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一百九十四条

 子君zijun123 2024-04-20 发布于河北

第194条:

图片

这条在《康平本》里是降一字格的条文。

《宋本》由于把注解内容窜入到正文里去了,整个条文就变成了:“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它也不嫌麻烦啊!

下边简单地做个分析:

如果仅从文字上看,《宋本》与《康平本》的条文一字不差。但是在语句的排序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康平本》里的“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本身是旁注内容。要按着这个书把旁注内容窜入到正文里的惯例来套的话,这个注解内容应该在正文的“攻其热必哕”之前,至少也应该在这句的后边,紧接着这句才对,因为旁注是跨在这一句边上的。但是到了《宋本》里,一下子就把这一句调到条文的最后了。这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王叔和在第二次整理的时候,他发现如果要按照惯例往里窜就会出现语言重复,语句也不通了,最后就用了这样的办法来做了一个调整。对原文和注解中的语句做这么大幅度地调整,从目前所知道的史料看,只有王叔和一个人可以做。如果说是其他人,比如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林亿那些人做的话,对注解窜入正文后所出现的重复一般是不动,像“攻其热必哕”两个在一块显得太重复了,他或许会删除一个,但也不至于把一整句排到后边去,实际上还是存在着重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林亿他们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严谨,不会做这么大的调整。包括一些方剂里明明少了药,他们都不去补上,而是作个说明,所以这肯定不是他们做的。如果不是他们做的,就只有王叔和可以做这样的调整。这也就印证了王叔和曾经两次整理过这本书,第一次整理完了就是《康平本》的样式了,第二次整理完了以后就是《宋本》的样式。

通过把《康平本》和《宋本》的条文做比较,我们还可以再一次证明《康平本》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再次印证,只有从《康平本》改为《宋本》的可能性,而绝没有相反的可能。大家从这个条文去感悟就可以了。如果谁有可能对前后基本通顺的条文,把条文末了的十个字摘出来改成旁注,再塞到条文中间,而且还出现了“攻其热必哕”几个字的重复,没有人能做得出来。但是如果把《康平本》旁注的内容窜入到正文里,再做这样的调整合情合理。无论到什么时候真的假不了,从各个地方都可以证明它的真实性。

因为这条本身比较简略,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临床来解读。

条文中的“阳明病不能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待:一种是单纯的阳明病,而且出现不能食的情况,比如里热太盛,以致影响到了胃肠的功能,可能会造成不能食;还有里实证达到一定的程度它也不能吃,像“胃中有燥屎五六枚”那样的。咱们学习过的,像单纯因为热引起的,比如大黄甘草汤吃了就吐,像包括调胃承气汤这类的方证也会影响到食欲,像大承气汤这种里实证严重的,也可能会造成不能食,都有可能的。那么,如果属于这类的情况,就都得用攻法,或攻热、或攻下。只要方与证相应,它就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可是这条里论述是另外一个情况,是阳明病的同时又伴有其它类型疾病的存在,比如停饮证,在经方的治疗原则中,有里饮是不能用下法的。如果又误治,就有可能出现条文里论述的“攻其热必哕”,攻的话就会出现哕的情况,甚至都有可能造成下利不止的变证。

这个条文的注解内容是针对后一种情况所加的,胃中虚劳可以把它理解成有停饮了,所以不能用单纯攻热或者泻下的方法来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