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禅八定与证四果罗汉”全解(收藏)

 药王学徒 2024-05-19
图片

历代佛教都十分重视禅定,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佛教的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式是禅定。

本文介绍的是原始佛教关于四禅八定及证四果阿罗汉的内容。

一、四禅八定

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统称。

1、色界四禅是指: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

初禅——离生喜乐地

离开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慧平等,具足初禅。

初禅之前行

入禅定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即: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

在前面文章有详述,《静坐入定的详细方法,想修行的人多看看!》,可以翻看这篇文章。

初禅八触十功德

所谓八触是:动、痒、轻、重、冷、暖、涩、滑。

不管任何的禅定训练,在经过一定修行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变化。

有时身体感觉像有蚂蚁在爬,有时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很舒服,有时感觉身体沉重往下坠,有时候会觉得冷,有时会热的冒汗…等!

所谓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

前者八触主要是身体上的变化,十功德主要是心理上的变化。

很多人打坐进入状态,感觉身体空掉了,见到一片光明,如果继续修持,光明会无限放大,因为已经从欲界跨入了色界,因为色界造色所以才会出现一片光明的景象。

喜乐也是检验功夫的方法,有些人打坐,两腿一盘,就坐在那里,跟木头一样,这不算用功。

安住静坐深入时,会产生一种“喜悦”感,有时打坐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没有这个喜悦,你坐一会就觉得无聊、乏味、枯燥,有时我们称这种喜悦叫“法喜充满”。

比较细微,不一定在坐中感受到,工作中、生活中,哪怕你走路、吃饭、每个动作,你都可以感受到那一种欢喜,你讲不出来,有时你整天非常的高兴,你也不知道为什么高兴!

我们知道初禅有五境(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变化,善心、柔软就一起都来了。

修行是一个非常踏实的功夫,它不是虚幻、不是乱讲的,随着这种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境界的现前,你的相貌就会转变。

解脱境,这个解脱不是我们讲的了生死的解脱,而是讲“内心的一些束缚完全放下了”!

但这时法执还没有破,但是世间的妄想、执着、攀缘,这些你已经渐渐放下了。

比如:平时妄念一起,烦恼一来,想起谁对不起了,谁伤害过我了,家里的事,工作的事,心中的仇恨生起来的时候,能当下止住,逐渐、逐渐这些会放下。

当你能够把困扰身心的妄想放下,那才叫作这里的“解脱”。也就是说在粗住、细住、欲界定的这些阶段,你要能够放得下。

通过前面九个把妄想、欲望都放下了,那你才有可能随着境界而进入禅定,进入第十个“境界相应”,也就是五禅支的“心一境性”。

修行要懂得检验自己,十功德可以作为标竿,我们在练功中会出现昏沉、掉举、瞌睡、加上八触等现象,这些境界现前时,要分辨清楚,我们叫作“不相应行法”,它与法不相应,你就随它过去,不要理它。

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二禅已上则无,是为初禅之特相。

证到初禅的境界,随时随地都可以入定,入定后脉搏会停止。——脉止!

二禅——定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者,既无觉观,摄心在定,则生喜乐,此即二禅之定相。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

在离开初禅,二禅还没有产生时,称为“中间禅”。中间禅,又称“转寂心”。

在此定中,必须依据云行观来修,即压下的有苦、粗、障,欣上的有胜、妙、出。

修行者应深知云行观法,让心不忧悔,一心专精,加功修行,其心淡然澄静,没有分散,称未到地,也就是二禅的前方便定。

久而久之,不失不退,专心不停止,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境俱发,好比人从暗室走出,看见日月光明,豁然明亮,而且喜境十分美妙胜过初禅境界。

二禅具有内净、喜悦、乐(轻安乐,非乐受)、一心(定)四境。

证到二禅的境界,一坐就入定,不但脉搏停止,而且呼吸也停止了。——气止!

三禅——离喜妙乐

厌离二禅大喜动散,摄心不受,住于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并运用正念、正知,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喜妙乐”。

《楞严经》:“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瑜伽师地论》:“复次於色界中。初静虑地受生诸天。即受彼地离生喜乐。第二静虑地诸天。受定生喜乐。第三静虑地诸天。受离喜妙乐。”

《园生树经》:“复次彼树生俱砧摩罗迦时,即如声闻人离诸喜爱,身得轻安适悦妙乐,获得第三禅离喜妙乐定。”

三禅有五境:行舍、正念、慧、乐(意识之乐)、一心(寂然在定)。

三禅把欢喜捨了,得到一种非空非色的妙果,念虑会停止——念止!

