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个10年,将会发生的12个趋势

 新用户11669FUg 2024-04-25 发布于北京

阅读前请思考:

未来的衣食住行,会是什么样?

元宇宙的本质是什么?

当下生活场景的烦恼与科技的关系是什么?

 内容来源:2021年12月18日,由全球科技创新地图的第五届“前哨大会”。


一、当下生活场景的烦恼与科技的关系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大事。所幸这些大事慢慢地回归了平淡,回归了日常生活。我们也从关注全球大事,关注国家大事,慢慢回归到关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来了。

一回到生活,就会发现我们依然面临着升学、就业、财富、健康的烦恼。今年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会被科技所影响,懂科技也可以让你过好生活。

1.教育——不再是过独木桥

最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相关的政策,使得我们增添了很多新的烦恼。要么是自己面临高考,要么是孩子要参加高考,但现在教育辅导机构没有了,如何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如何让孩子的成绩提升?

实际上,高考不是目的,教育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掌握在未来社会当中的生存技巧。

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企业)是机器学习的最前沿机构,诞生了一大批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正在改变世界。

Aleksa Gordic(亚历克萨·戈迪奇)很荣幸被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企业录取了,但是他并没有令人炫目的高学历,为什么会被录取?就是因为他学到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的知识。所以,即使你是名校毕业,但如果没有掌握未来的知识,依然可能不会重用;相反,如果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即便没有文凭,依然可以找到好工作。

现在很多科技前沿所需要的知识,那些真正面向未来,需要处理未来工作、生活场景的知识都不是来自于高校,不是来自教育机构。当知识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教育机构明显严重滞后了。

在什么地方能够学到这些知识?社群化学习是现在的一大趋势,很多的前沿社群聚集了一群对未来的知识充满好奇,也有兴趣研究的人,他们自动聚集到一起,不断地交互,不断地交流,每个人慢慢都成为了领域的专家。

Aleksa Gordic(亚历克萨·戈迪奇)就是社群化学习网站Github(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中非常活跃的学习参与者,同时,他也带动了更多人在领域掌握了更新的知识,他们的未来也会更光明。

如果换个问题,不问如何把今天的高考做得更好,而是问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如何去掌握这些知识,你就不会再为今天的教学、今天的高考所烦恼。未来越来越少的人会讨论高考,越来越多的人会讨论技能、能力,会讨论机会,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我认为,随着时间的迁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一定会转变,因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考入大学的人,不是拿到了某种文凭的人,而是掌握了真实的、面对未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的人。

2.就业——找准自己的定位,也能大放异彩

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很焦虑,就有了996、内卷、躺平等等说法。为什么要躺平?因为看不到方向,看不到目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还是有很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

其实年轻人不是想要躺平,不想奋斗,而是年轻人希望奋斗是有意义的,他们可以为一个有意义的事情而奋斗。当他找不到意义,工作只剩下薪水的时候,就宁愿躺平了。李子柒因为制作中华传统美食,一条视频就可获得上千万播放量。10年之间,字节跳动成为了比肩并有可能超越BAT的企业。

所以,时代不缺乏机会,当你在哀叹机会被别人拿走的时候,你是否在之前没看到机会?要知道任何的成功都需要在之前有很长时间的付出。错过了现在的机会,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实际上,未来有很多科技机会正在等着有志青年去实现。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你的智商足够高,你就有足够的机会和成就。

后来证明这是片面的,例如李嘉诚,他的智商未必有多么高,但是他成就很大。这是因为他情商很高,懂得待人接物,懂得团结别人,让一群人为自己打工,所获得的成就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大多了。

但我们又发现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的情商都比较低,但是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总结,他们有一类智商特别高——人的机器智商,即人理解机器并让机器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机器是可以被无限复制的,在未来世界里,我们需要让更多的机器为人服务。在未来社会里,机器的人口数量会大大超过人的人口数量,每个人都有N个机器为你服务,能够掌握和调动最多的机器为大家服务的那个人可能就是未来的首富。

所以,未来需要的一类技能就是掌握机器去为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在今天就为未来的技能去打基础,为未来的岗位去设计好路径,也许你在未来就是那个时代的成功者。所以,与其哀叹今天的机会不属于我,不如实实在在为未来做好准备,未来的机会可能就属于你。

以前有句话:男怕入错行。但现在男女平等了,大家都有入错行的担心。实际上,科技正在进入每一个产业,改变每一个领域。

更重要的是,现在科技需要深度的协作,不只是搞科技的人才有机会,做市场的人、研究用户的人、研究合作的人、做供应链的人,每一个领域都能发掘自己的机会,只要在整个产业生态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就可以在里面大放异彩。

3.财富——把鸡蛋放在科技的篮子里

现在很多人担心,错过了房地产红利、炒股红利、比特币等机会,财富增长速度似乎不够快,怎么办?

其实不用担心,未来还有大量的造富机会在等着我们。我们都知道,全球的造富机会都在科技产业。从历史上看,每一个时代的首富都是那个时代的科技企业家,例如曾经的福特,再后来的微软,当今的谷歌等等。

每个时代的科技企业,都会引领时代的产业发展,也会形成巨大的创富机会。让人值得高兴的一个事实是,现在依然有大量企业不断地崛起。你只要抓住机会,也能成为财富的积累者之一。

现在有这样一个理财观念——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认为,应该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创造财富的那个篮子叫做科技企业,所以你真正应该投入的是那些最优秀的科技企业。

在风险投资领域,就特别反对“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孙正义之所以投中了阿里巴巴,就是因为他认为电商是一个未来的产业,所以他在电商行业中大量布局,虽然其他都失败了,但是投中一个阿里巴巴就让他获得了高额回报。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和社会的理解相反,真正要获得财富自由,真正要取得好的投资回报,恰恰是要投中头部企业。不是投了10个企业每个都赚了钱,而是哪怕9个全赔掉,只要投中了未来的明星,你就赚了。

所以,找到头部企业下重注,才是真正的投资方法。但你会说,即使有这样的投资方法,也和大机构无法相比,没他们那么有钱。但大机构的钱,反而只能平均分散,只能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他的回报反而不如你。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机构投资都有回撤比例的要求,当一个股票的估值下跌了10%,跌了20%,大机构就要把股票卖出,因为再下跌它就承受不起损失了。但任何优秀的科技机构估价都会有波动,很多时候波动会超过10%、20%。而那些坚定的持有者往往是个人,他不受这种回撤所约束,也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的红利。

所以,真正能够得到高额回报的往往是那些坚定地相信科技,看懂了科技,坚定投入到一些未来科技企业里的个人,也许就是看懂了科技的你。

4.健康——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

人类正在进入老年社会,中国尤其如此。

现在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现在最重要的烦恼,就是父母的健康,尤其是疾病像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一爆炸,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不光是财务支出,还包括精神压力等很多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疾病什么时候来,就像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所讲:60%的癌症患者把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在最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不太可能过健康快乐的人生了。

