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 | 千万不要养成“黑洞体质”

 纤纤791 2024-05-25 发布于云南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在书里面,看到一个“黑洞人”的概念。
意思是,有些人像“黑洞”一样,不停散发暗黑能量,将周围的人吞噬于深不见底的泥沼之中。
与他们相处久了便会觉得万物阴暗,身心萎靡,甚至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以下这5种黑洞体质,千万要远离。

图片

能量黑洞

Part.1


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要远离负能量的人?”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负能量爆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悲观又消极。”
正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般,负能量的人总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惹人厌而不自知。
我们可以同情别人的遭遇,但长期浸泡在悲观消极的环境中,自身也会变得疲惫和颓靡。
正能量的人,犹如太阳,给人以温暖;负能量的人,犹如坚冰,靠近便觉浑身寒冷。
拒绝吸收负能量,首先学会远离“能量黑洞”。

图片

欲望黑洞

Part.2


《礼记》有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人生有度,过则成灾。
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欲望黑洞无法自拔。
欲望就像一匹野马。
当你松开绳子时,它会横冲乱撞;当你拉住绳子时,它会带你驰骋人生。
当你把绳子拴在它心里时,它才会带你去到更远的地方。
一个人对欲望的掌控有几分,他对人生的掌控就有几分。

图片

反馈黑洞

Part.3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和他说好的分工协作,结果自己的部分做完了,对方却毫无进展。
和他约定好的交差时间,结果时间临近,对方却杳无音讯。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反馈黑洞”,他们事事无反馈、无交代。
一个人靠不靠谱,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做事是不是有始有终,能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和交代。

图片

情绪黑洞

Part.4


《情商》一书的作者戈尔曼曾说:“情绪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而且会演变成情绪泛滥。不仅会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而且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太过情绪化的人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不经意间就会引爆,殃及无辜。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
如果任由自己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发泄情绪的同时,情绪也会将我们吞噬。
和负面情绪的人在一起,他们身上堆积的情绪垃圾,会汇聚成一个情绪黑洞,吞噬掉我们的正能量。

图片

认知黑洞

Part.5


视角狭窄,固执己见,这是认知黑洞的典型表现。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墨守陈规,拒绝主动学习和成长,固守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有人说:“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
越是认知水平高,越是不断探索,精进自己;
而越是认知水平低,越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
作家刘瑜说:“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去消耗别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人生下半场,远离黑洞体质的人,再累,也不要养成黑洞体质。


本期编辑 | 赵橙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