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其中包括祠庙的建筑制度。奉祀孔子的孔庙作为列入国家祀典的庙宇,不论建筑开间、屋顶形式、斗拱踩数、屋瓦的颜色质地、彩画的颜色图案以及建筑的高低大小等等无不受到礼制规定的约束。 无论何种孔庙,孔庙内的标表建筑主要包括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大成殿是庙的核心建筑。此外,地方孔庙由于是“庙学合一”,还有明伦堂(即实施儒家教化的大讲堂)、尊经阁(存放儒家经典的图书室)和魁星楼等教学建筑,同时有些地方孔庙还有乡贤祠(祭祀本地对儒学传播做出贡献的人)、名宦祠(祭祀本地区有政绩的官员)等从属性建筑。 1 孔庙的标表建筑 1:万仞宫墙 起源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这是子贡听别人说他比孔子要强,而后说的一番话,他打了一个比喻“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只有肩头高,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墙内的一切,我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好几仞高(古代一仞为八尺),如果找不到他的门是看不到墙内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种多样。” 地方孔庙的万仞宫墙位于孔庙最南端的外围墙,以长长的青砖红墙作为围墙,象征万韧宫墙,它高大壮观,较好的表现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入门者欲进门求知的设计意图,并以此拉开孔庙主题思想的序幕。 2:泮池 泮,指泮宫(古代的学校),“泮者教化也”,它也是学宫的标志。泮池是孔庙特有的形制,源自周礼。按照礼制,天子太学可四周环水,称“辟雍”,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南面泮水,成为“学宫”,后以半圆形定制,取意为“学无止境”,永远不能学“满”。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叫做入泮或游泮。也就是说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方可入庙朝谒,并在泮池洗笔。 孔庙中泮池的位置大概有以下几种。 1)按位置分 ①泮池位于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这种布局比较常见。 ②泮池位于万仞宫墙照壁与棂星门之间成半圆形,其上有的架石桥一座或三座,这种泮池也很多。 ③除此之外,泮池有时也设置在大成门内。 2)按形状分 ①标准平面,即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各地孔庙中的泮池绝大多数是这种形状。 ②以棂星门前的河流为泮池,这种泮池很少,而且多在南方地区,例如南京夫子庙是将秦淮河在府学南侧的部分河段拓宽,作为泮池,其南岸设很长的照壁。 ③矩形,明朝以前的泮池大多数为这种形状,朝天宫前泮池为矩形。 ④仅见于云南省建水县文庙的泮池,它又被称作“学海”,位于洙泗渊源坊的南部,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大水池,其中有一个小岛与东岸相连,岛上有清代建的方形攒尖顶“思乐亭”。 ⑤嵩阳书院中的泮池,成哑铃形。 泮池的规模由地方官学孔庙的级别而定,府文庙的泮池一般比州县级文庙的泮池规模大、标准高,一般泮池的半径在十米左右。 3:棂星门 棂星门最早用于大型的庙坛祭祀建筑,郊坛设灵星门,是古人用象征手法模拟想象中的天体。此后,由于儒学在封建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祭孔显得与祭天一样重要,将棂星门移至孔庙,但是儒生后来发现灵星门与孔庙无关,但是又不愿意将灵星门取消,所以将“灵”改为“棂”。于是也有这样的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拔,主宰着科举文运,所以孔庙的第一座大门以此星命名,意指孔子乃天上文星下凡。孔庙设有棂星门,表示尊孔如尊天。 棂星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一座门,是孔庙的标志建筑之一。