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尔曼•黑塞: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

 置身于宁静 2024-05-2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一、童年与家庭

图片

赫尔曼·黑塞,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于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镇。

他的父亲约翰尼斯·黑塞是一名基督教新教牧师,母亲玛丽出生于印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外祖父赫尔曼·肯德尔特更是一位精通多种语言的著名印度学家与传教士,曾在印度长期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会许多欧洲及亚洲语言。因而黑塞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

黑塞的父亲是德裔俄国人,母亲是法裔瑞士人,黑塞本人也可以说混有德国、法国、瑞士和英国血统。这样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就接触到了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包容的思想,这对黑塞日后的文学创作道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片

黑塞晚年曾在自传式片段小说《魔术师的童年》中作过这样的描述:“这幢屋子里交错着许多世界的光芒。人们在这屋里祈祷和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乐。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度的客人……这样美的家庭是我喜欢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更美,我的梦想也更多。”黑塞将自己少年时期所受的各种教育,加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幻想,归结为一种对自己有巨大影响的、无与伦比的魔力,因此他希望成为一名魔术师。正如他所盼望的,他后来成为了语言的魔术师--诗人。

幼年时,黑塞就已经显示出了优异的禀赋和独特的个性。7岁时,黑塞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13岁时就明白“自己要么成为诗人,要么就什么都不是”

现实总是残酷的,父母要求这个自幼显示出艺术天分的孩子去学习神学,将来继承家族传统——做一名牧师。于是,1891年,14岁的赫尔曼在父亲的命令之下通过“邦试”,考入玛尔布隆神学院,成为一名上帝的追随者。然而,与生俱来的诗人性格,加之僵化的经院教育对身心的摧残,入学不久后,黑塞便时常陷入沮丧的精神状态,逐渐患上了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并多次企图自杀甚至一度被送进精神病院。最终,父母不再干涉,任其自由发展,于是,入学不到半年,黑塞便逃离了学校。15年之后,黑塞创作了一部以揭露教会学校如何摧残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感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在轮下》,来发泄他早年的愤怒。

离开玛尔布隆神学院之后,他曾到过康施塔特文科中学学习,未待毕业,又因受到校方的歧视而辍学。1894年,17岁的黑塞携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期间,他游历过许多城市,当过书店店员、钟表厂学徒,也曾尝试书商等多种职业,但无论何时,他都没有放弃过对文学和写作的热爱。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一面谋生,一边刻苦自学,深入研究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为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

  二、青年及其中年经历

图片

1899年,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但都反响平平,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1904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问世,在德国引起轰动,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同年,他与长他9岁的钢琴家玛丽亚·贝诺利结婚。

婚后,黑塞移居波登湖畔,与妻子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潜心创作长达八年之久。在那里,他完成了自传小说《在轮下》与音乐家小说《生命之歌》,还有部分诗作。同时,他还担任慕尼黑《三月》杂志的主编。1912年,黑塞携全家迁居瑞士伯尔尼,除了写诗、撰文抨击沙文主义外,黑塞还出钱支援德国流亡者出版的刊物《新论坛》和《伯尔尼文学杂志》。

图片

黑塞的画(来源:网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顷刻间,欧洲大陆成了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的战场。彼时的黑塞从事着一份战俘教育的工作,然而,战争和战俘营触目惊心的惨状令黑塞成为坚决的反战者。他挺身而出,引用贝多芬的名言撰文,发表了著名的反战文章《啊,朋友,不要这般腔调》来抨击欧洲的好战心态与沙文主义思潮,表达他主张和平的愿望。作为一名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黑塞的言论一经刊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触怒了德国军国主义者,受到当时德国政府的打压和新闻界的围攻,而且成了好战分子和不明真相的人们的谩骂攻击对象。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妻子精神病急剧恶化、父亲与年幼的儿子身患重病,一连串的打击使黑塞深受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的折磨,他不得不中止德国俘虏营的服务工作,住进了附近的疗养院接受心理治疗。

这段经历于1917年被他写进了名篇《德米安》,小说揭示了一个青年德米安如何忠于内心,反对战争而被视为叛国,继而心理分裂的痛苦,影射了当时充满着动乱的德国,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部作品使他获得新作家方达内奖。

一战结束后,父亲去世,小儿子病重不治,妻子精神崩溃,家庭的支离破碎使得黑塞处于严重忧郁状态,他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地方,以便思考及创作。于是,1919年,不惑之年的黑塞离开了伯尔尼,来到瑞士南部的蒙他格罗拉开始了长年的独居生活,4年后,他加入瑞士籍。在蒙他格罗拉的日子里,他思想清净、情绪稳定,他逐渐恢复了以往的活力与创作力,陆续写出他文学生涯中最好的作品:《流浪者之歌》《荒原狼》《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等,这令他声名鹊起。

图片

1931年黑塞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巨著《玻璃珠游戏》的创作,历时12年,苦心琢磨、字斟句酌,这部小说的问世标志着黑塞迎来了其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1946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人们对挑起战争的德国法西斯的憎恨未消之时,原籍德国,后入瑞士籍的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因“在悲剧百出的年代里,极为真挚地恪守天职,成功地握起了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的武器”获得瑞典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在此后的十年里, 黑塞声誉日渐高涨,分别于1950年、1955年获拉贝奖金与德国书商和平奖金。

图片

  三、作品与影响

图片

黑塞一生著述丰硕,是公认的德国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童话和水彩画作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主要代表作有:小说《彼得·卡门青特》《在轮下》《德米安》《草原狼》《东方的旅行》《玻璃球游戏》《盖特露德》《悉达多》《漂泊的灵魂》等,诗歌集有《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一根断枝的呻吟》等,散文有《堤契诺之歌》。

细腻优美的文笔与自我分析式的文本书写,让黑塞成为当今国际文坛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德国当代学者米夏尔斯称黑塞为“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读黑塞的著作时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的确如此,无论是《德米安》里少年辛克莱梦中那欲破壳而出的巨大的鸟,还是“荒原狼”哈立面对镜中已是中年的崩溃自我,太多的年轻人,在这个孤独、敏感、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自己的镜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