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局部解剖学—腹部—结肠上区(胰、脾、肝门静脉)

 板桥胡同37号 2024-04-27 发布于天津


(一)位置、分部与毗邻
胰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1、2腰椎前方,居网膜囊后面,形成胃床的大部分。除胰尾外均属腹膜外位。其右侧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端较高,靠近脾门。通常将胰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其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说明:也有些课本把胰腺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图片

胰的分部和毗邻

图片


1.胰头  位于第2腰椎的右侧,是胰最宽大的部分,被十二指肠从上方、右侧和下方C形环绕。因其紧贴十二指肠壁,故胰头部肿瘤可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梗阻。胰头下部向左突出而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的部分称钩突。胰头的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并与空肠相毗邻;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下行。
2.胰颈  是胰头与胰体之间较狭窄的部分,宽约2-2.5cm。它位于胃幽门部的后下方,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并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汇合成肝门静脉。

图片

胰的后面观

3.胰体  较长,位于第1腰椎平面,脊柱前方,并稍向前凸起。胰体的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为邻;后面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脾静脉。胰体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附着于腹后壁,上缘与腹腔干和腹腔神经丛相邻,脾动脉沿此缘向左走行。

图片

经胰的腹部横断面
4.胰尾  是胰左端的狭细部分,末端达脾门,故脾切除时应注意不要伤及胰尾,以免术后形成胰瘘。由于胰尾行经脾肾韧带的两层腹膜之间,故有一定的移动性。
(二)胰管与副胰管
胰管位于胰实质内,起自胰尾,橫贯胰全长,并收纳各小叶导管,到达胰头右缘时通常与胆总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经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腔。偶尔可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腔。
副胰管位于胰头上部,主要引流胰头前上部的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起始端通常与胰管相连,胰管末端发生梗阻时,胰液可经副胰管进入十二指肠腔。
图片(三)血管及淋巴引流
胰的动脉主要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背动脉胰下(即胰横)动脉、脾动脉胰支及胰尾动脉。
胰头部的血液供应丰富,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均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前后支,在胰头前后面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由动脉弓发出分支供应胰头前后部及十二指肠。
胰背动脉多由脾动脉根部发出,向下达胰颈或胰体背面分为左右2支,左支沿胰下缘背面左行,称胰下动脉。胰体部的血供还来自脾动脉胰支,一般为4-6支,其中最大的一支为胰大动脉,分布至胰尾部的动脉称胰尾动脉。

图片

胰的动脉

图片图片

胰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胰头及胰颈的静脉汇入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胰体及胰尾的静脉以多个小支在胰后上部汇入脾静脉。

图片

胰的淋巴起自腺泡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在小叶间形成较大的淋巴管,沿血管达胰表面,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及脾淋巴结,然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图片

胰的淋巴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位置与毗邻

脾位于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其体表投影是:脾上端平左第9肋的上緣,距后正中线4 - 5cm;脾下端平左侧第11肋,达腋中线,其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脾与膈相贴,故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的不同而变化。图片

脾的位置


脾的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脏面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部与左肾、左肾上腺为邻;脾门邻近胰尾。

(二)韧带

脾有4条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1.胃脾韧带   由胃大弯左侧部连于脾门,为双层腹膜结构,其上部内有胃短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动、静脉。

2.脾肾韧带  是从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内含有胰尾及脾血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脾切除术时需剪开此韧带的后层才能使脾游离。

3.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向上延伸至膈,此韧带很短,有的不明显。

4.脾结肠韧带  位于脾前端和结肠左曲之间,此韧带较短,可固定结肠左曲并从下方承托脾。脾切除术切断此韧带时,注意勿损伤结肠。

图片

脾的血管和韧带

图片

(三)血管
1.脾动脉 起自 腹腔干,沿胰背侧面的上缘左行,其远侧段入脾肾韧带内,并在韧带内发出各级分支,终末支经脾门入脾内。
2.脾静脉  由 脾门处的2-6条(常见3条)属支组成,其管径比脾动脉大一倍,走行较直,与脾动脉的弯曲形成鲜明对照。脾静脉的行程较恒定,位于脾动脉的后下方,走在胰后面的横沟中。脾静脉沿途收纳胃短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后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及来自胰的一些小静脉,向右达胰颈处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肝门静脉。
(四)副脾
副脾色泽、硬度与脾一致,出现率为5.76%-35% ,其位置、数目和大小等均不恒定,多位于脾门、脾蒂和大网膜等处。副脾的功能与脾相同,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溶血性黄疸行脾切除术时,应一并切除副脾,以免症状复发。

肝门静脉

(一)组成和类型
肝门静脉为腹腔中较大的静脉干,长6-8em,管径1.0-1. 2cm。主要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但由于肠系膜下静脉及胃左静脉汇入肝门静脉的部位不同,其组成可有多种类型。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的部位,一般在胰颈的后方,偶在胰颈与胰体交界处或胰头的后方。因此,胰的病变常可累及肝门静脉。

图片

图片

(二)位置

肝门静脉自胰颈的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行至第一肝门,分为左、右两支,然后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门静脉的右前方为胆总管,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后面隔网膜孔(Winslow孔)与下腔静脉相邻。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除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为数条细小静脉外,其他属支与各自的同名动脉伴行。肝门静脉主要收集食管腹段、胃、小肠、大肠(至直肠上部)、胰、胆囊和脾等处的血液。在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血液占入肝血液总量的70%。

图片

肝门静脉系统

图片


参考资料:《局部解剖学》第8版,刘树伟、李瑞锡主编
彩图来源:《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