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极南美纪行(五)

 Silyvenebdr02m 2024-05-29 发布于湖南

      2023年12月19日,南极探险第八天,这是探险活动的最后一天,也是最为刺激精彩的一天。

      上午,游轮停泊在布拉班特岛(Brabant Island)东侧之雷克因特岛(Lecointe Island)东侧两个小岛附近,在探险队员的组织下,游客一如既往、井然有序地分组乘坐冲锋舟沿岛巡游。南极探险船有先进的客舱信息屏,每天都会将次日行程安排做详细介绍,各组人员按时登上冲锋舟,没有人会拖拉延宕。其实,登上轮船,多少都会有些军事化意味,船长是一船的绝对权威,对严重违规人员有关禁闭等权力。某船员告诉我,她曾以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关了几天禁闭。船方对游客相当宽容和包容,提供了非常周到的服务,游客和工作人员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

图片工作人员引导游客登上冲锋舟

     冲锋舟乘风破浪,起伏跳跃,像草原上脱缰的骏马,自由奔放。接近观察点,冲锋舟放慢了速度,有时则让小舟自由漂荡,给游客留下充足的观赏、拍照时间。乌黑的裸露的山体和被冰雪覆盖的山体,色彩上形成巨大反差。幽幽的淡蓝色的冰架蕴含着数百万年来自然界历史基因,我们着实是在和远古的自然界对话,欣赏并敬畏。冰峰之上的企鹅和其他鸟类各展姿态,那些企鹅引颈向天歌,照例唱的是求偶情歌。又见一排企鹅走在海浪拍打的冰雪岸边,顺序跳进海里,跳海的姿态优雅且具幽默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空时而云层密厚,阴沉压抑,时而云开一角,蓝彻海天。一座航标灯塔设立在悬崖之上,鲜红的灯塔在蓝白主色调的天海之间,正似一幅油画的视觉中心,十分夺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冲锋舟返回游轮

图片我们的游轮织女星号

     返回游轮,看时间尚早,转身又登上下一组冲锋舟,不知疲倦地做第二次巡游。冲锋舟上都是外国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间也是默契配合,心领神会。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带着儿子同行,使用很专业的摄影器材,应该是一位职业摄影师。他把防水相机深入大海,对冰架做水下摄影,浸入水中的冰架色彩十分迷人。驾驶冲锋舟的探险队员尽量把冲锋舟靠近冰架,帮助他完成摄影操作。探险队员俯身从海里捞出一块南极冰,送给大家观赏,我们抓在手里,咬在嘴里,相互拍照,一个欢乐的场景。

图片

图片美国朋友水下摄影

图片品尝南极冰

     一对美国夫妇带着一个十几岁的黑人男孩,每天看到夫妻两个人在照顾他,他很沉默,几乎没见过他说话。猜测是这对白人夫妇收养的孩子。

     中午,简单在餐厅取了一点东西果腹。船上的餐饮虽然和皇家加勒比轮不能相比,但也很是不错。那一年带着儿子乘坐“赞礼号”邮轮去日本,邮轮之奢华当属一流,但中国大妈大爷就餐时疯抢食物的丑陋形象,至今挥之不去。该怎么说这些人呢?整天嘴里喊着“爱国”,实则既少人格,又辱国格。

图片

     下午,是本次南极探险活动的重头戏——跳海,这是南极旅行中非常刺激和具挑战性的体验。当日南极洲气温零度,海水温度未知。110多位游客中大约有三四十位游客参加了跳水。跳水者签订责任书,自愿参加,游轮免责。

图片事故免责声明

     在游轮一层甲板,由工作人员协助系好安全绳,长度看上去约20米,一端由工作人员拉住,跳海者如发生意外,工作人员可以迅速把跳海者拉回船上。排队等候的人都是兴奋异常,没有人体验过南极洲的海水洗礼。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片呐喊声、掌声的鼓励下,只见跳海的人纵身一跃,然后瑟瑟发抖地爬上游轮舷梯。身体冷得颤抖,脸上都堆着忘情的笑。一对七十几岁的老年夫妇,也在跳海人群之列。