这无疑是个悲剧,如何去避免?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不光能帮父母,还能帮自己更好地了解健康状况了。哪怕一个简单的东西,比如苹果手表,现在不仅能测血氧、测心率,还能测睡眠,记录我们的健身。

这是一个很有悖论意义的东西:一方面,先进科技已经能够为我们提供了健康保障,帮我们来监测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老年人恰恰使用先进科技是最晚的一帮人,因为他们不适应先进科技使用。

这种时候,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努力,帮助家里的老人用上先进科技,用先进科技来保障他们的健康。最重要的是,这些科技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它存在而已,老年人离这些科技更远一些。这需要我们年轻一代要充分了解先进科技的进展,找到那些最适用的先进科技,让家中的老人早早用上。

最近刚在香港上市的Airdoc,就利用了人工智能的图像检测,专门做每个人的眼底血管的检测。眼底血管是人体唯一裸露在外,可以被视觉观察到的血管,通过眼底血管的监测能够对很多疾病进行检测,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都可以被监测出来。这些疾病如果早发现早干预,愈后都会非常的良好,不光少花钱,而且少病痛。

科技已经走到了今天,大量的疾病如果到了晚期就难治愈,很多疾病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都能够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如何主动利用先进科技,使得它真正地造福我们。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升学、工作、财富、健康的烦恼,但如果懂得利用科技,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就会发现今天这些烦恼,不用非得针对它去解决,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烦恼在未来都不再是烦恼了。

为什么不再是烦恼?因为科技帮我们改变了世界,科技正在让我们今天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科技会成为一种塑造未来的力量。

我们的未来是被科技所塑造的。我们需要理解科技是如何塑造未来的,通过这种理解,我们就可以预测到未来社会将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知道了未来什么样的,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大赢家。

就像《回到未来》那个电影里所讲到:如果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下一场赛马的成绩,就可以去勇敢下注了。虽然是科幻场景,但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要把时间、精力,不是放在今天而是放在未来,要知道未来会如何演化下去,如何为将来做好准备。

二、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

那么,塑造未来的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塑造未来的最大力量,就是现在新一轮的科技潮流,我们叫做服务规模化。

图片

1.生产规模化对社会的推动及局限性

我们知道,对社会推动最大的力量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一条水平直线,到了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整个社会发展进入了加速增长的曲线的,我们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蒸汽机,是工厂,实际最本质的东西是生产的规模化。

如何理解生产规模化和服务的规模化呢?

每个人都有需求,你满足别人的需求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一个商业的基本原理。

假设我有一个需求是想吃冰镇西瓜,因为夏天太热了。需求如何被满足的?

如果你很荣幸生活在帝王家里,几百年前,在夏日炎炎之时也可以吃到冰镇西瓜,因为故宫有地窖,冬天有人凿出冰块放到地窖里,外面盖上棉被,等到夏天的时候冰块就可以用来冰镇西瓜。

皇帝一个人享受冰镇西瓜,需要100人来服务。那么,100人需要服务就要1万人来提供,就是规模的服务提供是不现实的,因为更多的人为更少数人提供服务,所以没有办法实现规模化。

这时候怎么办?工业革命给了我们一个思路,我们叫做:把服务放到产品里。虽然没有办法给你提供规模化的服务,但是因为有了工厂,有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把你想要的服务给它固化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就是冰箱。

所以你只要买了冰箱,就能得到冰镇西瓜。这种时候每个人的需求就会满足了。而且需求的满足比过去要广泛的多了,因为100个人生产冰箱,能够让1万个人得到满足,少数人服务多数人,整个经济结构才是良性的,才是能够规模化的。

所以,工业革命出现了之后,社会进入一个用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去满足人们的服务的阶段。你有吃冰镇西瓜的需求,卖你冰箱;你有洗衣服的需求,卖你洗衣机;你要做饭的需求,卖你微波炉和各种炉具剧;你有扫地的需求,卖你扫地机。

使得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过去只有帝王才能享受到的服务。但是这个模式依然有一个缺陷,因为不是直接把服务交给你,需要你自己去操作设备去完成服务。

我们都知道过去有句话:我想要的不是那个电钻,而是墙上那个孔,因为我为了要在墙上挂个画,要打个孔,但是为了打孔只好买个电钻。

所以,在生产规模化阶段有一个小遗憾,每个人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其实很多产品可能只用了一次,我想要的是服务,并不需要拥有这件产品。甚至一些产品本身的缺陷,也要由消费者承担。

比如,我们买车是为了交通出行方便,是需要随时随地的出行服务,而不是真想拥有那辆车。但是因为出行不能被解决,所以只好买那辆车。买了车以后,又有了更多的烦恼。

比如,出行到目的地的时候,还要找停车场。另外,每1万辆车卖出去以后,总有几辆会损坏会要维修,至于说哪几辆不知道,对于厂家是万分之几的维修率,而对每个消费者来说,如果你真要摊上那辆车要维修的话,就成了100%。明明是厂家的瑕疵,但被你赶上了,就得掏钱去维修。

所以,生产规模化第一次使得每个人想要的服务被普及了,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你卖给别人的不是服务,而是产品。

2.服务规模化的产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PC从软件包括后来的互联网,再到现在人工智能,这个大潮流,我们叫做数字革命。因为数字革命的推动,尤其是近几年的人工智能的推动。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自己去学习。大数据其实凝固的是人类的经验,尤其是那些人类里面最优秀的经验。通过对人类经验的学习,甚至可以掌握得比人类还好。AlphaGo已经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而且它能够把经验规模化地复制出来。

所以,这是我们人类第一次进入到一个阶段,服务可以规模化了,而且每个人可以享受到人类最优秀、最好的服务,所以这个时代就是服务规模化时代。这个时代的特色,会决定未来方方面面的走向。

未来有哪些行业会被重新塑造?我们通过对未来十二个生活场景的描述,通过对未来产业趋势的预测,你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抓住未来的这些机会。

三、服务规模化改变人类生存环境

首当其冲的是我们的衣食住行。未来的衣食住行会是什么样?

1.人居环境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超级城市化。

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城市带来的好处,外卖点餐30分钟送达,购物30分钟送到,原因其实很简单,人口密度足够大,我们得到的服务才能够如此方便快捷。

另一方面,当每个人都从繁重的重复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我们都能专注在创造力的时候,也需要有足够密度的人在一起交流碰撞,才能形成更多的创意。

所以超级城市化无疑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它也会给我们的居住带来烦恼,意味着每个人的居住空间一定会是越来越小的。人人都有一个大宅子,这个梦想就很难实现了。

也许你度假的时候可以去大房子,但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还是被困在城市里的。尤其是人口密度大,如果你家里环境又小,再堆满了东西,你的焦虑感就会特别强大,所以简约化的居住,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是断舍离,简约的居住方式,也意味着家里没有家具,空间看似很干净了,又会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你有缺失感,得不到满足感。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需要满足感。

这时,科技就能给你带来虚拟的满足感。什么是虚拟的满足感呢?

