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全名《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这是马恩继《神圣家族》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 写作时间:虽然在1845年春天两人就已经决定共同撰写这部著作,但该著作的真正写作时间为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 马克思被巴黎当局内务大臣基佐下令驱逐出境,于1845年2月初移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迁居到这里,他们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撰写《形态》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思想上已经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而且弄清了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为此,他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已经形成的共同见解,系统阐发新的世界观。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要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要彻底清算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 文章主题 (1)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首次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根据自己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论证; (2)通过对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分析,揭示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表达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直接动机: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有一个共同特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成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流派,看成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正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直接论战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自己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家们的区别,实现了对自己以前信仰的清算。 框架结构 《形态》由两卷组成。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以及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一卷包括三章。 第一章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唯心史观,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源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是全书的重点,由四个手稿组成。 手稿1主要论述了分工与所有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相互对应关系,并阐明了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生产者的观点。 手稿2着重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其实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共产主义者。 手稿3着重阐述了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是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阶级的观点。 手稿4着重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的观点进行了阐发与说明。 尽管《费尔巴哈》是一个未完成的手稿,写于第一卷成书过程中的不同时间。但是就理论内容来说,该章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 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自己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第二章批判了布·鲍威尔用“个别的自我意识”将人抽象化的唯心史观。 第三章批判了麦·施蒂纳将“我”视为“唯一者”这一极端个人主义哲学的唯心史观。 第一卷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论述了关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则批判了当时德国流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观点。揭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性质和产生的必然性。“真正的社会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流行于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是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当时激进的知识分子中广泛散布和流行,而且对德国工人运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真正的社会主义”企图用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共产主义“真理”,从现实的历史基础回到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去,共产主义于是完全成为抽象人道主义的宣传。这种回避现实社会矛盾、脱离具体的阶级生活和现实关系而宣扬普遍的人类之爱的追求,无疑是一种假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阐述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在《形态》中,为了深化对“现实的个人”这一前提的认识,马恩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最初历史的四个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物质生活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形态》中,马恩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概括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对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本质做了深刻揭示。任何一种意识,特别是社会意识都反映了社会存在,反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范围和主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反映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过程。所以,生活决定意识。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马恩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关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和决定该社会的状况,从而也决定了该社会的交往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了交往形式的本质和特点,交往形式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二是生产力只有通过一定的交往形式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从而得以保存和发展。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广泛的交往,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遇到战争获得巨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时会遭到毁灭。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 基础的时候,保存住以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保障。 三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行动或活动的关系。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都会接受前一代所遗传下来的生产力以及与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发展时,交往形式也就是人自主活动的形式,是在主体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活动的形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形式也会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从而也会束缚生产力主体人的活动。 四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以及社会革命,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向前发展。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也表现为一个交往形式的序列,已经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被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 马恩在《形态》中第一次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马恩认为生产力不仅包括人本身的劳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它还包括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力量。不过有局限性,就是把生产力与材料、资金等并用。生产力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是前人留下来的既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被片面利用将会导致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灾难。 第二,在《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了交往形式(交往关系)。 第三,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交往形式。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3、市民社会及其同国家和法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一,市民社会理论 《形态》市民社会有双重含义:广义是与上层建筑对立的经济基础;狭义指资产阶级社会。 第二,市民社会同“国家和法”的关系 马恩认为国家是市民社会的真正代表,法权及其观念实际上反映了现实中的交往关系。马恩强调国家的政治性质以及物质性质,把国家和法奠基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基础上。国家和法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既可能推动也可能阻碍生产力发展;两者矛盾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三,市民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在《形态》中,马恩是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这个概念的: (1)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的”社会主义,“以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最近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 (2)一般的“意识形态”:指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即“观念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意识形态必然服务于统治阶级。 