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虽然是很多人都惧怕的问题,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又疾病缠身的老人,亲人们总担心着他们会突然离世。 只不过人的一生中,死亡在所难免。即便真的出现了亲人离世的情况,我们也应该理性面对。对于死亡,每个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而有人则认为,死亡是另一种开始。 然而从国学的角度来讲,无论家里的老人因何去世,在他们去世的24小时之内,都不要做这六件事,否则会影响家族运势。那么这六件事究竟是什么,真的有道理吗? 一、老人离世,不要大哭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辛苦一辈子,到了晚年,儿女总希望他们能过得更好一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在逐渐衰退,很多老年人饱受病痛的折磨。 有些老人在生了重病的情况下,会选择隐瞒病情。在他们看来,平静的离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而当老人离开之后,儿女和亲属都会长时间的沉浸在痛苦之中。 尤其是刚接到消息的时候,或者是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开,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眼泪会不自觉的掉落。 有些和老人感情深厚的亲属,还会不可抑制的放声大哭。其实这样对逝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他们担心。 虽然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对老人离去的不舍。但从国学的角度来分析,在老人离开之后,不建议大家过度哭泣。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老人在刚刚离开时,灵魂会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看到亲人为他们痛哭的样子。 虽然他们离开了,但是他们并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给生者带来无尽的伤痛。这会让他们感到自责和不舍,可能久久不能释怀。 所以面对老人的离世,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冷静,给逝者一个好的环境,最好可以笑着送他们离开,这样他们才能安心。 二、不要立刻通知亲友很多人在面对老人离世时,会选择第一时间通知所有亲友。此时他们自身情绪还不是很稳定,面对亲友的询问,他们只会更伤心。 毕竟老人的离世,对儿女和亲属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在通知消息的时候,应该缓慢的进行,给他们一个缓冲的空间。 最好的做法是在老人离世二十四小时之后,再逐一有序的进行通知。 通知的顺序要先以直系亲属为主,再去通知其他的亲人。同时也要告知他们葬礼的时间和流程,方便亲属们空出时间来参加。 另外在通知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持平静的态度,避免给亲人太大的打击,最好可以让大家相对平静的接受这件事情。 这样不仅可以稳定亲属的情绪,还可以给他们一个心理准备,不至于大家一拥而上,太过慌乱。 最重要的是,在老人去世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通知,也可以让老人走的更安详。 三、不要哭喊吵闹在老人去世之后,大多数儿女都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爸爸或者妈妈,情绪很容易崩溃。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有些人会嚎啕大哭,甚至还会出现哭昏过去的情况。 这个时候,整个氛围都会特别悲伤。一些本可以忍住不哭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会止不住的掉眼泪。 如果一屋子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在放声大哭,那么这个时候对于去世的老人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 看着伤心欲绝的亲人,他们会十分留恋,也会十分自责,很难放心的,离开。如果来的亲属太多,除了有哭声之外,还很容易发生争吵,这样一来,老人的周围全是乱糟糟的声音,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所以在老人去世之后,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控制现场的人数,避免大家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吵。 四、不要立刻擦拭老人身体老人离世之后,很多人认为应该让他们干干净净的离开,所以会第一时间去擦拭老人的身体,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老人离开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尽量不要去擦他们的身体。 虽然他们已经离去,但也应该给他们足够的体面和尊重。在老人去世后,让他们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尽量不要去碰触。他们会有一个身体停止工作的过程,会慢慢变得坚硬。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到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 而擦拭身体这样的行为,可以在老人去世二十四小时之后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擦拭身体也要避免过多人在场,并且要完全擦干,避免让他们会觉得不舒服。 五、不要忽视葬礼葬礼礼仪算是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因为地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各地的葬礼礼仪也各不相同。葬礼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所以在亲人去世之后,葬礼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传统的葬礼主色调多为黄色和白色,并且跟随逝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真整个葬礼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和佛教、道教、风水等仪式。 葬礼的主要过程包括:为逝者净身整容穿上寿衣,通知各地亲友葬礼时间和安排,这一过程往往会有严格的形式和顺序规定。 而接到通知的亲友,则需要携带礼品、礼金和花圈等赶来参加。除此之外就是守灵、出殡和下葬等。 总体来说,葬礼的过程是隆重又繁琐的,而这也象征着大家送逝者的最后一程。所以当家里有老人去世时,葬礼绝对不能忽视。 一场好的葬礼不仅可以让逝者走得体面,也会在无形中拉近亲属之间的距离,很大程度的诠释了“家和万事兴。” 六、不要着急处理老人的房屋和遗产我们在新闻中或者是身边的人中总能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户人家兄弟姐妹因为遗产反目成仇、某某亲属觊觎老人遗产,不惜将亲人告上法庭、某某持刀伤人,原因竟是遗产分配不均。 太多现实的例子告诉我们,子女亲属因为遗产问题,很容易反目成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老人去世之后,很多人会第一时间开始分配或者是争夺财产,尤其是老人生前比较富裕的情况下。 即便生前没有人照顾,老人去世之后,也会冒出很多亲人,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财产继承上分一杯羹。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是对逝者极度不尊重的行为。 我们应该明白,逝者留下的遗产是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是他们努力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因为他们的辛苦付出,才有了这些所谓的遗产,才让后人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好。 而在遗产层面上,有的老人留下的是钱财,有的老人留下的是股份或房产等。 无论是哪一种,在老人去世之后,直系亲属都会有一定的继承权。只不过因为关系的亲疏,在遗产分配上,还是会有多有少。 无论我们分到多少,都不应该在老人去世后,就立刻去分配他们的钱财和房屋。最好是等葬礼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去分配。 如果在老人去世之后,第一时间就去争论遗产的归属,这从某种层面来讲,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况且如果大家都去争夺遗产,还会发生争吵,甚至会大打出手或者对薄公堂。 另外在遗产分配上,后人也应该妥善处理。参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充分整理大家的意见,去进行相对平均、合理的分配。 所以为了老人能走的安心,更为了家庭的和谐团结,在老人去世二十四小时之内,不要着急去处理他们留下的遗产或者房产。既可以避免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情况,又可以体面的送老人离开,办一个和谐又庄重的葬礼。 结语:总之从我国传统礼仪来看,在老人去世之后,尽量不要做这六件事。即不要大哭、不要立刻通知亲友、不要哭喊吵闹、不要马上擦拭老人的身体,更不要着急去分配他们的房屋和遗产。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这些真的都是有道理的吗?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确实很难解释灵魂是否真的存在。 但死者为大,无论有没有轮回,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去另一个世界开启新生活,作为亲属的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体面的离开。 所以当家里有老人去世的时候,记得这六点尽量不要做。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家庭团结的基础,让他们安安静静的离开,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 最后想请问一下大家,您认为老人去世二十四小时之内有什么不能做的?您认为文中说的有道理吗?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讨论,一起说说你的看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