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癸卯年五运六气

 神奇未来药房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火运不及,在泉少阴君火,为同岁会。

运气相临,运克气,为不和之年。

五运

2023是癸卯年,「戊癸化火」所以大运是火运;而「癸」又为阴干,故火运不及。

癸年主运的初运是木运,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往下推,第二运为火,后面相继是土运、金运、水运,这个每年都一样,不变。客运是以大运作为初运,癸年大运为火运,同样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类推,形成如下格局:

初之运:主运为(多)木运(风),客运为(少)火运(热)——大寒日起(2023年1月20日)具体时辰是亥初初刻起,到2023年4月3日。

二之运:主运为(少)火运(热),客运为(多)土运(湿)——春分后第十三日起(2023年4月3日)具体时辰是亥正一刻起,到2023年6月16日。

三之运:主运为(多)土运(湿),客运为(少)金运(燥)——芒种后第十日起(2023年6月16日)具体时辰是子初二刻起,到2023年8月30日。

四之运:主运为(少)金运(燥),客运为(多)水运(寒)——处暑后第七日起(2023年8月30日)具体时辰是子正三刻起,到2023年11月12日。

五之运:主运为(多)水运(寒),客运为(少)木运(风)——立冬后第四日起(2023年11月12日)具体时辰是丑初四刻起,到2024年1月20日。

六气

2023癸卯年,《黄帝内经》记载「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而癸卯年就在其中,所以六气是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按照每年主气相同,客气循环变化规律,2023年癸卯年的客气第三气是阳明燥金,主管上半年;客气的第六气是少阴君火,主管下半年。这样又形成以下情况:

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大寒-春分(2023年1月20日-2023年3月21日)

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春分-小满(2023年3月21日-2023年5月21日)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小满-大暑(2023年5月21日-2023年7月23日)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大暑-秋分(2023年7月23日-2023年9月23日)

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秋分-小雪(2023年9月23日-2023年11月22日)

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小雪-大寒(2023年11月22日-2024年1月20日)

五运六气对疾病影响分析

癸卯年,运气主岁之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上阳明金,中少徵火运,下少阴火。寒化雨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九宫,燥化九,热化二,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温,中咸温,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上阳明金”,指阳明燥金司天。“中少徵火运”,指火运不及。“下少阴火”,指少阴君火在泉。“上阳明金,中少徵火运,下少阴火”,意即癸酉、癸卯年为火运不及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该二年中运为火运不及,下加少阴君火在泉,运气相同,故又为同岁会之年。

“寒化”,指太阳寒水之气。“雨化”,指太阳湿土之气。“寒化雨化胜复同”,意谓癸酉、癸卯年为火运不及之年,火运不及,水来乘之,因此这一年的客运初运所属一段时间及夏季可以出现暴寒的气候变化。但是由于胜复原因,寒气偏胜时,湿气又必然来复,因此有时又可以出现气候偏湿、偏热的气候变化,故谓“寒化雨化胜复同”。

《灵枢》九宫图中“九宫”,代表南方离位。“灾九宫”,意谓癸酉、癸卯年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或发生在夏季。癸酉、癸卯年为阳明燥金司天,阳明主凉、主燥,因此癸酉、癸卯年上半年气候偏凉、偏燥,万物因气候偏凉、偏燥而在生长上受到影响。“九”,为金之成数,故谓“燥化九”。因为癸酉、癸卯年为火运不及之年,火运不及,应热不热,气候必然相对偏寒,再加上阳明司天,气候又凉,所以此处用金之成数而不用金之生数。癸酉、癸卯之年,火运不及,因此这两年夏令来迟,应热不热,万物因应热不热、气候偏凉而影响生长。“二”,为火之生数,故谓“热化二”。由于癸酉、癸卯年属于火运不及之年,所以此处用火之生数表示火运不及。

“其化上苦小温,中咸温,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表述了癸酉、癸卯年之药食所宜。上半年由于阳明燥金司天,气候偏凉。同时上半年主气的初之气是厥阴风木,二之气是少阴君火,三之气是少阳相火,主气偏温、偏热。虽然客气的司天之气是阳明燥金,气候偏凉,应该用偏温的药物和食物来加以矫正,但是由于主气偏温,也要适当考虑主气而不能用大温大热的药物和食物,所以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以味苦性小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中咸温”,指由于癸酉、癸卯年是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偏凉,应热不热,人体心气不足,所以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以味咸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可以补心,温可以胜凉。“下咸寒”,指下半年由于少阴君火在泉,气候偏热,所以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可以胜火,寒可以泻热。

岁运概况:

岁火不及,岁运丹天,伏明之纪,癸岁北政,少徵之音,岁气寒乃盛行,火令不政,物生不长,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心火受邪,病则胸胁膺背痛,郁冒,暴喑,痹痛。火运不及之年,水气束火,致火郁至极而发。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肿胀,胪胀,疡痱,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恼,善暴死。火郁发之,宜用宣散火热之法。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蛰虫乃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颔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之年,初气,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加临,主胜逆则病。天时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花开迟。民病热胀面肿,鼽衄,欠嚏,呕吐,小便赤,甚则淋。二气,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加临。天时臣居君位,大热早行。民病疫疠大至,善暴死。三气,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加临,主气克客气,主胜逆,不相得。天时燥热交合,凉风间发。民病上逆下冷,疟痢,心烦不食。四气,太阴湿土,太阳寒水加临,主气克客气,主胜逆,不相得。天时早秋,寒雨害物。民病暴仆振栗,妄言少气,咽干引饮,心痛膺肿,疮疡寒疟,骨痿便血。

五气,阳明燥金,厥阴风木加临,主气克客气,主胜逆,不相得。天时春令又行,草木盛,生雨,生介虫。民病,气和,热行包络,面浮上壅。终气,太阳寒水,少阴君火加临,主气克客气,主胜逆,不相得。天时气候反温,蛰虫出现,流水不冰,此下克上。民病伏邪湿毒,季春发疫。六气客主之胜:“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膈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盖因金居火位,则客不胜主,故文中不言客主之胜。文中言“清复内余”,以明六气虽有客主之胜,而皆病司天之气。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少阴君火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

客气四之气为太阳寒水,五之气为厥阴风木,终之气为少阴君火。因此少阴在泉之年,在下半年四之气时,可出现下肢病候,因为这些部位都是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在五之气时,可出现“瞀热以酸”等肝经病候。在终之气时可出现“溲便变”等心、小肠经病候。“溲便变”,即小便变为黄赤,乃心火下移小肠,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司所致。

“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每年主气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但主气四之气偏胜时,可出现“心痛发热”等脾胃病症状。此处之“心痛”,即胃脘痛,其发生常与脾胃不和、湿热内蕴有关。主气五之气偏胜时,可出现“魄汗不藏”等肺病证候,因为肺合皮毛,司开阖,汗出不止,多由肺气不固所致。主气终之气偏胜时,可出现“众痹”“四逆”等少阴经证候。主气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在寒气偏胜时,人体可因寒凝经脉而发生痹、厥。

运气致病之治:

伏明之治:癸年,岁火不及,水胜心病,甚则土气来复。陈氏用黄芪茯神汤,治心虚夹寒,心胸中痛,两胁连肩背支满,噎塞,郁冒,朦昧,髋髀挛痛,不能屈伸,或下利溏泄,饮食不进,腹痛,手足痿痺,不能任身之候。药用黄芪、茯神、远志、紫河车、酸枣仁、生姜、大枣。

水疫之刺:大凡人病心虚,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六癸岁,火运不及之年,水邪侵犯,形成水疫。先刺手少阳经原穴阳池,以补少阳相火之不足,再刺心俞,以补少阴君火之不足。实乃原俞刺方。尚可刺心经原穴神门。

阳明司天之治: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大凉革候,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蛰虫来见。民病左胸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㿗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眦疡,疮痤痈,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阳明之胜之治: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胸胁痛,溏泻,内为嗌塞,外发[插图]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审平之治:卯酉之岁,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方用审平汤:远志、紫檀香、天冬、山茱萸、白芍、白术、炙甘草、生姜。

少阴在泉之治: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䪼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癸卯年少阳不退位、阳明不迁正之治:民病少气,寒热更作,便血,上热,小腹坚满,小便赤沃,甚则血溢。又病寒热鼽嚏,皮毛折,爪甲枯焦,甚则喘嗽息高,悲伤不乐。此以卯酉之年犹行寅申之令,火尚布天,金化不行也。卯酉阴年,水欲升,而天之土抑之,当刺足少阴之合阴谷穴,先左后右。土欲降,而地苍之木窒之,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大敦穴、足少阳之所出阳陵泉穴。

运气将胜之治:

