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

 黄帝九针 2024-05-24 发布于湖北

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




在临床一提到肝胃不和,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议论之处。但是,另有一种“阴虚性的肝胃不和”,则恰恰相反,认识它还不够广泛。这个病的症状,同一般的肝胃不和,看来似乎相似,所以容易混淆诊断,在治疗上也往往犯燥药劫阴之误,因而越治越重。






首先说明,本文指的“阴虚”,是肝血和胃液,而不是肾阴。因为血是肝之阴,津液是胃之阴,都有节制气阳的作用;如果肝胃之阴一虚,则不能颉颃气阳,可导致肝气横逆,而胃气不和。另外,肝胃之气,本又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脏皆病。叶天士说:“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可见肝胃阴虚不和,互相影响,是不可分的。所以,阴虚的肝胃不和,有它的特殊性,不能和一般的肝胃不和同日而语。



一、病因




阴虚性的肝胃不和的病因较广,举其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肝阴虚的原因:

(1)肝气:肝气以调达为顺,如果因为情志因素,而使肝气抑郁不舒,或暴怒激发肝阳,皆能化火而伤肝阴;

(2)饮食:偏嗜辛辣,过服燥药,日久增气,则助阳劫阴;

(3)劳役:久视伤肝血,房劳伤肾阴,产乳过多耗血,皆能累及肝阴;

(4)外感:六淫六邪,皆能化火,火邪伤人则使精血内耗。

2.胃阴虚的原因:

(1)情志:五志之火内发,胃阴首当其冲;

(2)饮食:同肝;

(3)外感:传经之邪、化燥伤胃阴;

(4)误治:汗、吐、下不当,则使胃液内耗;

(5)病后:大病愈后,胃阴随之而虚。




二、病机




   (一)  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说明肝脏有风木特性,故称“风木之脏”。肝木禀春气,而有生、升之能,故与少阳为表里,中寄相火,阴中有阳。朱丹溪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见解,质之肝脏,亦莫能例外。故肝之阳用,在某种情况下,而容易过极;肝之体阴,又在某种情况下,而容易不足。但是,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是互相制约的,所以,肝的气阳又不能使其太过,因而,在上有肺气清肃,在中有胃液滋溉,在下有肾阴潜涵,故肝阳不得不潜,肝气亦不得不柔。  
血液节制肝阳、肝气,比上述各脏为尤甚。《内经》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若肝不受血,则目亦不能视,可见血对肝的重要作用。以此推论,肝受血不但荣于目,而能制肝气之横,而能制阳气之亢,而能制肝风之动。如此种种,自可连类发明。  
据此,为肝血虚的肝气不和、以及在治疗用血药而不用气药,制定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魏柳洲的“一贯煎”就是其中之一。






(二)  胃  

胃称阳明,“两阳合明”,标志着阳气的隆盛,所以胃气有腐熟水谷的作用。阳明之气为燥,然又恶燥喜湿,故同太阴为表里。胃阳虽盛而不致亢,赖有津液之阴以济其刚,故胃气得以下行为顺,若胃液不足,盛阳无制,则燥气得逞,胃失和降则成病。  
清代叶天士,提出了胃阴虚的理论。他说:“胃汁竭,肝风动”,不但重视胃阴而又认为胃阴虚又可发动肝风。胃阴虚又引动肝风的机理,叶氏解释为:“以厥阴为风脏,而阳明为盛阳”,意思是在发病中肝的“风脏”去就胃的“盛阳”,两者又都缺乏阴液的滋润,故一拍即合,不得不然。据此,他为胃阴虚的肝胃不和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治疗中提倡用滋润之药,如叶天士的益胃汤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是,叶天士和魏柳洲对阴虚的肝气和胃气不和虽然起了指导作用,然而在临床上还有可议之处,例如:益胃汤对治肝则欠不足,一贯煎虽有肝胃合治之用,但枸杞、熟地黄的药性又偏温,临床施用仍有不足之感。



三、辨证论治




先介绍肝阴虚的肝胃不和证治:

(一)肝阴虚的肝胃不和证治:

症状:胸胁满闷,胃脘痞胀,嗳气,或呃逆,不欲饮食,心烦,口咽发干,失眠或多梦,或兼低烧,小便赤黄,大便不爽,舌红绛无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血虚则不养肝,肝失血养,则变柔为刚,而气不驯。气横所指,胃当其冲,所以见证,与一般的肝胃不和,颇为近似。然细心观察,又发现心烦,口咽发干,以及低烧,舌绛无苔,脉来弦细等一派阴虚见证,则知这种肝胃不和,乃是肝阴虚所导致的肝胃不和。于同中求异,辨证自可无误。

治法:柔肝滋胃调气

方药:柔肝滋胃饮(自制方):川楝子、佛手、桔叶、丹皮、白芍、沙参、麦冬、玉竹、生地。

方义:川楝子、桔叶、佛手疏肝理气而不伤阴;丹皮、白芍平肝凉血以制肝横;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大能滋胃柔肝以养阴血。

加减法:胸咽堵塞不堪的,加贝母、郁金、枇杷叶、射干;头目眩晕的,加菊花炭、珍珠母、石决明;胃气作呕的,加枇杷叶、竹茹、荷蒂、生牡蛎;胃不开而食不振的,加生扁豆、生谷芽、川石斛;肝阳迫肠作泻的,本方减生地,加生牡蛎、生山药。







附案例:李xx,男,35岁。患慢性肝炎,已有两载,肝脾肿大且疼,胃脘发胀,嗳气少舒,口咽发干,饮食日减,自述服中药二百余剂,迄无功效。索视其方,皆香燥理气之品。其脉左弦细,右则弦滑,舌光红无苔。

证候分析:服药二百余剂,不为不多,然无效者,此乃阴虚肝胃不和,而非一般的肝胃不和。何以知之?舌红而光,脉又弦细,口咽又干,阴虚乏液,昭然若揭。且新病在经,久病在络,宜乎肝脾肿胀而又疼。

治法:软坚活络,柔肝滋胃。

方药:川楝子、鳖甲、生牡蛎、红花、茜草、沙参、麦冬、玉竹、生地、丹皮、赤芍。

此方加减进退,服至三十余剂,胃开能食,胁胀与疼皆除,面红润,逐渐康复。据个人经验,此方治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或乙型肝炎“表抗”阳性的,或亚急性肝坏死,而出现上述脉证时,不妨加以使用,有较好的功效。







(二)胃阴虚的肝胃不和证治:

证状:口舌干燥,胃热如烙,但饮水不甚,心烦、食减,甚厌荤腥,对清淡食品,犹可下咽。胁脘皆满,嗳气不除,脉弦细,舌红绛少苔。

证候分析:此证从口咽发干,胃热如烙,舌红脉细,厌荤喜素来辨,则知胃中阴液已虚,因而胃气失于和降,肝阳之邪得以上犯,故又见胁脘发胀等证。它与一般的肝胃不和自然有别。

治法:滋胃阴,和肝气。

方药:益胃和肝汤(自制方):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荷蒂、川楝子、郁金、白芍。

方义:用叶氏益胃汤以滋胃阴,以柔亢逆之气。川楝子、白芍舒肝理气,郁金解郁散结,荷蒂、枇杷叶则治嗳气与满。







附案例:吴xx,男,32岁。患胃病一年之久。不能食,虽食则胃脘发胀,打呃而胃中汩汩有声。两胁发满,大便反溏,每日两三行,但无脓血粘液。口咽发干,以睡醒后为显。医因其食减腹泻,认为脾虚,投以人参健脾丸则口咽干涸,而腹泻未止,夜睡而梦遗。脉弦细,舌光红如锦。

证候分析:脉弦,病主肝胆,细脉又主阴虚,舌红如锦,则阴虚之象,不难辨认,更有口咽发干,津液不滋;胃脘作胀,肝胃失和,风阳内薄肠胃,则大便作泻,故又不能饮食。此证以甘寒生津柔肝,戢其阳用之过则愈,今误用辛燥,助阳灼阴,甚则伤阴动火,而精关为之不固。

治法:柔肝滋胃。

方药:川楝子、白芍、木瓜、生牡蛎、沙参、石斛、玉竹、麦冬、甘草、生地。用此方进退,不下二十余剂,其病始愈。







综上所述,肝胃阴虚的肝胃不和症,有其病理,有其症状,有其治法,有其方剂与案例。所以,这个病有它的发病规律和治疗体系。目前,对这个病的认识,还不够广泛,研究它的还不够深入,所以,对临床治疗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不揣肤浅,抛砖引玉,提出个人的看法,其中错误之处,希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