4、社会分工与历史进程中四种所有制的演变进程 第一,分工理论 《形态》中,马恩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来解读分工。一是起源于人类天性和天赋等偶然因素形成的自然性分工。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性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内涵 (1)生产力发展水平表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分工。这种简单的自然分工严格说来还不是“真实的分工”。真正的分工是社会性分工,从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分离那一刻产生。 (2)在历史上的几种分工的存在形态及其运动。分工的四个阶段:自然分工--旧式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 第二,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和私有制具有同一性。 第三,分工会导致人的片面化。分工使得人专注于特定的区域,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强制分工对人造成了压迫;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消费资本主义下的分工,即私有制。 第四,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才造成了所有制的不同表现形式:部落所有制的共同占有;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基本上属于奴隶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所有制。 马恩格将上述四种所有制进一步划分。马恩格将上述四种所有制进一步划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即自然关系占主导和社会关系占主导两大类型。他认为在前三种所有制形式属于前一种类型,“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同时,他们还将整个人类历史划分为“自发结合”和“自觉联合”两大时期:前者是到目前为止的四种所有制,而后者则是行将代替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与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都完全不同的共产主义社会。 5、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马恩在《形态》中除了从纵向上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之外,还从历史观的高度,从横向关系上深刻地分析了近代以来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基础、方式、矛盾和规律。 马恩的世界历史理论建立在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提出了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 各民族、各国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国家的地域狭隘性而言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形态》中“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动因和基础。“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 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 二、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形态》的共产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在于,马恩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历史活动;共产主义的现实性还进一步体现为“消灭现存状况”。 三、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1、对施蒂纳的极端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2、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1)“真正的社会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有赫斯、格律恩、克利盖等。他们自称是共产主义者,并把自己的学说标榜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的社会主义”。从1845年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在法国和英国的正义者同盟中也开始泛滥,严重地危害着工人运动的发展。 (2)“真正的社会主义”既批判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又不满当时追求物质利益平等的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所谓“粗陋的共产主义”,而主张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同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观点结合起来,宣传一种符合人的本质的解放全人类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 (3)拒绝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政治斗争,更反对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那样的暴力革命,而是主张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依靠有教养的人物和知识分子建立一种爱的宗教,用和平手段把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为符合人的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伪科学”,其全部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类之爱代替共产主义。 恩格斯后来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把费尔巴哈的两个缺点即美义和对爱的过度崇拜当作出发点。 3、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心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以爱与友情来解释,宗教异化问题通过改变思想意识就可解决;马恩对其唯心历史主义进行批判:人是社会的人,宗教问题是社会矛盾的表现) 文本解读 1、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 (1)物质生活的生产。 马恩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2)物质生活的再生产。 人类满足衣、食、住以及其他必需品的需要不是一次性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目的也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的,因此,已经得到满足的这些需要本身、为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活动以及满足这些需要所必须使用的工具又必然会引起新的需要。满足新的需要进行的生产和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共同构成“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它们是一切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条件。 (3)人类自身的生产。 人类自身的生产就是人口生产,即人口增殖。马恩指出:“一开始就进人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自身的延续和发展,没有这种生产,人类就不复存在,人类历史就会终结。 (4)社会关系的生产。 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团体,并相互依赖,共同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个人的力量集中起来,以克服强大的自然力量对其生产造成的威胁。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说,一旦进行生产,必然同时产生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没有这种社会关系,生产便无法进行。因此,被社会关系所确定的人的物质关系和人的历史是一样长久的。 2、《形态》中对“世界历史”的论述 第一、展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总体过程 马恩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论断:“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是指各民族国家摆脱各自孤立发展的状态,进入一种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历史阶段。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以来,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需求程度的不断扩大,出于逐利的目的,资产阶级开始奔走于世界各地,力图建立世界市场;大工业的建立、交通工具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第二、人的存在也日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世界历史的发展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界线,促进了人类活动时空范围的扩大。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人的解放与世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第三、普遍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普遍交往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交往。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把每一个个人、每一个民族都纳入广泛的交往范围内,形成世界性的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 3、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第一,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的运动。这种现实运动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完全沦为资本家的工具,异化劳动使得工人不堪忍受。 第二,共产主义的发展和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之上。马恩认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也就是说,离开了这一物质前提,共产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 第四,共产主义只是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上才能存在。世界历史发展决定着共产主义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人类的解放,而非某一国家、某一阶级或某一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的解放关系到每个个体和民族。 第五,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以往社会,自主活动的存在是偶然的,劳动已经丧失了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了摧残人的生命的形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真正做到和实现自主活动。 公众号|闲时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