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斯汀格法则

 yyqf3rkg8ehw7k 2024-05-21 发布于河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研究,后来以他的名字为名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也称“费斯丁格效应”。主要讲的是,生活中10%的事情是人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90%是由你对所发生的10%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一个老故事,帮助你理解这句话。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打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疼爱手表,就打了儿子一巴掌,然后又骂了妻子一通。妻子很委屈,解释说,怕水把手表打湿,好心将手表拿过去。而卡斯丁却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饭也没吃,直接开车去上班了。快到公司时突然想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他的钥匙留在公文包里,就只好打电话让妻子送钥匙回来。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卡斯丁待拿到公文包到公司,已经迟到了,被正在等他汇报工作的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后,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而妻子也因返回家了一趟而上班迟到,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就是意外发生的10%,后面因情绪导致的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试想一下,卡斯丁如果在那10%的事件产生后换一种反应,比如,他看到儿子不小心将手表带到地上摔坏,赶忙去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

这样的话,儿子就不会因带着一肚子委屈和其它情绪出门参加比赛而影响到比赛成绩,妻子也不会因这件事情导致情绪不佳,而致使后面一系列的倒霉事情的发生;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样。

所以,明白了费斯汀格效应,我们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或容易触动负面情绪的事情面前,就一定要提醒自己,这只是生活中意外、不可控的那10%,只有用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处理方式,才能控制好剩余的那90%,这样就不会因小失大了。

我能做的不多,在您需要的时,我总在!



向上滑动阅览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爱”也是一种伤害

建立良好关系最好的一味药

情绪化父母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续)

情绪化父母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静能生慧

您在爱,还是控制

面对孩子的脆弱,你的反应是怎样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你的所为是在满足谁的需要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6)——贫穷的富人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5)——“怪人”老杨养育子女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4)——做好当下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3)——科学种田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2)——“野大夫”

初中毕业的“杨教授”(1)

用第三只眼睛看问题

越说,越反感

你站在家庭中的哪个位置

今天结出的果就是昨天种下的种子

缄默与沉默的区别

木心金句

您的攻击性朝内还是朝外?

相信相信的力量

你想让ta成啥样,那你就喂养他啥

不圆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爸爸的家庭角色与功能

夫妻关系中的安全感

边界不清——你能认清自己的角色吗

孩子犯错不用怕,它刚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没有最好,只有刚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有的原因

如今节日与以往“冷”了许多

还给孩子一个“完整”、而不是“完美”的父母

一年两次上坟,你了解的是……

快速阅读《叔本华的治疗》

感悟人生之路

自我接纳是……

生活是什么

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要不要报兴趣班

又一年的母亲节

为啥烦恼总是围着我转

孩子出现问题后,家长和家庭要经历的煎熬和变化

孩子怎么了

孩子,你不属于我

起风了

“金句”分享

送给青春期孩子最好的礼物——

念思亲

“我”家孩子上网课

城市一角

顺应自然

小故事大道理

随笔

阅读《蛤蟆先生……》

贤惠与优雅不冲突

如何平稳渡过更年期

观看《天道》

借人之智完善自己

阅读《干法》

《爱是治愈的一切力量》

不要做总是正确的训导员

认识你真好

做最好的自己

阅读《心法》

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每天进步一点点

特别的日子特别过

让学习与成长留下点痕迹

每个个体都是一宝藏

一同学习

走进家庭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多希望您还在

今日您收获了什么

带你了解原生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如何才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

学会爱自己,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课题

亲密关系(二)

亲密关系(一)

有关自卑

2022虎年吉祥

写作业为何总磨蹭?(三)

一写作业就磨蹭(二)

WeChat_20220108191645

2022第一场雪——美好一直都在

回顾2021

可以因为他人,但不是为了他人

自我为中心的索求者

“白眼狼”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不与他人比,只同自己比

给公主殿下的一封信

一封家书

游戏规则变了,你变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夸赞不如鼓励

孩子的反叛可以避免吗(2)——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反叛可以避免吗(1)——看见

怎样才是真正爱自己

放过孩子也是放过自己

语言的力量

美好的“第一次”

做好60分“妈妈”

《走出剧情》您看了吗?

青春期“早恋”

“开心果”就真的没烦恼吗

唠叨的背后是焦虑

总是指责他人的人

伪陪伴不如不陪伴

关系中的阉割

如何与孩子相处

喂养不是喂奶

他不是父亲,他是大boss

潜意识的力量

通过亲密关系中的“缠绕”找到自我

“我”承接了奶奶心中的“魔鬼”

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不会无故的消失

改掉写作业磨蹭的三个实操法

足够好的妈妈

为何总与人亲近不起

仪式感有必要吗

当我是一只装满爱的瓶子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阅读分享之七

对孩子的“禁止”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茉莉花茶

意境醉人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可以陪陪我吗?就一分钟”有感

孩子为何要说谎

关于情绪——愤怒

每一块砖头都是为了建造自己心中的房子

今天我值班——家长做好家长,孩子自然就好!

感恩那些“逼”过我的人

如何走进孩子心灵

老小孩儿

嗝嗝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差家长)


关爱生活, 关爱心灵,  关注心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