木将行胜之治,于十二月先取其化源,泻肝之原太冲。其用药者,即用辛平之,罚木之胜。用甘全之,佐土之衰。无令食酸物,佐木之胜也。

火将行胜之治,于三月迎取其化源,泻包络之原大陵。其用药者,即用咸平之,罚火之胜也。用辛全之,补金炎衰。勿顺其苦物,佐火之胜也。

土将行胜之治,于五月迎取其化源,泻脾之原太白。其用药者,即用酸平之,罚土之胜。用咸全之,补肾之衰。勿食其甘物,佐土之胜也。

金将行胜之治,于六月迎取其化源,泻肺之原太渊。其用药者,即用苦平之,罚金之胜。用酸全之,补肝之衰。勿食其辛物,佐金之胜也。

水将行胜之治,于九月迎取化源,泻肾之原太溪。其用药者,即用甘平之,罚肾气之胜也。用苦全之,补心气之衰也。无令食咸物,佐肾之胜也。

2023年五运六气对疫情的影响

根据2023癸卯年五运六气特点: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可以知道,2023癸卯年上半年气候偏凉,下半年气候偏热,这都是相对平常正常气候来说。这种情况,主要是火运不及,不能克金,而阳明燥金又是司天之气,主凉、主收,所以上半年金气偏胜,导致气候偏凉,应温不温,应热不热,夏行秋令的气候特点(这里有可能出现金气偏胜,火来复之的特殊情况,就是夏天突然又比一般情况下热)。

自然气候有自我调节作用,夏天偏凉,冬天相对偏热,当然也有在泉之气:少阴君火的影响,冬天相对不冷,有可能不下雪,雨水湿气反而流行。

气候反常变化,一般气血相对充盈的人,都能适应。大家更关心的或许还是疫情何时休的问题。

二、岁火不及,伏明之纪

1.岁火不及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岁火不及”,指火运不及之年,此言六癸阴年少徵运,火不及,水胜火,火之子土来复之纪。凡是年干属于火运而且在天干排列顺序上为偶数,即阴干的年份,就是火运不及之年。以癸酉年为例,年干是癸,戊癸化火,凡是逢癸之年都是火运。癸在十天干排列顺序上为偶数,属阴干,阴干属不及,因此癸酉年从大运来说是岁火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属于岁火不及之年者有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六年。

“寒乃大行”,指岁火不及之年,在气候上偏于寒冷。“长”,指万物的生长。从自然气候来讲,夏属火;从生长化收藏来看,“长因夏”,夏主长。“长政不用”,意谓火不及,寒乃大行,则不能发挥其使万物正常生长的作用。因热属火,寒属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火不及,水就来乘,所以岁火不及之年,就必然是“寒乃大行,长政不用”之候。

“物荣”,指万物欣欣向荣。“物荣而下”,指岁火不及之年,由于气候比较寒冷,因此万物生长受到影响而不能欣欣向荣,亦即前述“长政不用”之意。“凝惨”,指寒冷时生机好像停止而呈现凝滞萧条阴惨的景象。“阳气不化”,指阳气不足,不能化生万物,而致“乃折荣美”“凝惨”之象。“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是解释在气候寒冷时,万物不能较好生长的原因,其在天上应水星。

“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此乃“岁火不及,寒乃大行”之年,人体比较多见的病候。

火不足则阴邪盛而心气伤,六戊岁火太过之年,与六癸不及之年,其病相同,其一热一寒即缘于徵运之刚柔。在五行归类上“火”与“心”属于一类,“寒”与“肾”属于一类,也就是说,在岁火不及的年份里,从人体发病脏腑来说,以心病和肾病比较多见;从证候性质来说,以寒证比较多见。胸中痛,膺背痛,说明病在心。肩胛间及两臂内侧为手厥阴和手少阴经脉的循行部位,其病亦属心的部位。“暴喑”,指突然不能言语,多属心病。“朦昧”,指神志不清,亦属心病。

岁火不及而肾阳式微,致“阳气不化”,水邪潴留胸腹,而致“胸腹大”。“腰背”属于肾与膀胱的部位,腰背痛多属肾寒而致肾之外府和膀胱经之经脉运行不畅。“髋髀如别”,意谓髋部和大腿上部剧烈疼痛,好像髋部和股部要分开一样。《素问·藏气法时论》把“胸中痛,胁之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均定位为“心病”。床表现。膀胱与肾相表里,因此亦可定位在肾。上述症状描述归属心肾病变,与本篇所述基本相同。

“谷”,指谷物。“丹”,指红色。红色的谷物在五行归类属火一类。

岁火不及之年,由于气候上应热不热,农作物因此生长不好,五谷中属火的这一类,例如黍类或麦类,尤其生长不好。岁火不及之年,“寒乃大行”,“寒”在五行中属于水,水气偏胜,土就要来复它,故云“复则埃郁,大雨且至”。寒甚意味着霜雪,不下霜雪而下大雨就意味着气温的回升,就是土气来复的自然表现。“黑气”,黑在五行中属于水色,此处代表寒气。“黑气乃辱”,意谓在土气来复的情况下,寒气偏胜的现象就可以自然消退而恢复正常。

