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若厚道,天必帮之

 百科全书1234 2024-04-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左宗棠说: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人性就是不愿吃亏,不接受欺骗,也不能容忍背叛,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做人如果太精明,太精于算计的话,就越容易将路走小、走窄。

正所谓,小得靠智,大赢靠德。

做人厚道,做事靠谱,才能稳扎稳打,稳住人心,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最终携手并进,取得成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海宽不如心宽,地厚不如德厚。”

宅心仁厚,大智若愚之人,自然人人爱之,老天帮之,哪怕时候未到。

人生到最后,拼的是人品,而最好的人品,莫过于厚道。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别,谁有德就辅佐谁。

历史上,开创盛世的明君大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都重视仁义道德的培养,并作为维护自己长治久安的根本。

《淮南子》记载,赵襄子指挥军队攻打敌国大获全胜,但是在吃饭时,却面有忧色。赵襄子身边的人大惑不解,问道:

“一天就打下两座城池,这是一件令人喜悦之事,而您却面有忧色,为什么?”

赵襄子说:“江河发大水,不过三天就会退去;飓风暴雨,在一天中也不过是一会儿的事。

如今我们赵家的德行积累不够深厚,又一天攻下两座城池,恐怕衰亡会接踵而至。”

孔子听后评价说:“赵家要昌盛了呀!”为什么?

因为赵襄子能够居安思危,认识到积累道德才是国之昌盛的根本,所以反而能使国家昌盛;

如果获得小小的胜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反而很容易失败。

可见,打胜仗并不难,难的是能够保持胜利的成果。

因此,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齐、楚、吴、越四国都曾经是获胜的强国,然而最终都衰亡了,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唯有坚持仁义道德才能保持胜利的成果。

所以,作为强者一定要明白是道德仁义使自己长盛不衰。

做人也一样,厚德载福,厚德厚得。

我们的祖宗认为,如果你的德行不够、仁义礼智信修得不够,生命就不可能圆满。

人必须修炼人格和道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也得到圆满。这就是“身心皆修”的根据。

孝顺父母,孝顺祖先这叫内德,再在外面行善这叫外德。内德加外德,才能厚德载物。

德”代表着是一个人的德行和贡献,是给予;“位”是一个人所享有的名望和地位,是所享。

厚“德”方能承载“物”。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名望、地位,我们所处的“位置”、拥有的一切,需要有一个“结实的容器”来承载它,这个“结实的容器”就是我们的“德”。

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能量,同等能量的事物才会相互吸引。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少福报,驾驭多少外物,都和自身的能量有关。

厚道的人,内心澄澈,正念强,能量足,能够承载万物,留住福气。

在无意中,吸引更多的贵人好事,进入到生命中来,从而能够心想事成,生活如意。

余生,愿你我不被繁华扰乱心性,不为利益迷失心智,保持内心的纯粹,学会厚道的智慧。做最好的自己,自有最好的安排。

“人若厚道,天必帮之。”是一条一成不变的真理。

人在做,天在看;与人为善,为己积福。做事厚道,会赢得信任和尊重;

待人以诚,才能立根立足;以德报怨,冰释前嫌,最终皆大欢喜。

保持正念,厚道待人,所有的好事都在路上,在合适的时机,将与你不期而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