棂星门的形式在孔庙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其规格有九门、七门、五门、三门之别。按屋顶形制分有两种:一种是房屋式,另一种是牌坊式。 4:大成门 大成门原称仪门,表示凡进入此门者应该衣冠整洁,仪表堂堂,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是通往大成殿区域内的正门。因屋顶有脊的装饰所以大成门也成戟门。 大成门作为进入主体建筑大成殿的入口,在建筑规制上通常比大成殿稍低,面阔5间、3间为多,屋顶形式和色彩一般都与大成殿保持一致,屋面以单檐歇山、悬山为多。大成门的面阔数大于大成殿。 5:大成殿 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意思是孔子把古今许多圣贤优秀的思想精华经过再创造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孔子学说的升华,就是大成。“大成”是后人对孔子最崇高的评价。大成殿也称为先师殿或先圣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殿因孔庙的级别不同因而其规格也不同。有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和九开间四种规格。大成殿面阔为三开间的比较少见。面阔五间的孔庙,历史上多属县学,即县级孔庙。面阔七开间的孔庙,历史上多属州、府级学校,即州、府级文庙。大成殿面阔九开间的孔庙有曲阜孔庙、北京孔庙、济南孔庙,吉林文庙和哈尔滨文庙,后两座孔庙都是清末以后建立的,所以大成殿的规格采用了最高的形式等。大成殿无论开间多寡,除北京,哈尔滨孔庙大成殿为重檐庑殿顶,其他大多为重檐歇山顶,也有的县级孔庙大成殿为硬山顶,或者为单檐庑殿顶。 6:两庑 大成殿东西两侧的厢房称两庑,两庑与大成殿大成门一起形成围合空间。两庑是祭祀供奉历代先贤先儒的场所,有的只供木牌位,有的则立有塑像。通常情况下东西两庑祀先贤先儒,有的文庙大成殿两庑还祀乡贤、名宦。 两庑一般为悬山或者硬山建筑,面阔通常为单数,曲阜孔庙东西庑面阔各40间,北京孔庙东西庑面阔各19间,其他地方孔庙两庑为5、7、9、11 间不等,如果出现面阔双数的两庑,也是由两组建筑拼接而成。 7:崇圣祠 各地方孔庙的崇圣祠,位于大成殿之后的较多,也有一些孔庙位于大成殿的东侧。崇圣祠的建筑形式各地有不同,屋顶单檐居多,它的规制相对来说要低于主体大成殿建筑。 除此之外,部分孔庙中还有杏坛建筑,地方孔庙大多建有乡贤祠、名宦祠,用来祭祀当地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和著名的地方绅士、社会名流。 2 孔庙的教学建筑 作为“庙学合一”的中国孔庙还包括“学”的部分,属于“学”的建筑有明伦堂,尊经阁,魁星楼,这些建筑都属于教学建筑。 1:明伦堂 明伦堂是地方孔庙中学宫的主要建筑,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孔庙作为学校的佐证。明伦堂在孔庙内的位置是辨别庙、学布局的重要标志。明伦堂有面阔七间、五间、三间不等。这主要是地方学校受古代的行政级别高低不同所致。 2:尊经阁 是孔庙内与学相关的配套建筑,也称藏经楼。古代学宫有藏书阁,同现代大学的图书馆一样,不过当时更侧重于文献的保存。“经”,在此泛指书籍。尊经阁实质是藏书楼,是古代学校的图书馆,它的存在说明孔庙具有学校的性质。尊经阁一般位于孔庙主轴线的末端,建筑层数2~3层不等,尊经阁一般建造的都比较大气,成为除大成殿之外的另一个醒目的建筑。 3:文昌阁、奎(魁)星楼 文昌阁取自文昌星,文昌星是读书人的保护神,同时文昌还有文运昌盛的寓意,符合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所以文昌阁在孔庙中出现,阁内供奉文昌帝君,主管功名利禄的神。文昌阁基本都为两层。 孔庙的奎(魁)星楼内供奉掌管文人功名成败之命运的魁星。因此用魁星楼来表示文庙学宫张贴榜文之所,就像现代贴升学录取通知名单之处。奎(魁)星楼一般位于地方孔庙的东南角,位于墙外的居多,一般为两到三层,顶端屋顶为六角、八角攒尖顶。 4:地方孔庙的学生斋舍、食堂 学斋是学生的集体宿舍,老师讲课后的自修时间都在斋舍,由于地方孔庙建筑都采用民居四合院和寺庙几进四合院的建筑布置,其厢房多作为斋舍和食堂。各地孔庙中学校的斋舍数量不同,每座斋舍一般都有高雅的名称,如:育材、守约、持志、务本、笃信等等,都含有培育人的品格情操之意。 |
|
来自: 黄之中 > 《人文、风景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