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
进入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第38周,
第260天,
晚7点,
开始分析6门试卷的问题。
理所当然,先从英语开始吧。
一、英语
以前一直满分的听力,这次扣了几分,
阅读扣分正常,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大部分扣分都显示出单词量的欠缺(此处发现一处小bug,试卷的分数分布和答题卡不一致,前者有误),答题的时候只能回忆起自己能记住的词,而不是建立单词库进行提取。
所以,我们总结,
剩下的两个月时间,每周末要拿出一小时熟悉单词的词义、词性和关联词,做好英语单词的积累,就可以在考试当中快速提取记忆找到熟悉的意思。
英语低于130分,会让其他科亮眼的成绩和名次在班里黯淡失色。
所以,就像中考前定目标一样,
九成的得分率是必须要够到的目标。
二、化学
第二个分析化学,是因为虽然比月考有进步,
但毕竟原始分刚及格,要看看为什么能考这么低。
分析之后发现,考的确实挺难,而且刚及格的原始分能赋分90以上,说明这个成绩已经超过90%的同学了。
考虑到高中学习的精力分配有限,那就保持这个现状吧。
三、生物
生物两次考试都表现的不错,
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上学期那种记忆背诵的内容,
考察的遗传和概率等问题适合逻辑分析比较强的孩子。
四、物理
看到了考完试说的算错的题,
小学水平的计算题,竟然算错。
在直觉都感觉不对的情况下,居然也没检查出来。
而且其他错题也有计算错误和力的分析有缺失的情况。
总结了两点:一是英语和数学计算类的题目,在考试中的信息加工和工作记忆是一样的,都是提取记忆中的底层能力。期中考的错误在于一些基本功没有在考前夯实。所以考前要做些基本的两位数计算,英语单词也要过一遍。从记忆提取的角度就是建立一个考前预热,避免高难度计算时忽视基本的计算能力。
二是物理做题时,要记得按上学期老师教的顺序,受力分析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这种顺序,来分析受力情况,先分析力的类别,再分析方向和角度,然后进行力的分解与合成。
五、语文
分数还算发挥正常,但八成的得分率也是要去够的。
依然是考虑到高中学习的精力分配有限,语文和化学,一致同意先在本学期保持住这个状态。
六、最后一个分析的,就是自己信誓旦旦要建立优势的数学。
成绩不理想,名次还可以接受。
但是看了卷子,才发现,
本来可以高光的时刻,
轻易地就把自己的才华打发掉了。
初中老师说的口袋题,13分,都掉地上了。
当然,考试没有如果,我们要分析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低级错误。
很显然,被老师预判了我们的能力发挥特点,掉进了老师挖的坑里。
题目不给标准化数据,选项考察对缺失条件的观察,就是要求我们在后期在做题时,要领会老师的出题套路,站在高维视角中分析和解题。不要在答题时仰望或平视题目,而是在做题时预判老师考察的能力要点,不仅仅是知识点。
当然,这就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和逻辑结构,才能在考试时系统化的去审题。
在成绩没出来之前,我在建的家长规划伴学群里提过,错题分析就是和孩子一起的探索之旅,估计也就高中阶段能做到,实际上小学也应该这么做,而不是血压升高的拍桌疗法。
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探询为什么会没有理解掌握和答对,这个过程家长也能成长。
很多爆火视频里的那些辅导作业的父母,嗯,其实都是长不大的。
家长辅导作业没必要知道答案,可以从出错的审题、运算、知识点掌握、新知识反应等等方面去帮孩子,孩子们其实是明白自己有问题的,但有个第三方客观指出来,他们会更清晰问题在哪里。
学习和工作一样,谁都有从小白到主管的过程,公司里事事亲为的老板是做不大的,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也是一样。
分析归分析,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和他自己一样,还都是有信心的。
这种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去年做过FAI学习能力测评,相当于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做了一个全方位的体检,从注意能力、神经敏捷性、表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到语言能力、计算能力、信息加工、精细动作和抑制控制冲突的能力,显示能力十足,尽责和上进心也比较强,短板很少,这点既从已有的考试得到了检验,也为以后的考试树立了信心。所以看到自己有金刚钻,就不怕多揽瓷器活。
另一方面来自于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适当的目标。我们对于成绩是打包衡量,三门主课有个总体目标分数,这门降了,其他的要想法提上去。比如语文要维持不达预期的现状,那么数学和英语就要加强重视、提高成绩,然后三门副科同一标准,尽力把优势学科发挥出来。不能轻易浪费自己积累的优势。
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包括班次、校次,单科、总绩,在创新班名列前茅是不可能了,别拉垮就行。上了高中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往前走了,家长们能做的就是叮叮当当,帮他把短板加长,让桶里的水(分数)再多装一点。
好在,现在比起初中三年的成长,基础更厚实些,起点更高了一些。当时经过三年,才从几百人的学校里百名之后冲到前面,初三拿过一次班级第一。
现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进入了近2000人学校的前一百名,拿过一次班级第一(赋分成绩)。
其实这点成绩不重要,给孩子的信心才是更有力量的因素。
因为排名是客观的,认知是主观的,而行动是自愿的,关键是看待和分析成绩和排名之后,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那就是——
稳住基本盘,夯实基本功!
(以上内容,均已经过当事同学的审阅与认可)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会说,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不一样,怎么在不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帮孩子分析呢?
嗯,我觉得可以这样:
大优看弱,大弱看优,差异化提升不同学科的能力。
高中生一天的学习很疲惫,精力分配也有限。从7点学到21点半,14.5个小时,一周六天,周日还有作业,连续三年。你让一个996的打工人看了也要自愧不如。
而且,想在各科指标全面开花,非一般学生所能为也。那就采取差异化的目标要求。
如果成绩整体不错,大优看弱,那重点就是加长短板,不让某一科偏科太严重。
如果成绩整体不理想,大弱看优,那重点就是加长长板,把优势学科的学习逻辑和方法,打通打透,迁移到弱势学科的学习上去。让孩子形成自我适应、自我完善的学习思路,带动弱势学科的提升。如果弱势科目多,那就先提升和优势学科关联度比较大的,能力迁移相关性高。
说到这里,不禁想吐槽两句补课的话题。
我是不太理解很多家长用花钱报补习班来买个心安。
也不理解用这种补课时间可见的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对于孩子学习能力深层思考的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几门功课都比较弱,同时大水漫灌去补习,每个老师都会让孩子多做题、多练习,但是时间怎么分配,如何与学校课业平衡好关系,是没有一个补习班老师愿意替家长思考这些问题的。
而我认为,如何进行时间分配、精力分配、能力分配,恰恰是需要让各方面条件都有限的高中生和家长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现在网上海量的知识讲解视频,只要有心,总有一款适合弥补自家孩子吸收知识的不足,而且往往传播广的内容更有其独到之处。
但,
如果不能提前做好规划和分析,
那么高考,
不过是一个让大多数家长,
对孩子能力彻底认识、接受现实的一种形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