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最经典的5句话,读懂你便不内耗了

 leahon999 2024-04-25 发布于广东
这是小兮成长笔记公众号第15篇原创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一起觉醒成长

图片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心情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自我怀疑,遇到问题总是贬低自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受困无力,对外界特别抵抗,但又觉得特别孤独。

在日复一日的痛苦折磨中,我们跌入了迷茫的深渊,怎么也找不到变好的出口。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低谷和迷茫,可能只是你为自己设置的枷锁。

正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所说:“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除了你自己。”

诚然如此,任何人都不能左右你的感受,能左右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在书中,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还依据自己20多年的研究和经验,为我们揭示了负面情绪的来源。

看过这本书,我从中提炼出了5句经典的话,读懂了它们,你就读懂了情绪,从此不再内耗。

图片
理解自己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人的疆域》中有这样一句话:

“幸福就是:丢掉自己的整体性,让情绪自由地来,静静地待一会,然后走掉,身体地每一部分都只倾听自己的声音。”

我们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紧张甚至不安。

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生理反应,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如果一直被压制着,那么心中郁结就会越来越深,慢慢地,就会越发痛苦,导致抑郁。

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内心的情绪,正视接纳它们,并找到合适的出口,将其宣泄释放出来。

书中的蛤蟆先生,家境优越,祖父是家族企业的创始人,父亲是总经理,而他从小就被看作是未来的接班人。

他成绩很好,不仅考上了剑桥大学,还成功接管了蛤蟆庄园。

然而看似是人生赢家的蛤蟆,却越发痛苦,陷入了抑郁。

庆幸的是,通过心理医生苍鹭的开导,他逐渐与内心情绪联结,倾听它们,了解它们,最终找到症结所在,并实现了成长。

《松弛感的三种境界》一书中提到“内在力量”这个词。

内在力量指的就是一个人作为生命体的内在生命力。

人这一生,低谷、伤心、失望总是难以避免,既如此,倒不如修炼好自身的内在力量,坦然接受。

图片
打破依赖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从小到大,我们都处于各种依赖之中,对父母的依赖、老师的依赖,甚至于对朋友的依赖。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依赖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依赖,并没有深入思考。

这样一来,就会经不起挫折,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像孩童时期,我们总会征求父母的建议,得到肯定后,才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自己寻找答案,坏处就是我们慢慢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做决定的能力。

然而,成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迟早要学会独自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所以,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最好的态度就是:打破心中依赖,走出舒适区,勇敢接受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成长,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图片
认知觉醒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听过这样一句话:

“只有内心深处的渴望,才能点燃改变之火;外在的压力和驱使,终究难以持久。”

深以为然。

社会充满诱惑和压力,很多人疲于追求改变,却做出一些有违心意的决定。

然而,这些改变往往是短暂的,它根本不可能为我们带来长久的快乐和满足。

有位母亲,一直为孩子的成绩担忧。

为了能让孩子脱颖而出,她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虽然心中得到了安慰,但她却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开心,还很少与她交流。

后来,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上出了问题。

通过与孩子聊天,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所谓的好,并不是孩子认为的好。

反思之后,母亲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让他自由发展。

没想到,这种改变不但增加了孩子的自信,还改善了他们的关系。

由此可见,内心的觉醒和成长,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勇敢地面对自身的不足与需求。

当你主动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时,你的改变才是肉眼可见的。


图片
摆脱否定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抑郁之后,獾不请自来,还自作主张要他放弃校董的职位。

蛤蟆很气愤,可即使再生气,他也只是在内心翻江倒海,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待愤怒平息之后,蛤蟆开始自我否定,他认为獾的做法是对的,或许他就没有能力胜任,而别人之所以让他做校董,也不过是看中他的庄园罢了。

在这种心态下,蛤蟆越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内心糟透了。

可苍鹭却认为,蛤蟆正在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而这种配合才是给他制造不快的关键所在。

在与苍鹭的咨询中,蛤蟆开始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也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他慢慢发现,自己总是过于批判自己,而这种批判不同于反思,它只会让情绪有所输出,并不能为成长做出任何指导。

虽然它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产生错觉:“别人做的总是对的,我不行。”

所以,只有避免将别人与自己对比,我们才能建立独立的内核,正视自己,接纳自己,重视内心深处的需求。

图片
相信自己

◎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杨绛先生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人生如逆流而上,一切的苦难,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去战胜,只有在不断突破的过程中,你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和尚觉得禅院太寂寞,曾经多次抱怨自己没有长进,甚至几度怀疑是否能修成正果。

有一次,他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不愿再修行了。

禅师笑了笑,回答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小和尚听后,心想终于可以透透风了,于是开心地去了。

可没过几天,他便满脸愧疚地对禅师说:“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人生这条路,随时都可能遇到荆棘和坎坷,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

虽然依赖别人,能得到短暂的帮助,但别人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能真正渡你走出困境的,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

靠人不如靠己,当你选择自己做主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反客为主,拥有了掌控命运的主动权。

写在最后

看过这样一句话:“懂因果的人,就不会内耗。”

内耗其实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它源于我们的负面情绪,也源于内心的冲突。

一旦内心变得平静和谐,我们便能摆脱这个弱点,摆脱内耗。

当你专注于自己,开始朝着光亮前进的时候,命运的齿轮也就开始转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