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是一个懒人,我并不愿意天天在地里干活,我特别害怕不停重复的拔草、翻地、挖沟、施肥、打药。 我总觉得这种重复的劳动毫无意义,难道就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 另外我对农药比较抗拒,那个味道我闻到就想吐、恶心、头痛。可我也知道商业化的产出不使用农药那是不可能的,不然喂不饱全国十四亿人。 有一天去诸暨斯宅姐妹家玩,在村子里发现一颗巨高的老柿子树,目测有三层楼那么高,树上挂满了果子。 我当下就心里一动:这种柿子树没人帮打药吧?没人施肥吧?为什么它可以一直活着而且硕果累累不被虫吃?鸟儿也并没有把柿子吃完不是吗? 大山里面有很多野生的果树都无人打药和施肥吧?也没人浇水和除草吧?为什么它们可以安然无恙的度过春夏秋冬? 心里一旦有了疑问,就会想要去寻找答案,于是开始在网上搜索自然农法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买了很多书来看,然后从海量的知识库中挑选出我需要的部分来实践,我最终的选择就是土地覆盖,各种堆肥包括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作为配合覆盖大法的选项,量力而行。 朴门永续农业有非常完整的一套体系,各种理论知识看的我头疼,而且有些东西实践起来对体力和脑力都有要求,对于废了一条腿的我来说,有难度。 (拉了很多油菜杆子回来做覆盖) 直到有一天看到国外一个76岁叫Ruth Stout的阿婆,她的极简高效园艺法就是覆盖,针对他人询问各种耕种的问题:遇到害虫了?土太湿了?杂草爬进来了?该播种、该收成、该让土地休息了?Ruth老太太几乎都用同样的回答:更多的覆盖物。 我瞬间醒悟,这不就是原始森林日积月累的地表落叶厚覆盖吗。东北的肥沃黑土地就得益于大兴安岭的原始覆盖形成的厚厚黑金土。 我们不用知道碳氮比是什么,也不用知晓地底到底有多少微生物,更不用去追问人到底是碳还是氮,哪怕你是文盲,哪怕你七老八十,你也可以来做覆盖这件事。 把覆盖执行到你的土地、菜地、鸡(鸭鹅)舍、羊圈、猪棚,以及你不希望长草的位置,包括还可以建造一个不用水冲的堆肥厕所。 堆肥厕所的原理就是在分离人的尿液和粪便的基础上,大便覆盖刨花锯沫发酵成粪肥,小便加入酵素发酵成液体肥,就跟处理鸡粪一个道理。 不断的学习是一件令人很愉快的事情,而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来进行筛选的,选择最简单的来做,然后有多余的精力再来实践别的项目,唯有这样才不会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 下面是一些我看过的自然农法相关书籍和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