满足感无外乎是富足,拥有所有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并不在我家里摆着,并不在现实的衣柜里,并不在现实橱柜里。但是我从网上甚至屏幕上,能够实时地显示出来,就像虚拟的储物柜一样,当我想要某款商品的时候一点击,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送到家里来。

现在已经有科技公司在研制了,我们的门边上会有一个单独的储物单元,从外面送的货品放到储物单元里,甚至这个储物单元有一定的保温功能,你从里面打开门就能取到。

如果你把整个环节连续起来看,未来如果你想要任何一个物品,在网上点击后,半个小时内打开家里的储物门,那个物品就已经存在了。这个时候,你无疑就获得虚拟满足感,虽然商品明明不在家里存着,但感觉上你拥有了一切。

另一方面,虚拟满足感的存在还取决于有没有人为你服务。如果你是巨富,或者是过去的帝王,一定有人天天在你旁边24小时服务,比如管家,帮你打点一切,满足你的需求。

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了。亚马逊就推出了一个小机器人Astro,它的原理很简单,它会跟随在家人旁边,不仅是陪伴,还能随时听你的吩咐,是不是很像一个尽职尽责的管家?

当你在家里有机器人为你服务,听你的命令,还有各种商品随时能够满足你,你就获得了虚拟满足感。

这种时候,哪怕你的居住空间看起来很小,但是你在虚拟世界里,在你的想象空间里,你拥有的东西会很多。

2.出行

出行的焦虑来源是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统计数据,中国上班族每天超过60分钟通勤时间的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之多,路途上又拥堵又疲乏,体验非常糟糕。

现在,自动驾驶落地应用已经越来越近了。未来,上下班交通的时间可能不再是你一天里最焦虑的时间,而是你一天里最快乐的时间。不用再担心交通拥堵,这个时间可以用来社交购物,玩游戏,看电影。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当交通出行被自动驾驶所满足后,我们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娱乐上,娱乐业会因此发生一些适应性的改变。

比如,未来的电影不再是90分钟甚至120分钟,更像是今天的连续剧,三四十分钟,其目标就是让您从下班到回家正好看完,在回家过程当中,得到的是享受,是你一天中最快乐的自由支配时间。

自动驾驶影响的另一个行业是旅游。以往出去旅游,要订机票,可能还要转机,非常繁琐。未来有了自动驾驶和智能服务,就会有服务商为你解决所有问题:出门就有自动驾驶车辆,送你到机场或火车站,达到目的后,又有自动驾驶车辆来接你。

整个环节不需要人工干预,实现全自动服务。这时候出行不再是一个痛苦的体验了,而是一个无缝连接的、很舒服的体验了。

3.餐饮

今天的餐饮,有一个很大的矛盾。我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健康餐越来越普及,甚至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在吃饭的时候都要计算一下卡路里。

但是健康餐相对来说口味就弱一点,如果天天吃健康餐,吃同样的饮食很容易疲劳。未来就会有个性化的健康餐饮方案提供商为你提供服务,既保证所有的餐饮卡路里数是已知的,能够持续统计,同时保证不断地帮变换口味,让你的口味营养能够兼顾。

那么,如何提供这样的服务呢?肯定不是靠人力来提供,而是靠科技来规模化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果一个厨师会10种拿手菜就不错了,会100种就更困难了,靠人的能力是难以规模化的,我们要靠的是餐饮服务机器人。

未来很多餐厅里面,厨师不再是人了,而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不简单,比如煎牛排的机器人,将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煎牛排手艺、经验固化到系统中。所以,这块牛排实际上是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手艺,只不过不是他亲自煎的。因为米其林三星级厨师毕竟有限,让他能为每个人提供餐饮服务是不现实的,但通过现在的科技就能复制其能力,使人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餐饮服务。      

同时,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经营不光要看高端不高端,更要看有没有规模化的机会。因为工业革命以来,科技产业最核心的要点就是如何扩大规模但是餐饮行业特别难以扩大规模,尤其是高端餐饮。

而相对低端一点的餐饮之所以可以扩大规模,其关键在于不挑厨师,它只是一个标准化的运作,但标准化运作菜品的口味多样性往往就会有所欠缺。

每个人更希望获得的是高端体验,你不会天天吃麦当劳,但如果让你吃不同厨师做的法式餐,相信你不会拒绝。

这个问题怎么满足?当有了餐饮机器人,并且餐饮机器人复杂性足够,又学到了足够经验的时候,就可以做出很多高端的菜品来。如果机器人也能做出高端菜品,意味着高端餐厅也可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了。

因而,未来极有可能有一批高端餐饮企业,不光菜品很高端,其市值也会冲到世界前列。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用的是可以为你规模化提供服务的机器人,而且机器人换菜品就相当于我们在网上下载软件一样,新的菜品出来,只需要从网上远程把程序下载到机器人的系统中,他就可以学会做新的菜品,顾客可以享受到新的菜品。

4.购物

购物现在也有一个矛盾:现在线上的购物越来越普及,很多人从过去线下逛店,已经转到了线上逛店。

但是线上购物依然有一个重大的缺陷,我们没有办法更直观地体验货品,尤其是买衣服。不光是看式样,还要看质感是不是舒服,而这种质感在线上就很难获得。所以很多人在线上买了衣服以后,自己一试发现和购买页面展示的感觉很不一样,所以只好去退货。

但是线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体验,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去线下去购物。但线下能让你试的货品和其存货有关,任何一个商场的实体库存并不是无限的,能让选择的货品就很少。

线下虽然体验丰富,但选择偏少,而线上相反,选择很多,但体验太单薄。能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

已经有科技企业做这样的研究了,未来你在线下服装店试衣服的时候,其核心并不是式样而是质感。你穿上某种质感的衣服,在镜子里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甚至不同的式样,你能得到丰富的体验,能得到非常直观的感受,你在购物的时候就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了。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被科技推动作出变化,这背后的底层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向这方面去变化?为什么我们预测未来社会是这样的?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是科技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它会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的问题,找到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

图片

技术帮我们确定了文化的方向,反过来讲,当有了科技作为更好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去拥抱科技,每个人都会去选择这样几个方案,文化又会决定技术的发展。

所以,未来的社会发展是技术与社会共同进化的。一方面,技术推动社会不断地运用新技术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满足;另一方面,因为得到了满足,就会把那些使我得到更好满足的技术固化下来,而且让这些技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在这样双向选择的基础之上,其实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群体智能一起找到了一个使我们大家都能够过得更舒服的方向,而科技就是主要动力。

从这个角度,你就会理解我们为什么能够清晰地预测到未来,而且用这个原理你也能够更好的预测未来,从而找到你自己的发展机会。

四、科技让生活更丰富

1.电竞——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

最近我们都知道说英雄联盟总决赛冠军出来了,是中国的运动队,所以尤其年轻人举国狂欢。

我们认为电竞就是未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既充满了竞技性,又充满了娱乐性。

我们知道体育对我们更有好处,因为电竞可能更多的是锻炼手脑协调,脑子转得很快,手就是几根手指头。但是我们希望不光锻炼这几根手指头,还要锻炼整个身体强壮,胳膊、腿都要锻炼。