“鹜”,就是鸭;“溏”,指大便不成形。鸭的大便常不成形,因此,人的大便不成行者,谓之曰“鹜溏”。“挛”,指痉挛拘急;“痿”,指肢体痿弱;“痹”,指肌肉关节疼痛麻木。“足不任身”,指两足不能支持身体,即不能站立。“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诸症,从病变部位来说多属脾胃病;从证候性质来说,多属寒湿证。《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之论,意谓土气来复的过程中,人体可以因感受湿邪而出现脾胃寒湿的症状。

在天上应土星、水星,气候寒冷潮湿。故云“上应镇星、辰星”。“玄”,有黑色之义;“玄谷”,即黑色谷物。“玄谷不成”,意谓在“岁火不及,寒乃大行”之年,由于土气复来的原因,水类谷物,例如豆类谷物,常常因此生长不好。

综上所述,凡属岁火不及之年,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以偏于寒冷为特点;从物化现象来说,农作物由于寒冷不能较好地生长;从人体疾病来说,以心肾虚寒等病比较多发。由于胜复的原因,从气候变化来说,可以出现湿邪偏胜的特殊气候变化;从人体疾病来说,还可以出现脾胃湿盛等证候。因此在分析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疾病的时候,要综合考虑。

该篇又云:“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

“炳”,指光明显著,亦指点燃。“严”,指严厉。“肃”,指肃杀。“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意谓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这是正常的气候变化。“惨凄凝冽”,为寒冷之象;“埃昏大雨”,指湿土如雾,大雨倾盆。“不时”,即随时,亦即不固定于一个季节。“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全句意谓在岁火不及的年份里,夏天比较寒冷,应热不热,同时还可以随时出现阴雨的反常变化。

五行夏天属于火,寒冷属于水。“夏有惨凄凝冽之胜”是岁火不及,水气来乘的结果。阴雨、潮湿属于土,“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则是由于水气偏胜,土来克水的表现。值得指出的是,其他复气均出现在其本气主时之时,而为什么惟土气来复独言“不时”,这是因为“土生万物而法天地”。“脾主长夏”,“通于土气”,土旺四季,故它的作用贯穿于全年四时之中,而不仅独主于一个季节,因此,把一年四季中的最末一个月,即辰、戌、丑、未四个月作为土主之时。本节即采取了土旺四季的说法,认为土气来复的时间为“不时”,也就是不固定于一时,而是四季皆可有复。

在岁火不及之年中,其自然气候是南风很少,夏行冬令,应热不热,阴天较多,雨水较多,物候变化是生长不好,病候常出现心气不足等,这均属于“其眚南”的范围之内。心在五行中属火,故云“其脏心”。由于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心中”,“下出腋下”,或“起于胸中”,“循胸出胁,下腋”,因此心病出现于胸胁部及经络系统。

2.伏明之纪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伏明之纪,是为胜长。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脏心,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羽鳞,其主冰雪霜寒,其声徵羽,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少徵与少羽同,上商与正商同,邪伤心也。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眚于九,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阴淫雨。”

“伏明之纪”,指火运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火运不及者,有癸酉、癸未、癸卯、癸巳、癸丑、癸亥六年。其中癸巳、癸亥又属于平气之年,因此实际上只有四年为不及之年。

“胜”,即相胜;“长”,即生长。火在季节上属夏,在气候上属热,在物化现象上属长。水克火,故火之所不胜者为水,水在季节上属冬,在气候上属寒,在物化现象上属藏。“是为胜长”,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应热不热,相对寒冷。生物生长一定要在适当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应热不热,相对寒冷,就意味着生物的生长不能正常进行。从五行概念上来说,长属火,热属火,藏属水,寒属水,水火之间,水可以胜火,火不及,水就要来乘之。此即“伏明之纪,是为胜长”之由。“胜长”者,水胜火之谓也。

“长气”,即生长之气;“不宣”,即不明显;“藏气”,即闭藏之气;“反布”,即反而布施;“收气”,即秋天秋凉之气;“自政”,即自行其政。“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应热不热,反而出现了相对寒凉的气候,夏行秋冬之令,气候反常,植物长势不良。

“衡”,有平衡之义,此处应作恢复正常解。“化令乃衡”,意谓火运不及之年,水来乘之,因而出现了夏天应热不热甚至夏行冬令,出现寒冷的反常现象,但是由于胜复规律,有胜就有复,水来乘火,则土必来复之,因而在土气主时的长夏季节,自然气候可以因为自动调节的功能,而重新恢复正常状态。

