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癣,俗称“脚气”,一般为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肤问题。脚气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而且需要正确诊断类型,否则可能酿成大错。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三种足癣类型的联合治疗方案,学完本篇让你面对顾客反复的足癣问题更专业。
疾病概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足癣可分为: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三大类,三者可独立存在,也可以混合存在。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不易破裂,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鳞屑角质增厚粗糙变硬,间有皲裂,每至冬季病情尤重。治疗原则 2、对于顽固性足癣尤其是角化型患者,可推荐口服抗真菌药物。3、对于汗多,恶臭者,可先用稀释10倍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然后外用抗真菌药物.1、要坚持用药,真菌寄生在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一般需2-4周。2、不乱用药。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药膏来治疗足癣,结果越治越扩展,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间,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这是二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确诊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3、用药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该用软膏,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按照具体情况4、足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或呋喃西林液冷湿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足光散、达克宁散、克霉唑溶液、复方土槿皮酊、珊瑚癣净、聚维酮碘溶液、维E尿素乳膏。 内用药物: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百癣夏塔热片、氟康唑胶囊。 联合用药: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百癣夏塔热胶囊+达克宁散/聚维酮碘溶液(稀释10倍浸泡)(疗程2-4周)用药要点:糜烂型脚气有皮肤破损,故使用外用药物以温和无刺激性的溶液和乳膏为主,不宜使用含水杨酸或含有酒精类品。如足光散(含水杨酸)、克霉唑溶液(含酒精)。联合用药: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百癣夏塔热胶囊(疗程2-4周)用药要点:水疱型脚气由于较为顽固,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使用两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交替使用,降低真菌对药物的药性。同时水疱型脚气对于含水杨酸类的药品也应慎用,如足光散,以防过度脱皮引发糜烂。联合用药:足光散+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环比酮胺乳膏+尿囊维E乳膏+盐酸特比萘芬片/维生素B族片(疗程2-4周)用药要点:鳞屑角化型脚气由于皮肤角化增厚,真菌不容易杀灭,病程较为顽固,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使用两种以上抗真菌药。必要时可内服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片,每次0.25克,每天1次,连用2周。外用药物首选含水杨酸类药物,使皮肤脱落,去除角质层,然后使用高渗透类的杀菌药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再使用修复角质层的药物,如尿素乳膏。
销售案例演示 顾客:就是有点痒,皮很厚,还老是掉皮,搽了很多药都不见好。店员:脚气是真菌引起的,如果你长时间没有治愈的话,它就会越来越严重。像你这种情况是比较顽固的了因为它不单单导致你的脚痒,还把你脚上的皮肤变得很厚,形成了一层真菌的保护壳,所以治疗起来要有方法才行。 顾客:那用些什么药好呢? 店员:你可以先用足光散浸泡,让厚皮脱落,然后选用杀菌能力较强的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擦。由于真菌长时间损害皮肤导致了皮肤加厚变硬了,所以把厚皮剥落后,要用尿酸维E乳膏来修复皮肤。然后我再配个抗真菌的内服药盐酸特比萘芬片给你,连续服用2周左右,这脚气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店员:脚气的治疗是严格按照疗程用药的,你用药几天后感觉不痒了,好像已经好了,其实真菌的还在皮肤里,所以就算是不痒了,症状没有了,还要坚持用药、外用药使用4周以上,内服的盐酸特比萘芬片就每次2片(0.25g),一天1次,连续服用2周,这样就可以根治了。店员:这个你就放心了!我治疗这个疾病是很有经验的,如果没有效果也不敢介绍给你。健康养生与家庭保健 【材料及用法】黄参50克,枯矾30克,蛇床子、百部、花辣、木槿皮、白鲜皮各25克,黄柏15克。煎水外洗和浸泡10-20分钟,每天1-2次。连用5-7天。1、脚气有传染性,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交叉感染。2、对脚部多汗经常穿长筒靴、胶鞋者,可在鞋袜内撒达克宁散。4、选用外用药宜两药交替使用,同一种药不宜久用,以防产生耐药。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及行业学习交流,具体病情请咨询药师或参照产品说明书,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