四禅——舍念清净

舍弃三禅之妙乐名“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名“念清净”。

由这两种清净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深见三禅乐境之过患,力求四禅不动定,心无散动,然后其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是为修成四禅定之境。

当四禅定发时,没有苦乐之境,与舍心俱生,所以又称“舍俱禅”。

心如明镜不动,也如净水无波,断绝各种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无诸垢染,所以又称“不动定”,亦名“世间真实禅定”。

在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作恶,无所依附,已无形无质,而神通变化,皆从定发,故而佛经中云,佛以四禅为根本。

四禅具有四境:不苦不乐、舍(舍第三禅之乐受)、念清净、一心(犹如钟,犹如清水)。

证到四禅的境界,把一切的念都捨了,分别意识也停止了。——无念!

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行者继续用功,进入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图片

2、无色界四定是指: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

空无边处定:行者欲出离色界牢笼,于是放下色界所缘,转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融入空无边。

识无边处定:行者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的相应,心量无边,即“识无边”。

无所有处定:行者进一步觉悟到,不仅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而且连识也是不存在,一切思维对象都不存在,于是又厌弃其识,不缘一切内外境界,而转心缘无所有处,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与无所有相应,证“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无粗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无所爱乐与清净无为的境界。非想者,即非识处之有想:非非想者,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谓行者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如痴者,譬无心想也;如痈如疮者,有痛即觉,譬有心想也。)

四禅和四空定合称为“八等至”。另外,还有说第九定为“灭尽定”,即想受灭,也就是起心动念停止了,觉受也都停止了,进入到很深的定,类似像植物人的情况。

灭尽定说是想受灭,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它非常微细,如果完全没有,生命就不存在了。入灭尽定,极长者为七日,属于非想天。

四禅属于色界,四空定属于无色界,加上欲界合称为“三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于三界出入自在。

那么,或有人问:“是否一定要经过四禅八定才能出离三界、开悟证果呢?”

答曰:非也。佛教讲戒、定、慧,目的是要开发大智慧,了悟生命的究竟归依处。持戒、修定,二者都是助缘,这些因缘越好,越能帮助开发大智慧。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作引导,戒定功夫再深,未必开智慧,出三界。

开悟证果的标准不是四禅八定、深定,而是心中贪、瞋、痴烦恼的断除。自心中贪、瞋、痴烦恼断除,初禅的定力就可证到初果。

《阿含经》中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可见,贪、瞋、痴的止息断除,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四禅八定不是目的,它是一个工具,让我们能够了知什么是“三界”,帮助我们看清心中的贪、瞋、痴,然后能够断除。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涅槃。

图片

二、十结缚

无论你是否学佛,都应该来看看,人为什么会有心结?何谓贪、瞋、痴?

《大智度论.三十一》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

贪、嗔、痴有十种,称为“结”。

“结”就是打结,内心碰到境界没有消化,心里面不断酝酿、挣扎,或贪婪、或抓取,其内心就是在打结。

十结缚经常系缚着我们,但我们却不曾留意它、认识它、关心它。十结缚是捆绑着每个众生的烦恼,使众生黏缚攀缘着世间,一旦能断除这十种结缚,心识就能解脱而出离三界,到达最圆满完善的圣人境界。

十结缚是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欲贪结、嗔恚结、色界贪结、无色界贪结、慢结、掉举结、无明结。

身见结:不知此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空所形成,不知是由因缘所形成,因而起了颠倒妄想,以为此身就是我、我的,身外的就是非我、异我、我所。有一个主体,就把“客”对立出来了。身见结的“见”是见解或观念,因此身见结为“见解中身是我所有”。

疑结:就是怀疑有智慧的人(如佛陀、阿罗汉)所开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

健康的“疑”,是存疑、求证的疑,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求真求证的“疑”是很好、需要的,

这里讲的“疑结”,是一种不信任,对别人的不信任,对法的不信任,包括对自己没有信心。

疑结的产生是缺乏充足的知识,而演变成“疑惑”,捉拿不定,犹疑不决,没有勇气下定决心。

若要舍弃疑结就必须进行观照,直到看清这掺杂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疑”的祸害,越能审察看清,就越能逐渐厌离,从而能够舍弃它。