图片

这时候怎么办?现在已经有一些应用在往这个方向靠拢了,比如一些跑步的APP。我们每天都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去慢跑,对自己身体有好处,但是跑步这件事很枯燥,而且每天都沿着一个路线跑很无趣。

这个APP就会告诉你说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同时,你可以和类似路线或者完全相同路线的人去PK,或者自己和自己PK,你每天的成绩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就增加了趣味性,有人甚至把自己的跑步路线跑出一个玫瑰花的图案来,跑步就变成了一个趣味性的事情了。

我们总结一下,未来这些确实对我们有好处,但是娱乐性不够的运动,如何让它增加娱乐性,我们叫做电竞化,向电子竞技学习。

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到电子竞技可能会耽误时间的部分,还要看到电子竞技好的部分,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娱乐性、趣味性,能使我们对有益的事情坚持得更久。

2.游戏——在数字化时代学习技能

当然,我们也就看到另一个问题了,很多人在批评玩游戏。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如何使得我们的游戏有用,如何能使有用的东西像游戏一样有趣?

但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去有一个词很时髦,叫做游戏化Gamification。我们的生活都像游戏一样,不是更加有趣吗?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互联网巨头们组织过“西湖论剑”。第一届“西湖论剑”请了金庸作为嘉宾,金庸上台以后,网易的丁磊第一句话说:“金老先生,你可害死我们了”。

金庸先生很奇怪,他并不认识丁磊,问:“你为什么说?”

丁磊回答:因为我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我高考的时候天天看武侠小说了,以至于没考好。

其实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尤其是小男孩被游戏、武侠各种各样的诱惑干扰到学习。

但是我始终有个困惑,我们的教科书为什么不能编得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么精彩,或者教科书基于金庸的武侠来做个修正,告诉大家说金庸的武侠中哪些是史实,哪些不是史实。相信有这么一本基于金庸武侠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学历史一定会觉得更好。

幸而,我们知道未来已经越来越数字化了,人类的未来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是基于数字系统,基于虚拟系统的虚拟环境里去解决问题,去完成任务的。

这时候,你会发现今天的游戏就成了为未来做准备的一个最好的工具,游戏不再是没有用的了,那你学的金庸小说真的对你的历史有帮助了。

我们也有实际的例子,比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他现在招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来要招游戏玩家。为什么呢?空中交通管制就是对飞机的调度。现在有一大批的策略游戏,就是在游戏里学会调度资源,学会不出故障,学会更高效。游戏玩得好的这些人,很有可能他来做空中交通管制就会更有效。

在动物小时候时,游戏是一种适应手段,比如,小熊小狼这些哺乳动物在幼年期通过游戏学会捕猎,学会适应它们的成年生活。所以游戏的本质目的是适应未来,适应当真正需要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当然,后来有一个阶段,游戏是和现实是脱节的。所幸不是游戏慢慢变得更能适应未来社会,而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游戏化了,因为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字化了,未来社会越来越强调协作,游戏慢慢地终于回归到它的本质目的。

所以,我们是在用游戏训练自己适应未来世界的手段。这种时候,家长再看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就不应该很简单粗暴的说停,而是要问孩子你这是什么游戏,你在训练自己掌握什么技能。

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没有技能提升的游戏,可能还不应该太鼓励,但是如果能够训练孩子的复杂技能,比如说协同,甚至一起来协作做更复杂的事情,那么你是应该鼓励的。而现在这样的游戏平台越来越多,我们要对未来的孩子有信心,要相信他们的判断。

他们在游戏里复制了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然后在里面再加上自己认为可以让环境变得更美好的元素,其实他就是在为自己未来成为一个城市设计师在做准备,所以游戏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3.旅游方式的改变——虚拟现实融合

我们要扩大自己的视野,还要能够看到更广阔的地方。我们不光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

旅游强调的第一点是体验,因为只有出去才能获得这种体验。

第二点就是分享。

我们旅游的时候体验会面临一个问题,这和当地的情况是相关的。比如,要到黄山看日出,但是阴天、雨天就看不到了,你虽然到了那个地方,但你的体验打了折扣,所以未来世界一定是虚实结合的,实指物理世界,虚指数字世界,未来世界可以叫做数字物理融合世界(Cyber Physical System)

当我们到了那个物理世界的时候,如果数字世界的虚拟环境不够好,还可以改一个虚拟环境让你体验。如果在黄山上下了雨,你带上一个虚拟现实眼镜,你就能看到晴天的时候黄山的日出,这时候你的体验就丰富了。

阿凡达是在湖南天门山一带拍摄的,天门山的景色非常美。但你去到天门山,也得不到阿凡达所拍摄的享受,因为它是在空中拍摄的。我们的视角只能在地面上。

如何得到空中的体验?用无人机视角就会看到以前我们完全看不到的景色,这种利用无人机带上虚拟现实眼镜,从无人机的视角去俯瞰世界的旅游将会越来越多。

旅游者不仅希望自己得到体验,还希望把自己体验能够分享出来,让别人也能得到。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会拍照片,会发照片,甚至会录视频,但是一个更加让人身临其境的做法是直接提供虚拟现实的直播,头上带一个360度环绕的摄像头,周围的场景都能被你拍下来,这样的场景也能够实时回传出去。

你的朋友只要带上虚拟现实眼镜,不管往前往后看,都和你自己看到情况是一样的,是身临其境的,那么这种时候等于朋友们就跟你一起去旅游了。为什么要从你的场景去看?因为每个人都对旅游有更独特的经验,知道哪条线路好,知道怎么看更有意思,未来也会产生旅游主播。

虽然现在主播很热,但大多数都是在演播室里,未来的主播很可能是在路上,因为路上的风景更精彩,能让你得到他在路上的体验。所以,旅游不光把他自己的人生拓展了,而且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得到了拓展。

4.保持精神健康——冥想与Retreat

虽然我们的心向往远方,但我们的身还是要待在城市里面。城市生活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去应对,比如,人群密集虽然有利于服务的提供,虽然有利于思想的碰撞,创意的产生,但是毕竟还会产生焦虑。

怎么解决?除了旅游、打游戏,我们还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所以,对内心的关注也是未来科技能够助力的一方面。

图片

冥想会越来越普及。冥想的方式可以是大家一起去冥想,打坐禅修一段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火的东西“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简单说就是对大脑的按摩。大脑的神经系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听到某种声音就会觉得格外的愉悦,这些声音相当于在给我们的大脑做按摩一样,越是年轻人越对这些东西就越敏感。

现在模仿ASMR声音的APP也开始兴起,更不用说有各种的辅助冥想的APP开始多起来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Retreat(撤退)。这个词在未来也会越来越热。

这个理念一开始其实是在西方的一些企业里面兴起的,很多年前微软就有一个习惯,其公司的高管每年要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远离办公室,远离城市,到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去,断掉通讯,一起去讨论星辰大海。

