左臂内侧四拍。如此重复一次。共两个八拍。然后左手拍打右臂,也是两个八拍。(图54、55、56、57)

  4、双手从胯骨向下拍打两腿外侧四拍,再从踝骨向上拍打两腿内侧四拍。如此重复一次。共两个八拍。(图58、59、60)

  5、右掌手心贴在腹部右上,向左下推搓;左拳贴在后腰左上,向右下推搓,双手同时推搓两个八拍。然后左手在前,右拳在后,推揉两个八拍。(图61、62)

  6、收势。同第一式收势动作。(图63、64、65)

  习练口诀:拍打按摩气血畅,不是神仙寿也长。

图片

 练功须知:

图片

练功方向面太阳,朝阳晚霞好时光。

用餐前后不宜练,风雨雷电要避免。

练功时间有长短,因人而异可灵便。

每式功法有特点,对号入座自己选。

乐而忘忧莫偷懒,健康长寿赛神仙。

图片

监制:刘洪耀

责编:柯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