戒禁取结:即被一些与解脱无关的戒条与观念所束缚。持戒能减少恶缘,增加善缘,能够生定、产生智慧,此是有连带关系。但如果智慧不够,又容易死在戒条上面,或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蒙蔽,结果形成牢不可破的观念,自我束缚,就是“戒禁取”。

导致戒禁取结产生的原因是胆怯和恐惧。

欲贪结:遇到可意境、喜欢的境界,就贪爱、黏著、抓取,这种烦恼已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有如皮肉相连,难以理解和超越,以常人能力难以清洗干净。

嗔恚结:遇到不可意境就嗔恨、排斥、抗拒。

色界贪结:就是对色界的贪爱,也就是对初禅到四禅悦乐的贪爱,因为初禅到四禅已经是离开欲界,依“色界”的地、水、火、风而入定,故称行者所入的境界为色界(观出入息法就是依风界)。

无色界贪结:就是五定到八定,意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贪爱无色界定中的悦乐,就是无色界贪。

慢结:狭义的“慢”是自以为我是好、是坏、是同等,即感觉我比他坏,就灰心,我比他好,就贡高自大,或我和他同等,就想要争个高低或赶紧向前进等。而广义的“慢”是指一切有高低阶级的感觉。

掉举结:浅义是身心波动、散乱,外境若符合于欲望烦恼就不能止静下来,甚至连皮肉都被动荡起来。合心意就高兴到得意忘形,若是痛心的事,就会失意、没心情。这就是掉举结:散乱、好奇、波动、胡思乱想。

掉举结的深义是指“内心深层不安”——不知生死究竟归依处。

掉举结增长的原因有:“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亲属觉即亲疏观念很强,很在乎亲戚朋友,有很多的放不下。人众觉即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没有魄力承担。天觉即类似一个人的幻觉,包括异能那些比如会讲“天语”等都是。本所经娱乐觉即一个人对过去所喜爱的经典,一直抓著不放。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就是喜欢幻想、想像。

无明结:“无明”译为不知晓、不认识的状态,包括一切没被指出来的烦恼。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了解,对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无常”、“无我”的真理实相不了解,不了解就是“无明”,就会跟大自然的法则背道而驰,从而产生苦。

修行迈向究竟解脱,最终的阶段就是要断十个结,如果修行不是针对这十个结下工夫,却执著在种种禅相禅境上,那不是走在正确的解脱道上。

图片

三、断结缚与证四果阿罗汉

四果阿罗汉分别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1、初果须陀洹——熄灭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证到“须陀洹”要断三结,佛陀称舍去这三结的人为第一阶段的圣人,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世间,称为“入流”,即“已进入涅槃流”。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从证初果至证到阿罗汉果,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就是“七有天人往生”,证到初果的人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这样就会到达“究竟苦边”,到达究竟的解脱、究竟涅槃。

2、二果斯陀含——三结断,贪、恚、痴薄。证二果一定是包括前面三个结断,然后贪欲、嗔恚两个结也渐渐淡薄,它是渐渐的淡薄,我们称作二果。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靠近涅槃的阶段,对世间还有少许依恋,往生后,会再来人间天上再投胎一次,然后达究竟解脱,又称“一返果”。

3、三果阿那含——再将“欲贪”与“嗔”两结断除,等于断前面五个结,叫做证到三果。

第三果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三果的阿那含已经完全洗净贪欲、嗔恚两个结,由于不再有欲贪,也就不再回到欲界,因而称为“不还果”。

彻底洗净内心极细微的磨擦不再遗留,只顾快速上升到成为阿罗汉或涅槃为止,不再与欲贪发生任何的瓜葛,是色界最后的阶段。

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圣者了,但是还有后面五个结没有断。

4、四果阿罗汉——圆满地断除十结。阿罗汉就是贪、嗔、痴永尽无余,也就是十个结全断。

弟子问:“云何名得上清凉?

佛说:“得上清凉者,谓贪欲永尽无余,已断、已知;嗔恚、愚痴永尽无余,已断、已知,是名得上清凉”。

第四果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阿罗汉是佛陀十大称号之一。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引导众生去体证“无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