因为天天考虑的都是眼前的苟且,需要想一想诗和远方,才能走得更远。所以,直到今天微软都还是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依然能够继续发展,其实和它想的长远是相关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需要这样的时刻,让我们能够脱离日常的工作,脱离日常的烦恼,去想一想诗和远方,去做一做Retreat。

总结下来,提供了12个未来生活的场景,包含教育、工作、财富、健康,人居、交通、餐饮、购物和我们的各种娱乐和运动游戏、旅游和精神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方面都是被科技的浪潮所改变、所优化的。

图片

五、做科技的积极参与者,

享受科技红利

我们每个人在中间也是一个选择者,因为我们选择了更好的科技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所以才使得科技推动社会进步,我们也是参与者。

1.跨越裂谷理论

但参与者和参与者获得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这涉及到跨越裂谷理论(Crossing the Chasm)。这个理论其实不是用在整个社会上的,这个理论是在20年以前,硅谷的一个很著名的营销专家Jeffrey Moore提出来的,是用在高科技产品的推广上的。

他发现很多高科技产品一开始刚刚上市的时候广受欢迎,感觉特别好,但是只是热卖了一小段时间,尤其是一开始热卖的时候,科技企业就赶紧扩产,一扩完产以后反倒销量急速下降,科技产品很短命就死掉了。

他总结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他将所有人群分成5类人,最领先一类人叫创新者(Innovator);另外一类是早期采用者(Early Adapter),他们特别愿意应用新产品,使用新产品,这两类人就是高科技产品的第一批用户。所以很多高科技产品因为性能很优秀,所以上来就有了这批用户,才会一上来就有一个高速的市场增长。

图片

但是很不幸,后面的主流用户分成早期主流、晚期主流和拖后腿的用户,后面三类用户和前面这两类用户的行为习惯很不一样,他不会因为你的性能很好就去使用你,而是会看我的使用体验是不是得到满足,是不是很舒服。别人用不用是看社会行为,他是自己能得到满足才会去使用。

很多先进科技品一开始时,它的使用体验是有瑕疵的,虽然性能很优秀,但是有很多的应用部分是需要完善,需要优化的。

这种时候的大量用户都是来自于早期使用者,但是因为性能不够,因为性能虽然过关,但是体验不够好,所以主流用户不使用。你这时候扩产,实际上就加速了企业的财务问题,甚至企业可能破产。

2.参与者获益模式

五类人因科技而获得的益处是不一样的。

第五类人,先进科技给他带来的都是负面,因为科技给别人带来了好处的时候,整个社会因为科技而提升的时候,他落伍了,所以科技对他是负面的。

早期主流和晚期主流都是别人都用了才用,科技给他带来的收益是平均的,谈不上额外的好处。

所以,科技真正给主动使用者带来好处。这些主动使用者可能在使用的时候还要跨越很多障碍。这种时候就会有一个心态造成人的分野:

一种心态是科技不好使,所以我不用它,这类人就是主流用户或者是拖后腿的用户;

另一种心态是科技还不好使,还不完善,如果我主动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它,如何改进它,我就最早受益,而且可以利用受益来扩大科技的影响,扩大规模,使我更加地受益,变成一个马太效应,那么这一类人就会因此而受益,这类人是早期使用者和创新者。

整个社会里,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创新者,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早期使用者,大多数人是主流用户,包括早期主流、晚期主流。大致上创新者只占人群里2.5%,早期使用者只占百分人群里的13.5%。所以任何先进科技,第一个考虑使用的人群也就16%。所以先进科技来最先受益的就是这16%的人群,虽然他付出了,但是他的回报也格外大。

从历史看,科技一直在推动社会进步,但为什么社会的主流声音总是反科技的,因为主流的用户不是科技最大的受益者。

而我们就要面临一个选择:我们是要做主流用户,还是我要做主动的使用者?我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科技就是未来,早使用科技就早进入未来,早进入未来就会早获益,所以我们给你的建议是:看懂未来,主动行动,当你拥抱未来的时候,你就会成为生活的赢家,你就会成为你自己的主宰者,因为你对未来自有准备,当然也就最获益。

主动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只做一个使用者,任何先进科技都使用,但不参与产业;第二个层次,不仅使用,还要参与在产业当中。

如何参与产业?我们首先就要理解产业的本质规律,所以我们再给大家讲一讲产业的规律。

六、服务规模化的产业规律

现在的阶段是从过去的工业革命以来的产品规模化,进入到了数字革命以来的服务规模化阶段。

所谓的规模化是广泛覆盖,服务的定义不是简单的服务,不是低端服务,而是很高端、很复杂,需要耗很多智力的服务,尤其这种服务要针对每个人做个性化的推荐。

比如,好管家绝不是对所有的家庭和所有的情况都做同样的建议,一定是针对你的现状给出最准确的建议。

1.服务规模化的底层支撑——4个现代化

那为什么今天能实现?因为有4个现代化做支持。

图片

第一,数据化。所有的数字革命的起源是上世纪70年代, PC个人计算机和软件带来的。有了PC,有了软件,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和电脑联系起来了,都被电脑记录下来了,你的所有行为都被数据化了。

第二,智能化。过去这10年中,人工智能系统突飞猛进。现在计算机深度学习系统和人脑的思维方式非常相似。人脑理解外部世界的时候,大脑是锁在颅骨里面的一个黑匣子,大脑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就是神经,神经唯一能感受的是电信号。

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以后,就对外部世界形成一个仿真,并不是我们直接的直观感受到外部世界,而是把数据输入进来以后,在大脑里重新构建了一个外部世界。

当然,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构建很精确,以至于基本上是真实的,以至于和外部世界互动基本上反映了真实外部世界情况。所以,人工智能已经至少在一定层次上去模仿人类智能了,只要外部有大量数据输入,像我们大脑一样,一旦有一些电信号的输入,它就能够处理还原了解外部世界情况,并且做出决策。

人工智能就相当于一个可能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大脑的复制品,一旦有外部的数据输入,它就能够对环境产生感知。

人类的驾驶能力是经过一定的训练,就能对环境做出判断,开车是安全的。而自动驾驶是通过外部数据的采集(如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并把这些数据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人工智能系统也能把人安全高效地从A点送到B点。

有了数据,再用类脑的系统用数据训练就可得到智能化的决策能力,我们可以得到高端的智能服务了。

第三,泛在化。即要无所不在的把这些服务提供出来。

无所不在提供服务有很多先决条件。

首先,要有无所不在的网络。当网络覆盖无所不在以后,下一步希望智能也无所不在,这就需要边缘计算。智力的分布不光要输入数据,还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算力。

算力的分布现在分成三个层面:

一个层面就是中心层,云计算层面往往需要建很大的计算中心,甚至现在很多大规模计算中心的耗电量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耗电量是巨大的。

还有一个层面是终端,在每一个需要计算的终端就是现场需要解决的,现场需要计算能力。比如,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的车里就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有多少GPU决定了其智能化水平。激光雷达是采集周围环境的一个工具,采集的环境有计算能力做分析,车的智慧水平才会高。

