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个持悼明之亡论的红楼梦读者。 对于红楼梦中关于“桂”的认知方面,与多数持悼明观点的读者一样,我认为“桂树”“金桂”“桂花”等形象,在某些情节和人物中影射吴三桂。 毕竟吴三桂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又是投靠满清的明朝臣民中一个另类典型。 通观红楼梦中关于“桂”的描写,隐隐约约都指向吴三桂这个人物。 本篇笔记的目的,是将“桂”在红楼梦的隐喻情节作一重点梳理,并列出它影射吴三桂的理由。 02 红楼梦关于“桂”的描写并不太多,但涉及面不小。除以其本体出现在故事情节中这一主要形象外,其他涉及到三个方面内容。 一个是以本体入点心、食品、药品类。比如桂圆汤、肉桂、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藕粉桂糖糕、桂花油,等等。 二是用“桂”形容其他事物,或入诗词歌赋,比如蟾宫折桂、桂楫兰桡、桂殿兰宫妃子家、桂魄流光浸茜纱、素女约于桂岩、香新荣玉桂,蘅芜苑中异草“花如金桂,味氛气馥”,等等。 三是以之形容人物,比如形容袭人“空云似桂如兰”,等等。 上述三类对于“桂”的形象引用,多与“兰”同时出现,这一点与“蓉桂竞芳”中夏金桂的口吻一致。 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其他内容乍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 03 以“桂”的本体入小说,所涉及情节屈指可数。 其一是又副册中形容香菱,“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水涸泥干、莲枯藕败”。香菱的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且为众多读者解读得十分透彻。 尽管金桂与香菱的蓉桂竞芳之争中,金桂说香菱指菱角,但是在又副册中明确用香菱出身的英莲将其演化为“莲”“藕”。 显然,香菱仍然保持了其莲的形象。 与香菱判词“自从两地生枯木”的原因一样,她之所以“莲枯藕败”,原因就在于笼罩于其头顶之上的桂花树。 即其因“桂”而亡。影射了明朝这个汉族政权因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而沦陷异族之手,南明因吴三桂弓弦绞死永历帝而亡。 04 其二是第三十七回宝玉一时孝心,折了两枝桂花送给贾母、王夫人,几个丫鬟也因此受益得到两位女主人的赏赐。 其三是宝钗分别以王夫人和湘云名义,请贾母赏桂花、吃螃蟹。螃蟹宴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大情节,所赏的是藕香榭山坡下的两株桂花。 其四是宝钗掐桂蕊喂鱼的情节。这个情节与宝钗以花蕊入药相统一,与黛玉惜花、葬花形成鲜明对比。 其五是鸳鸯撞破司棋与潘又安私情,也是在一株桂树下。而傻大姐发现绣春囊的地点,虽未明说,但也指向此桂树。 其六是凸碧山庄中秋赏月,击鼓传花用桂花,听笛时笛声自桂花树下发出。一个击鼓、一个笛声,显然在击鼓传令、边塞羌笛。 其七是与第六紧密相连的庆国公邀请贾政赏桂花。在同一个中秋节,都为赏桂花,一个让人想起鼙鼓声声,一个引出林四娘抗贼而亡,其意似断实连。 除这几处外,就是桂花夏家的专题描写了。 05 上述几处描写,与吴三桂一生几个重要节点高度吻合。 吴三桂在舅舅祖大寿的提携下屡获战功,不次升迁,后来又得到崇祯皇帝青睐和重用。宝玉一时偶然孝心发作给贾母、王夫人献桂花,似影射此时的吴三桂。 宝钗请贾母赏桂花、掐桂蕊喂鱼,影射满清利用明朝降将,采取攻心反间等各种方式反复拉拢、安抚吴三桂的行为。 司棋与潘又安在桂花树下私会、傻大姐在山石上发现绣春囊导致抄检大观园,则影射吴三桂与满清暗通款曲、与李自成内斗致国内更乱的史实。 凸碧山庄中秋赏月情节中,桂花、桂树、笛声的出现,则影射吴三桂弃守引清军入关,致使中原因异族入侵进入更加动荡时期。 在悼明之亡这个大前提下,再结合香菱被夏金桂迫害致死这一事件,红楼梦中桂花这个意象的使用,非常明显地指向吴三桂。 06 香菱被夏金桂迫害致死,是让人将“桂”与吴三桂联系起来最重要的一个情节。 如前所述,香菱这个人物身上既有秦可卿的影子,又与黛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的共同点是都影射大明王朝。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她的死归因于宁国府内部糜烂,即家事消亡首罪宁; 黛玉的死,虽未见终稿,想来不外乎薛家逼迫以及王夫人专权,属于内、外部权力制衡出现危机导致; 香菱与金桂是薛蟠的妻妾,她死于夏金桂之手,源自内部纷争、兄弟阋墙,从而出现杀伐。 三个方面,将大明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逐一列出。加之夏金桂在薛家的一番折腾,这个人物形象与吴三桂的吻合度变得更高。 07 将“桂”的隐喻与吴三桂彻底挂上勾的情节,还是在夏金桂嫁与薛家的故事中反映出来。 一方面,金桂的出身、金桂的脾性、金桂嫁与薛家又折腾薛家,同时又致香菱于死地这些前后矛盾、不可思议之行为,完全诠释了吴三桂在投降满前后的所作所为。 关于金桂这个人物,将辟篇再另细梳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