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灵气”是怎么来的

 会飞Jenny 2024-05-06 发布于北京

这是会飞的第201篇原创文章

/

印象当中,我从小是个特别内向、不善言谈的小孩,初中、高中都是默默无闻都小透明。直到上大学,我开始爱上了设计,突然迎来了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人生的齿轮开始转动,那个木讷、内向、愚钝的我突然被罩上了某种光,我渐渐被人夸的最多的是,你真有“灵气”。

我一直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从设计到美食摄影,再到画画,我觉得每一样我做的都还不错,但又没有达到那种特别卓越的阶段,我总是随心所欲的更换频道,我更多的是去感受和体验。

我小时候很孤独,因为家庭情况的特殊,我的第一养育人基本可以算是我的太奶奶,我上小学那时最喜欢跟着太奶奶听她和几个老太太讲各种“鬼故事”,我还喜欢看我爸爸的各种杂志,上面也有很多有趣的各种奇葩故事。生活在农村,并且很少被父母管束,那时候天马行空,捉鸟,捅马蜂窝,上山摘野果子,很鬼马很灵动,也很聪慧。

上初中、高中我都被一种规训约束着,变得不敢独特。

开始画画后,我从来不为灵感发愁,我经常从一句话、一首诗、一句歌词,一件偶然的小事,突发奇想,然后我就把它变成了我的画面,就像有一股气在我心里流动,这种感觉很奇妙,很难解释清楚,接触了身心灵之后,我得到了答案,那些灵感都是“高我”给我的,无外乎都是因为我的体验和感受比一般人更敏感,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好奇,所以,我所有的所谓“才华”和“灵气”都是这个世界给予我的馈赠。

在接触修行后,我经常冥想和打坐,并刻意训练自己身心合一的能力,我这种感受和体验更加敏锐,我看日出可以观想到日月轮转,山河气脉的转动,我遇到生活的事情,可以了了分明的分辨感受、事实和想法,让自己抽离出来,我遇到一个人,可以很快觉察到对方的能量场在何处,其实这些能力人人皆有之,全部都是基于感知。

提升感受力之后,生活是会有巨大不同的,比如普通人看到一片大海,大海只是大海,而我可以感知到平静湖面下暗涌的洋流。

灵气是什么,不过是对某一样事物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灵气”的根基是理解力,这意味这首先要对事物拥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养成习惯认识事物的时候往深处想,想清前因后果,弄清事情的每一条逻辑。如此便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全局上,思路自然会打开,你的见解就会更丰富,谈吐之间就会显现“灵气”。

其次,热爱生活、品味生活,对身边的事物始终抱有美好的想象,怀抱好奇心,用温柔的眼光看待日常、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灵气~

再次,你对一样事物越敏感,你就越去接近它感受它,然后你就会逐渐被它同化,灵气应运而生。当然,有了这种感知和感受,同样需要输出,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持续的输出,灵气就有了运行的支点。能让我拥有“灵气”的,可能就是我持续的创作。

我很喜欢中国的文人画,中国绘画和书法有个重要技法叫留白,留白是让画面有灵气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直达天地宇宙之间,显得自由无比,空间里有了”空“,气韵在里面流动。

人亦是如此,有灵气的人,多半人是松弛的,人松弛下来之后,身体和头脑有气在里面流动,少用大脑学会用心去直接感知,所以修行,修一颗清净心,人的灵气就来了。

小孩子是天生有灵气的,因为作为新生者,他们一刻不停的感受和创造自己的小世界,无关外界的评判和影响。而往后,在逐渐进入到社会秩序中,灵气被慢慢污浊和消除,因为创造力被无形中剥夺了。

所以,长大后仍然有灵气的人,是因为他们对抗墒增的能力依然在,或者说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在生发。

无论如何,一直将自己置入创造的河流里,不被世俗的世界所影响。

活着,当然是一种痛苦,但不是一种苦役,而是一种体验,一种观照。“我”之外的一切都向我敞开,另外一种更广大的生活,你可以用心去观看,去倾听,慢慢的,你的心跳出束缚和枷锁,世俗的世界,琐碎的繁杂事物也能为你所用,用一种创造的心和万物秩序融合。

当我成为我,万物皆成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