“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这里表述的是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和物候征象。

“寒”,指寒冷;“清”,指清凉;“数”,指多次;“举”,指发生。“寒清数举”,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多次出现寒冷的反常气候变化。“暑令”,即夏令;“薄”,指少、短。“暑令乃薄”,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季应热不热,时间也短,不像正常的夏季。“承”,指应承;“化”,此处是指春天风气之化。“承化物生”,意谓火运不及之年,春天里气候变化不大,所以生物仍然能够萌芽、生发。“生而不长,成实而稚”,此句乃承上文,意谓火运不及之年,生物在春天虽然也能萌芽、生发,但是由于夏天应热不热,所以不能继续正常地生长。

由于长得不好,所结出来的果实就不成熟。“化”,指土气,此处指长夏季节。“老”,指衰老,此处指枯萎。“遇化已老”,意谓火运不及之年,由于应热不热,经常出现寒潮,所以长势不好。到了长夏季节,气候转为热而潮湿,雨水也多了,但是生物本身已经枯萎衰老,错过了生长期,因而仍然生长不好。

“阳气屈伏”,指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应热未热。“蛰虫”,指冬天蛰伏的动物。“蛰虫早藏”,指这些动物早早地蛰伏起来,准备过冬。“阳气屈伏,蛰虫早藏。”意谓夏行冬令,相对寒冷,所以蛰虫早藏。

“郁”,指抑郁;“暴”,指暴烈。“彰伏变易”,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本来应有的炎热之气为寒冷所束,处于一种抑郁的状态,抑郁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发作出来,而且往往比正常应有之气还要激烈。“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气候变化有郁有发,因此出现暴冷暴热的反常气候。

“其发痛,其脏心”,意谓火运不及之年,人体心阳相应不足,由于心主血、主脉,心阳不足,而血脉流行受阻,所以可以在临床上出现疼痛症状。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谓。

“栗”为水之果,“桃”为金之果;“络”为火之实,“濡”为水之实;“豆”为水之谷,“稻”为金之谷;“苦”为火之味,“咸”为水之味;“玄”,即黑色,为水之色,“丹”为红色,为火之色;“马”为火之畜,“彘”为水之畜;“鳞”为水之虫,“羽”为火之虫。“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羽鳞”,全句意谓火运不及之年,不但火类动植物的生长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火气不及,水乘金侮的原因,水类及金类的动植物在生长也要受到一定影响。

火之所不胜为水,因此水为火之主。“主冰雪霜寒”,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应热不热,夏主行冬令,出现了水来胜火之象。

“昏惑”,指神识不清;“悲”,指悲哀;“忘”,指善忘。这些均属精神情志上的反常现象。因心主神明,故精神情志变化为心之所主。“其病昏惑悲忘”,意谓火运不及之年,由于心气相应不足,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上述神失所主的反常现象。

“从水化也”,此句说明上述各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火运不及,水来乘之,火从水化。

“少徵”,即火运不及之年。“少羽”,即水运不及之年。水运不及之年则土来乘之,火来侮之,亦即这一年的冬令应冷不冷。“少徵与少羽同”,意即火运不及之年,这一年夏天应热不热。

“上商”,指燥金司天之年。“正商”,指金运平气之年。“上商与正商同”,意谓火运不及之年,本来就是水乘金侮,如果再遇上阳明燥金司天,则金气反侮的现象就更加严重。

“凝惨凛冽”,指寒冷;“暴雨霖霪”,指大雨。这里是讲运气中的胜复现象。“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全句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夏天十分寒冷,但是由于胜复原因,到了长夏季节土气来复,又出现雨水很多,气候变为炎热而潮湿。

“洛书之数”以九数代表南方,属夏季。“眚于九”,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其反常现象主要表现在南方及夏季。“

骤注”,指暴雨;“雷霆震惊”,指雷电交作。“沉阴”,指阴云蔽日,天气阴沉;“淫雨”,指大雨成灾。“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阴淫雨”,全句是指火运不及之年,长夏季节里土气来复时的自然景象,意谓火运不及之年,在长夏时常出现暴雨、雷电交加等气候变化。

综上所述,伏明的年份,称之为胜长。因长气不得发扬,藏气反见布散,收气也擅自行使职权,化气被平定而不能发展,故寒冷之气常现,暑热之气衰薄,万物虽承土的化气而生,但因火运不足,虽生而不能成长,虽能结实,然而很小,乃至生化的时候,已经衰老,阳气屈伏,蛰虫早藏。火气郁结,所以当其发作时,必然暴烈,其变动每隐现多变,在人体病发为痛,其应于内脏为心,其在果类为栗和桃,其所充实的是络和液汁,在谷类为豆和稻,在五味为苦和咸,在颜色为玄和丹,在畜类为马和猪,在虫类是羽虫、鳞虫,在气候主冰雪霜寒,在声音为徵、羽,若发生病变则为精神错乱,悲哀易忘,这是火运不及而从水化的原因。