但是现在中间还有一层就是在终端相关的一片领域,比如我们室内环境可能布设了很多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会收集数据,甚至会做一系列的简单的计算处理,把数据上传到云端。

图片

如果这么多传感器连在一起,每个传感器都在计算能力,是不现实的。所以,边缘区是在屋子里一个有计算能力,收集了所有的传感器数据来做边缘计算,然后再返回到中央去。

所以,三个层次就是云端、边端、终端。这三个地方都要有计算能力,同时有通讯的覆盖能力,就能实现所有的数据的采集分析决策的泛在化。

第四,服务化。当这些一切都能成立的时候,就可以实时给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了。它给用户提供的不是产品,而是提供一个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区别是产品还需要用户自己做事情才能得到那个服务,而服务是个终极状态。

比如,你想要吃冰镇西瓜。在产品化的阶段是卖你一个冰箱,自己回家把西瓜冰镇。现在服务规模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就是外卖小哥带来的。

比如,要做美甲。现在要么约人上门,要么去美甲店,这不是服务规模化的一个特点。未来是一个美甲打印机,由机器人送到你们家门口,你约上一个美甲服务,你选好图案,半小时不到,一个机器人驮着美甲打印机到你们家门口你把手伸到打印机里,图案就打到你的指甲上,这就是服务规模化的特点。

2.支持服务规模化的3个生态

要满足这点,大前提是需要各个方面的产业生态来支持,今天的科技产业已经是生态化了,一系列的生态协调在一起,构成了大的科技浪潮。解决支持服务规模化有下面这三个生态:

第一,大数据。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就是石油。时时刻刻能够产生数据的系统更有价值,时时刻刻能够收集数据的系统更有价值,甚至未来会有一类人叫做数据猎头,他到处挖掘新的数据来源,让你能够得到这些数据,因为你得到数据以后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做出分析来,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二,智能化。人工智能潮流也很重要,过去这些年由于有新的一轮人工智能的潮流,尤其是深度学习带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使得我们至少在单项领域的经验能够被固化下来。

只集中在某一项的人工智能,就比这项里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都要强。不光是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而且人工智能的游戏系统还战胜了最好的游戏玩家,因为游戏实际上是在单项里复杂处理。

第三,云计算。现在不管是4G、5G,还是宽带覆盖,加上WiFi的终端覆盖,云计算使得整个计算系统布局更加合理。所以有了大数据,有了人工智能,有了云计算就会造成智能是无所不在的。

七、元宇宙的真正价值是虚实结合的应用

现在有一个大热点叫做元宇宙,简直热的一塌糊涂。但是从现在开始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元宇宙热的东西和真正的价值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说大家认为的元宇宙价值,与它的实际价值是有偏差的。

1.虚拟人:元宇宙热的风口

元宇宙热中有一个话题是虚拟人,现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脸仿真做的越来越好,虚拟人也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标准化。因此,虚拟人的使用门槛会越来越低,也许明年会出现一大堆的虚拟人主播。

这件事情叫做风口的必然现象,有风口必然带来泡沫,泡沫必然会过热。我们又不是能因噎废食,有泡沫就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元宇宙有更核心的价值,让数据有了更加丰富的积累。

互联网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助力,从软件时代开始,我们把知识沉淀成数据知识、数字知识,让知识能够显性化了。显性化以后又有了互联网,这些知识被连接起来,放到网上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逐渐成为人类所有优势的核心。

2.元宇宙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积累体系

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把每个人掌握的知识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又能干任何一个人都干不成的事,比如人类登上月球。

过去,人类成功登月了,现在又在重启登月计划,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登上月球。但是你认真想一想,登上月球的需要的知识极其复杂,基本上不太可能有一个人能够掌握登上月球需要的所有知识。

能够让人成功登月的知识在很多人各自的头脑里,但是你用一个方式使得这些知识被连接起来,而且被协同起来,你就能完成任何一个个人都干不成的事。

所以,人类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某个伟人,不在于某个牛人,而在于我们这个群体。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因为我们的独特贡献使得整个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过去,互联网承担了知识积累体系的作用,未来这个知识积累体系的名字就叫元宇宙。

一开始的知识积累如果以文字、图片为主,更多的知识积累是以关键词,以内容为核心来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的,这时查找相关的知识靠的是搜索。

到了社交网络时代,图片、视频、声音、音频越来越多,这时,知识和知识的关联方式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人际关系。所以Facebook起来了,你要查找相关的知识,你要找相关专家,你要学会先找到一个专家,然后通过他找到其他的专家,或者找到这些专家聚群的地方,最后通过专家或专家聚集地找到你要的知识。

元宇宙能够把虚实结合起来,也就是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叠加起来,这时你会发现,我可以围绕物理实体组织和沉淀大量的知识。

3.虚实结合的元宇宙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游戏为参照来看社会的演化。比如在游戏里你要找人PK,你总要先看他的参数,比如血量、技能值、战斗力值等等,然后决定要不要跟他PK。但是在真实世界里,对方头上没有这些数字。

我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我脸盲,我知道这人一定见过,但记不得他的名字。当别人很热情地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格外尴尬。

如果元宇宙实现了,我带上一个增强现实的眼镜,一方面能够让对方的形象透过来,另一方面眼镜上有个系统能够帮我识别对方的人脸,然后在我的数据库里调出来对方的信息,包括姓名、我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他什么时候生日、他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

这就是基于实体世界,把虚拟数据跟实体世界关联起来的一种方式。

一方面是交联方式提升了,有更多的关联方式,另一方面有大量的数据够沉积进来,我们叫它数字孪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把大量物理世界里的东西数字化,放到虚拟世界里。

数据的丰富程度大大增加,数据的关联程度大大增加,全人类的知识就进行了又一次升级,所以元宇宙是人类整体能力的一次大升级。

八、机器人是未来社会的底层操作系统

因为能力升级,我们把更多的人类经验沉淀下来,就会训练出比人类的服务能力更强的超级服务者,为我们提供最优的服务。

但是,除了虚拟化提供,还要有实体化的提供。外卖小哥送餐到家就是一种实体的服务能力,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有机器人送餐员。

1.机器臂是机器人的大方向

一说起机器人,很多人就会想到终结者里的人形机器人,有很强的智慧。不是这样的,简单来说,只要具备三个能力就可以被当成机器人: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它能够根据环境做出反馈;分析能力,就是对环境做出感知,对数据进行分析;运动能力,能够根据分析判断完成决策动作。

凡是有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运动能力就叫机器人,甚至这三个能力可以不在一处。未来你家里可能就是个机器人系统,感知能力来自墙上装的传感器、摄像头,分析能力是家里的电脑,运动能力是安在桌面上的台式机器臂。通过一个内部局域网,三个分开的设备间就能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机器人。