所以少徵和少羽相同。若逢阳明燥金司天,因金不畏火,形成金气用事,而成为金之平气,所以伏明逢上商则与正商相同。所发之病,是由于邪气伤心,火运衰,所以有阴凝惨淡、寒风凛冽的现象,但随之而暴雨淋漓不止。其灾害应于南方,土气来复,以致暴雨下注,雷霆震惊,乌云蔽日,阴雨连绵。

阳明司天,少阴在泉的详解

1、阳明司天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在年支上属卯酉之年,均为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六十年中属于阳明燥金司天之年者有丁卯、丁酉、癸卯、癸酉、己卯、己酉、乙卯、乙酉、辛卯、辛酉十年。“燥气”,此处是指凉气。“燥气下临”,指阳明燥金司天之年,气候偏凉、偏燥。

“肝气上从”,指阳明司天之年,气候偏于苍凉,因金克木,人体的肝因为受燥金寒凉之气的影响而发生疾病。“苍起木用”,指阳明司天之年,燥金用事,金可以克木,但是由于郁发的原因,又可以出现“木郁之发”的现象,而在气候上出现暴温的气候变化。

“土乃眚”,此承上句而言,意谓阳明司天之年,由于郁发的原因,可以出现“木郁之发”的现象,而使土的正常运化作用受到损害。

“凄沧”,指气候寒凉。“木伐草萎”,指因金克木,草木生长不好。“凄沧数至,木伐草萎”,意谓阳明司天之年,燥气下临,气候偏凉,春天里应温不温,草木萌芽生发不好。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形成燥金克木,肝气郁结而致胁肋疼痛。“掉振鼓栗”,指抽动抖颤。“筋痿”,因肝阴不足,筋脉失濡而致肢体痿软,运动障碍。“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意谓阳明司天之年,肝的作用失调,因而可以在临床上出现上述病候。

“暴热至”,指气候由凉突然转热。“土”,指太阴湿土,在六气主时中属于四之气。“暑”,有热之义。“暴热至,土乃暑”,意谓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其在泉之气必然是少阴君火,在泉之年主管下半年,所以下半年即从四之气开始,气候由凉转热。

“阳气郁发”,指阳气郁结在里。“小便变”,指小便颜色变黄或变为混浊。“疟”,即疟疾。“心痛”,主要指脘腹痛。这些症状都与湿热有关。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主时,故在该年的下半年中气候变热,湿热交蒸,而发生上述病候。

“槁”,草木枯槁。“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蛰虫乃见”,谓火气流行则草木枯槁,气候不寒,则流水不结冰,蛰虫反见而不藏。

综上所述,阳明司天的年份,燥气下临于地,人身肝脏之气上从天气,风木之气起而用事,故脾土必受灾害,凄沧清冷之气常见,草木被克伐而枯萎,所以发病为胁痛,目赤,眩晕,摇动,战栗,筋痿不能久立。阳明司天则少阴君火在泉,暴热至,地气暑热蒸腾,在人则阳气郁于内而发病,小便不正常,寒热往来如疟,甚至发生心痛。火气流行于冬令草木枯槁之时,气候不寒,流水不结冰,蛰虫外见而不藏。

对阳明司天之纪,《素问·至真要大论》尚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之论,意谓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物化现象主要与燥气偏胜有关。

该篇又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大凉革候,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蛰虫来见。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插图]疝,妇人少腹痛,目眜眦疡,疡痤痈,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燥气偏胜,尤其是上半年气候偏燥,雨水减少,气温偏低。

“木”,指树木。“草”,指青草。“晚荣”“晚生”,均指植物萌芽生发较一般年份推后。“木乃晚荣,草乃晚生”,意谓阳明司天之年,气候偏凉,春行秋令,应生不生,应长不长,生长缓慢。

“筋骨内变”,指人体的筋和骨发生病变。“左胠胁痛”,指左胁肋疼痛。“寒清于中”,指上述这些病候在性质上属于虚寒。“感”,即外感清凉之气。“疟”,指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之病。“感而疟”,即人体因外感清凉之气而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大凉”,指气候清凉。“革候”,指改变了气候。“大凉革候”,即气候反常,应温不温,季节与气候、物候不相适应。“腹中鸣”,即腹鸣,肠鸣有声。“注泻”,指腹泻。“鹜溏”,指大便不成形。“阳明司天,燥淫所胜”,金胜克木,致肝气郁结或肝寒犯脾犯胃,而致上述病候。

“名木敛生”,即树木萌发生长不好。“菀于下”,指生长缓慢。“草焦上首”,指花草枯萎。“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意谓阳明燥金司天之年,春行秋令,应温反凉,所以植物生长缓慢。此与上述之“木乃晚荣,草乃晚生”之义相同。

“蛰虫来见”,即应蛰伏的虫类反而出动。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燥淫所胜,导致“木乃晚荣,草乃晚生”,虫类亦晚蛰,故曰“蛰虫来见”。

“心胁暴痛,不可反侧”,指胸胁剧痛,活动受限。“嗌干”,指咽干。“丈夫[插图]疝”,指患者阴囊肿大,麻木不仁。“目眜”,指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眦疡”,指眼角溃烂。“疮”,指皮肤生疮。“痤”,指痤疮。“痈”,即大面积疮疡。“心胁暴痛”“疝”“少腹痛”“目昧”“眦疡”等病候,皆因“阳明司天,燥淫所胜”,金克木而致之病。又因“燥淫所胜”而灼肺,而有“嗌干”“面尘”“疮”“痤”“痈”等疾患。全段意谓阳明司天之年,人体容易发生肺或肝经的病候。

“病本于肝”,意谓上述各种病候,皆因“燥淫所胜”克肝而致,为肝经病候。

“太冲”,穴名,为足厥阴肝经穴位。“太冲绝”,即该穴处摸不到动脉搏动,表示肝气已绝。阳明司天之年,金气偏胜,金胜必然克木,如果乘克太过,则可以导致人体肝气败绝而死亡。此与《气交变大论》中所述“太冲绝者,死不治”之义相同。

综上所述,阳明司天,燥气淫胜,则树木繁荣推迟,草类生长较晚。大凉之气使天气反常,树木生发之气被抑而郁伏于下,草类的花叶均现焦枯,应该蛰伏的虫类反而出动。人们多病左胠胁疼痛,易感受寒凉清肃之气,发为疟疾,咳嗽,腹中鸣响,暴注泄泻,大便稀溏,心胁突然剧痛,不能转侧,咽喉干燥,面色如蒙尘,腰痛,男子[插图]疝,妇女少腹疼痛,眼目昏昧不明,眼角疼痛,疮疡痈痤。病的根本在肝脏。如太冲脉绝,多属不治的死证。

关于其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此乃言燥为金气,惟火能胜,故平以苦温,苦从火化。佐以酸辛,乃以酸泻木补金,以辛泻金而补木。苦下泻,以治肠胃燥结之用。

2、少阴在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䪼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此言卯酉岁半以下,热司于地之候。“岁少阴在泉”,指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少阴在泉一定是阳明燥金司天,因此凡在年支上逢卯、逢酉之年,均属少阴在泉之年,在六十年周期中,计有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十年。“热淫所胜”,即气候偏热。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全句意谓凡属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焰”,指火焰。“川泽”,指河流或湖泊。“阴处”,指阴暗之处。“明”,有明亮、火热之义。“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意谓少阴君火在泉之年,气候偏热,即使在河流湖泊等有水的地方或阴暗偏凉之处也很炎热。这是对少阴君火在泉之年气候特点和自然物候景象的描述。

“腹中常鸣”,即腹中辘辘有声。“气上冲胸”,即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此处亦指火气偏胜而言。故张介宾注云:“腹中常鸣者,火气奔动也。气上冲胸者,火性炎上也。”“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意谓少阴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气候偏热,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上述火气偏胜的病候。

“喘”,即气喘。“喘不能久立”,即气喘不能久立。肺司呼吸,咳喘属于肺病。少阴君火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火胜可以刑金,因此可以出现肺热咳喘。“寒热”,即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属病在肌表,由于肺主皮毛,因此发热恶寒与肺有关。“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为火胜刑金之病候。少阴君火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火胜可以刑金,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因肺失治节、肺气不宣之证。故张介宾注云:“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者,火邪乘肺也。”

“目瞑”,指眼花,视物不清。此处“目瞑,齿痛,䪼肿”,属于火热证的表现。意谓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因此人体容易出现上述热病的病候。