图片

未来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多,而且会广泛出现在各个地方。甚至我们一直强调,未来能够比大疆还大的下一个企业可能就是生产机器臂的企业。因为未来每家每户一定都会安装台式机器臂。可能安装在厨房帮你做饭做菜,可能安装在洗手台帮你洗碗,可能安装在书桌帮你处理桌面...台式机器臂的广泛使用为期不远了。

2.自动驾驶汽车也是机器人

在如果按刚才的条件来衡量,自动驾驶汽车也是机器人,激光雷达、摄像头是有感知能力的,车里有芯片、CPU、GPU,运算能力越来越强,运动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它的轮子可以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最近特斯拉的估值又创新高,很多人说特斯拉的估值太荒唐了,因为特斯拉已经等于“通用 福特 丰田 其它汽车公司”的市值的好几倍。

如果你认为特斯拉只是一个汽车公司,你说的对,他被高估了。如果你知道电动车往后发展必然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又等于是机器人,而特斯拉在今年专门发布了一款人形机器人。从这意义上讲,特斯拉其实是一个机器人公司。

未来,机器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越人的数量,机器人公司的价值也会大大超越汽车公司的价值,因为今天全世界汽车的保有量不过20亿部,而地球上有70亿人。但是未来机器人的数量会超过70亿,这个一个更大的市场。

为什么说自动驾驶是机器人呢?我们都知道今天你开车上班要考虑一件头疼的事——停车。甚至因为停车,每月要付费的钱还不低。在未来,如果你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你开车上班到站后,只要下个指令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像滴滴一样上街载客,帮你挣钱去了。等你下班的时候,你的车又回来等着你。

3.机器人的酒店服务工作

现在最大的酒店服务机器公司叫云迹,云迹的CEO支涛就讲过:

“我是最大的劳务外包公司。因为我们把机器人提供给各个酒店去做递送。比如住客忘了带毛巾,只要打一个电话,人工智能系统就会接听并分析语音语义。它理解了你需要一个毛巾,就会把命令发到自动货柜,自动货柜会对接到机器人将毛巾送到你的客房楼门口,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整个系统提不是售卖的方式提供给酒店,而是租用的方式。所以,我相当于把机器人当员工租给了酒店。”

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是黑心的资本家,因为你不给员工一分钱,员工挣的工资都成了你的收入利润。”

这恰恰是面向未来最好的业务模式,能做成这件事的人,需要具备机器智商。支涛的成功是她的机器智商特别高,知道怎么调动机器帮自己挣钱。

所以,未来机器人世界是格外美好的,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随着机器人水平的提升。

我们身边也能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我相信大家在酒店都见过机器人,在餐厅见过送餐机器人,在商场见过导购机器人。

我们认为,未来机器人就是城市的底层操作系统,因为有了机器人的服务,我们从日常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当然,要实现这个底层操作系统,就需要大量的协同,需要从技术角度去实现。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它的特点是生态化,需要靠一群企业的协调才能形成产业生态。

九、数字孪生为先进制造带来革命

1.生态竞争的木桶理论

任何一个产业刚刚生成的时候,它需要N多元素一起来组成,使这个产业能够运转,就是大家一起来拼一个木桶。一个产业刚新兴的时候是没有长板的,每块木板都很短,关键是木板能不能第一时间参与进来拼这个木桶。

如果你介入了,大家就会一起伴随这个产业生态的成长而成长,也就是在协作过程中,每一块板都会逐渐增长,最后形成一个大的生态时,每一块板都变成了长板。

每一个长板不是先天就具备的长板,而是在和别人的协作过程当中,通过协作逐渐的长成的长板,早期的参与和长期的深度协作才是真正重要的必要条件。

2.从木桶理论看弯道超车

一直以来,中国在芯片产业受制于人,很多专家都在论证如何不再受制于人。如果你懂产业生态,其实这个问题提错了。因为过去以CPU为主的芯片产业在形成的时候,中国基本上没有参与,所以在整个产业生态形成的时候,任何一个板都没有中国。

所以,中国的策略叫技术替代和进口替代。这块板很长,我替代它,那块板很长,我替代它,但是整个木桶的生态都是人家构建起来的,即使你已经替代了好多块板,人家依然能找出一些板来控制你。

比如手机、电脑等使用芯片的终端产品,中国都已经想办法做了替代,但是那些很窄的板,比如光刻机,中国之前就没有替代它。

当你不能够对生态当中每一块板实现完整替代的时候,生态里总有一些因素能够制约你的发展。那么,未来如何摆脱这种制约?

我们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产业生态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以前重要的技术在未来就不那么重要了。未来,我们将进入到以异构计算为核心的系统芯片竞争时代,也就是系统芯片里不止一个CPU,而是一堆CPU和专用芯片组合起来的芯片系统的竞争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传统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也就意味着产业出现了可以超车的弯道。

中国要在产业竞争当中取得优势,就要研究哪个产业已经出现了弯道,因为直道是没有超车机会的。在弯道出现新生态的时候布局整个产业生态,在每一个领域都布上自己的板,当这个生态发展起来的时候,每个板都会形成长板,我们不再被人制约。

3.市场是技术和文化的相互选择

我们要用不同理论的思考我们的机会和定位,首先要找到未来的产业生态是什么,然后找到未来产业生态里我的地位和角色,这里就不完全是指技术,还需要大量的协作决策,大量的市场营销宣传,甚至客户需求的挖掘等。

微软和英特尔公司曾经有过短暂的联盟,联盟的原因是虽然intel的芯片发展速度足够快,但是需求没有起来,所以它需要微软把自己的软件做得更复杂,使用软件的时候就把技术需求提上去了。

很多时候,这个市场不是技术来决定的,而是技术和文化的相互选择。所以技术也要把自己变成应用,也要有市场能够去为技术寻找到应用的人群。

Facebook是一个迅速成功的重要范例,扎克伯格19岁开始创业,8年时间公司市值就达到2000多亿。不是说扎克伯格的技术能力很强,而是扎克伯格知道互联网在阶段叫社交网络阶段,他找到了一个社交网络,让大家能够联系起来。

未来最大的机会取决于为技术找到新的应用,因为每个新的技术都有新的应用。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家未必是技术专家,而是更懂用户的那个人。

未来的心理学家、未来的社会学家、未来的人类学家很有可能在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他们最懂得如何把技术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当然,这也需要一点点跨领域,因为完全不懂技术的人类学家也不能够找到技术最大的优势。

4.数字孪生助力先进制造

福特的时代是硬件的时代,微软的时代是软件时代,而现在这个时代是软硬融合的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光推动了软件的进步,推动了智能化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硬件的进步。

软件有一个特别好的开发方法叫快速迭代,出现问题迅速修改,一代一代迭代,在市场中不断优化,但是硬件没有办法做快速迭代。

现在有了更新的数字孪生,可以把整个生产甚至把整个研发完全数字化,在和真实环境完全一模一样的虚拟环境里完成迭代,使过去不能迭代的硬件完成快速优化。

不光硬件能够优化,数字孪生还可以把整个工厂数字化,意味着工厂一天24小时的运转和真实情况是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整个生产系统可以实现快速迭代。