“恶寒发热”,即发冷发热或寒热往来。“疟”,即疟疾。“恶寒发热如疟。”意谓患者临床上出现发冷发热或往来寒热,与疟疾发作时相似。

“少腹中痛”,即脐以下腹部疼痛。对此,张隐庵注云:“热在下焦,则少腹中通。”说明此处少腹痛是热痛。意谓少阴在泉之年,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而致少腹痛。“腹大”,即腹部膨隆。张介宾注云:“热在中焦,故腹大。”意谓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火气偏胜,因此该年下半年所出现的腹大,多因实热而致。

“蛰虫”,指在每年冬季进行冬眠的动物。“蛰虫不藏”,意谓少阴在泉之年,该年冬季应寒不寒,因此,往年冬季匿伏过冬的小动物也照样活动,应藏不藏。

综上所述,此段经文表述了少阴在泉之年,热气淫盛,川泽中阳气蒸腾,阴处反觉清明。人们患病多腹中时常鸣响,逆气上冲胸脘,气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视物模糊,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疟状,少腹疼痛,腹部胀大。气候温热,虫类迟不伏藏。

关于其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的论述。“热淫于内”,指人体出现了热病的临床表现。

“咸寒”,是指药物的性味,即味咸、性寒。“治以咸寒”,意谓味咸的药物可以降火,性寒的药物可以清热。故火热为病,治疗上应该是清热降火,所以在用药上也应该首先采用咸寒药物。

“苦”,是指苦味药物。“佐以甘苦”,苦味药物多属寒凉药物,有清热作用。“热淫于内”的疾患,在治疗上除使用咸寒药物外,再佐以苦寒药物,这样可以增强对于热病的清热降火作用。“佐以甘苦”之“甘”,是指甘味药物。

甘味药物多具缓和和补益作用。“热淫于内”,可因热伤气,也可以伤阴,因此对热病的治疗,在使用咸寒及苦寒药物的同时,如能佐以甘润药物,就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使攻邪而不伤正。

“以酸收之”之“酸”字,是指酸味药物。“收”字是指酸味药物具有收敛作用。由于“热淫于内”的原因,可以因发热汗出而伤气伤阴,也可以因热邪太盛而阳浮于上,因而在治疗上除了前述“治以咸寒”,清热降火以去其邪,甘润补虚以扶其正以外,还应同时配合使用酸味药物收敛其阳以补甘润药物之不足。

“发”字,有发泄之义。“以苦发之”,意谓使用苦味药物以达清泄里热之功。综上所述,“热”在五行属性上属火,“咸”在五行属性上属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意谓以水制火,治以所胜之意。“甘”,在五行上属土,“苦”为火之味,酸为木之味,佐以“甘”,即以土制水之意。佐以“苦”,乃从里泄热。佐以“酸”,为平上亢火肝火。对此,张介宾有“热为火气,水能制之,故宜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咸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之论。

2023癸卯年五运六气与疾病分析

从年运看,凡属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偏于寒冷,夏行冬令,应热不热,阴天较多,雨水较多,农作物由于寒冷不能较好地生长。寒冷之气常现,暑热之气衰薄,万物虽承土的化气而生,但因火运不足,虽生而不能成长,虽能结果实,然而很小,乃至生化的时候,已经衰老,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其灾害应于南方,土气来复,以致暴雨下注,雷霆震惊,乌云蔽日,阴雨连绵。

火运不及,火所对应的方位是南方,对应的脏器是心脏,所以明年好发心脏病,心肾虚寒等病比较多发,常出现心气不足等。“子病及母”,木生火,所以当孩子者没钱花了,就会找母亲要,所以母亲木就要被耗了。木对应五脏里面的肝,肝胆相照,所以肝胆这个系统就要被消耗。“母病及子”,火生土,火弱,其子土当然也会受影响,脾胃五行属土,所以还可能出现脾胃湿盛等证候。

从六气看,阳明燥金司天,司天之气主管上半年,上半年燥气淫胜,则树木繁荣推迟,草类生长较晚。大凉之气使天气反常,树木生发之气被抑而郁伏于下,草类的花叶均现焦枯。人们多病左胁疼痛,易感受寒凉清肃之气,发为疟疾,咳嗽,腹中鸣响,暴注泄泻,大便稀溏,心胁突然剧痛,不能转侧,咽喉干燥,面色如蒙尘,腰痛,男子疝,妇女少腹疼痛,眼目昏昧不明,眼角疼痛,疮疡痈痤,病的根本在肝脏。

少阴君火在泉,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下半年热气淫盛,川泽中阳气蒸腾,阴处反觉清明。人们患病多腹中时常鸣响,逆气上冲胸脘,气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视物模糊,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疟状,少腹疼痛,腹部胀大。气候温热,虫类迟不伏藏。

综上所述:2023癸卯年应该重点保养的是心脏、肝脏和脾胃,要多加保养。

展开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