以前建个厂的投资都是固定成本,一次性投资下去,中间若干年就不用再投入了,除非整个生产系统的技术需要更新,才会有一大笔资金投入。未来的工厂投资是持续性的,设计工厂的时候就要是考虑它的迭代。不断迭代,使得工厂的生产能力能够迅速提升。

十、新能源的大机会

不光特斯拉业绩很好,宁德时代(国内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的业绩也很好。不光是特斯拉的电动车需要电池做支持,未来有大量的机器人也需要用固定电源来解决问题。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电力无所不在的时代,未来的能源的增长方向就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太阳能和风电,所以未来会大量建设太阳能电厂,电源或电力系统会大量铺设,而且电力系统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的固定的、移动的用电。

图片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辆非常智能化的自动驾驶汽车停到停车位上自动充电,就像现在的无线充电手机一样。等到主人需要用车的时候,车已经充满电,并自动驾驶到主人需要的地方。

十一、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数字系统的全面普及,我们得到了一个东西叫做“上帝视角”,能够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完整体验整个行业的情况。所有数据都能收集起来,我们对产业的了解度就大大增强了,自然就可以做全面的优化。

3D打印在前几年很热,但是这两年慢慢冷下来了,之前热的是塑料的3D打印,用在辅助设计,用在开模上。现在3D打印正在重新热起来,这一波的热潮的引领者做金属的3D打印,用来直接制造零配件。

以前需要由供应商来批量的制作完成零配件,现在直接由3D打印制作出来。不光是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可以按需提供零配件,不需要那么庞大的库存物流管理系统。

十二、生物医药的突破

如果说我们以前都是以实体产品为主的,以后就会有大量的生物制品,因为生物革命也在蓬勃发展中,生物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叠加也出现了大量的个性化治疗,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大量规划治疗,甚至生物在慢慢影响制造,合成生物学会在10年之后成为一个巨大的潮流。

正是因为生产制造的支持,再加上数字技术的支持,今天我们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十三、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

我们提到了硬件、提到了软件、提到了服务,但是这些都是表面层次的东西,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更复杂的协作,也就是说做产品的人需要跟做服务的人联手,做服务的人需要跟懂客户的人联手,甚至和客户进行协作。

今天必须协作起来,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表面上看是你生产产品,我提供服务,但实际上是割裂的,不能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也就是不能达到最佳体验。只有支持创新的文化才能够完成这些事情,这就叫Pro innovation,新创新文化。

什么是新创新文化?就是企业敢于创新,政府鼓励创新,社会接纳创新。

企业创新是有风险的,如何消化这个风险呢?企业以创新作为自己的本质发展的基石,不断提供创新的动力。

政府也是一样,政府需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提供监管的能力,任何一个创新产品的上市都是要经过批准的。但是你会发现,一个老产品上市,因为规则已经形成了,批准的时候风险相对较低,而一个新产品上市面临的是新问题,批准的时候就要承担风险,所以很多时候政府就会更倾向于支持那些不那么创新的东西。

但是未来是属于创新的,科技是需要创新的,政府如何区别对待,对创新的东西提供更多的支持,这就是政府面临的一个话题。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新产品的上市规则,就经过很多专家研讨,而不再是按老产品的规则来报批,这就是政府鼓励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个社会的发达水平不取决于创新引入的速度,而是取决于先进科技的使用深度。中国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我们发明了高铁,而是中国把高铁普及了,因为普及程度才能带来科技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提升。

未来能够支持创新,尤其是支持复杂创新、协作生态的文化,才是一个区域、一个经济体长期发展的关键。有了先进科技的推动,有了知识创新的文化,服务规模化就逐渐变成现实,又会产生面向用户的新产业。

服务规模化使得一切行业都有一个再造的过程,每个企业都要重新思考,我是不是把以前提供的产品变成服务?

现在有个很时髦的词叫产品经理,说一个企业的好坏主要看企业里没有优秀的产品经理。而未来就要叫服务经理了,只不过以前服务经理可能是干接待的活,未来的服务经理把以前产品经理的活接过来,所有的产品设计包含在里面,还要把服务也融合到一起。

所以,未来的服务是个大服务的概念,有科技,有服务,而且是要持续提供的服务。从产品化到服务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就是,能不能形成长期服务客户,以及和客户互动的能力。以前卖产品是一次性卖出去对,但是以后卖产品是提供订阅服务。

服务要规模化,而且要个性化,这就需要有硬件、有技术、有机器人。

1.健康管理

服务化改造里面还有一个特定的领域叫做健康管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人人都需要这样的服务化改造,人人都需要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跟踪分析和建议。

现代医学非常发达,不管是从诊断检测还是治疗上都有手段使人长寿,但是这种手段没有办法传递到每个人,也就是说有些公司有技术,有些患者有需求,但是这两者对接不起来。这个对接需要一个界面,这界面就叫健康管理。

未来会有一批健康管理公司,他们不是自己开发技术,而是把别人的技术提供给更多的需要这个技术的用户。

健康管理是一个未来的巨大市场,因为它会替代掉健康保险产业。现在健康保险是被动的,不出事的时候我不知道,出了事了只能理赔。如果已经生病了,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是健康管理,事先对一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能够早期预防,防患于未然,当然是更好的情况了。

但是,这是一个现在还没有出现的产业,不过它正处于孕育之中。

2.环境智能

除了健康以外,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形成,它就是智能化的环境互动,即智能环境和显示互动产业。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元宇宙时代,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围绕物理世界把更多的数字信息给叠加起来,使得我们的信息积累、数据积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些数据信息积累起来之后,如何能够感知到呢?就要有一个展示方式。因为物理世界的墙面是没有办法提供数字展示的,所以未来越来越多的墙面会被屏幕所覆盖。屏幕能把相关的数字展示出来,这种展示不限于屏幕,我们随身带的显示设备可以。

比如我和我太太一起逛商场,除了标牌和店名以外,我是看不到更多东西的,但是我想知道它里面有什么,又不想直接进去。如果戴上一个增强现实的眼镜,可以看到店里的打折信息,而更重要的它是和我相关的。这个时候我的在物理世界看到的和我太太看到的是一样的,但是我的增强现实的眼镜里看到的东西,和我太太看到肯定是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兴趣偏好会有差异。

这是未来更加理想的状态,以至于一定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不习惯裸眼看到的物理世界。我们会习惯看必须有信息层覆盖的物理世界。

在未来,任何一个物理层都会叠加一个信息层,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化世界。

我们之前介绍了12个场景,这些场景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后面有10个科技产业生态的支持。这些生态使得场景能够实现,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这也是我们今天想跟大家传递的最主要的信息,科技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需要主动拥抱科技,主动拥抱未来。

这就是我们向你传递的

前哨大会的所有内容,我们明年再见。

主办方简介——

创新地图由王煜全于2016年创办的文化传播实体,通过知识服务、培训和交流活动以及新媒体运营等方式,为中国人绘制全球科技创新地图,推动中国企业与全球科技创新企业对接与合作。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