图片工作人员在指挥跳水

图片

图片相拥祝贺

     轮到我了,把免责声明递交给工作人员,脱下浴袍,顿感寒冷袭来。工作人员帮助系好安全绳,检查再三,发出出发指令。挥挥手,两腿用力,大义凛然地投身大海之中。跳水姿势实在不入流,身体砸在海里,激起的浪花铺天盖地。既然跳下来了,不能转身就回船吧,咱和别人不一样,一直往前游,感觉身体被拉住了,安全绳到头了,只能转身回游到船上。一般情况下,在海里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5秒,时间再长,身体会迅速失温。人类在这样的水温下,只能生存几分钟,然后就会失去知觉,丧失生命。在冰海里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冰冷的海水刺骨锥心,感觉肢体僵硬,不听使唤,血液似乎凝固了,同时会感觉到有海流在流动,游起来的时候身体会被推向一边。登上舷梯时,不由自主地大叫几声,似乎想以此驱走寒冷。表现还可以,赢得船友们和工作人员的掌声和喝彩声。穿上浴袍,接过一杯白酒,一饮而尽。据说,跳海之后最好喝杯伏特加,当然有茅台更好,可惜船上没有。

图片从容不迫  信心十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动作差,勇气佳

     跳了一次,好像没有过瘾,重新排队,重新填写责任书。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第二次跳海。照样游出去,游回来,再次体验砭骨之冷,很满足地再次和船友们一起欢呼雀跃。贪玩如此,船上断无第二人。匹夫之勇,谁说那不是勇?

      经过南极洋的洗礼,又到7层甲板和游泳池里的老外在一起嗨皮了一会儿。经过跳海考验,船上露天泳池和飘雪的天气已经不算什么了。这是一次肆无忌惮的精神和身体的释放。那冰冷的海水,会刻印在我的记忆里,留存很久。

图片

     老领导陈幼哲先生有诗相赠逗趣。不知什么原因,在国外一点也没有写诗的欲望。那年在西藏、新疆自驾,一路上和师友在网络上对诗唱和,大家共写诗230余首,那样的热闹场景再也无法复制。

     郑子彬同学给我留言:“平淡无奇的岁月,尽管无数次地循环往复,但留下的印迹却往往浅薄,而那些一生中只有过一次的经历,却可能永远一如其发生时那样新鲜生动,刻骨铭心地留存在未来的记忆中!”郑兄所言极是,完全赞同。

     是夜,游轮返航。甫出半岛,便是巨浪滔天,工作人员在走廊各处都放置了呕吐袋。取几个青苹果,回房间休息,平安无事。

     再次经过魔鬼海峡——德雷克海峡,没有再次遇到狂风巨浪,感觉好像还有一点点缺憾。你说这人吧,有时挺奇怪的。

图片再过德雷克海峡      

     12月21日,游客分批参观游轮驾驶舱,船长亲自介绍游轮性能。这艘游轮配备最先进的破冰、导航、天气和海洋监测、驾驶等技术。

图片一船之长

图片大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驾驶舱出来,到健身房假模假式地活动了一会儿。船上的生活太安逸,也单调,如果不是热爱,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长期在船上工作可能就是一种折磨。海员了不起,他们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忍耐力。

图片重若轻

图片周先生夫妇

     大海里航行,只有看不到尽头的大海,别无他物。接近美洲大陆,便有海鸥跟随,不知道这些海鸥是从哪里飞来的。海鸥追随着游船,在游轮激起的浪花里翻飞自如。

     傍晚,游轮上举行告别仪式,船长、船员和探险队队员悉数登场。南非籍探险队长布兰登先生对此次南极半岛探险活动做了总结,在大屏幕上打出本次游轮经过的十个锚地。其实,在南极半岛错综复杂的地形面前,人们很难弄清楚航线,好在有了这张航行图。大家纷纷在航行图前留影纪念。对于一般人来说,来南极,此生只有一次。但是,只要下定来一次的决心,年纪不是问题。让人羡慕敬佩的那些老年夫妇,和年轻人一样,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踏上南极的梦想。

图片探险队员出场

图片拍卖团旗

图片

图片此次南极探险航行图

图片老年夫妇在南极

图片老年夫妇在南极

图片秀肌肉

     晚餐,最后的晚餐。几天来,餐厅服务人员的热情贴心的服务,给每位游客都留下深刻印象。时常在吃饭时,突然唱起生日快乐歌,原来是游轮从游客护照上了解到每一位客人的生日。餐厅工作人员在厨师长带领下,端上生日蛋糕,围在过生日的游客桌前,唱起熟悉的生日快乐歌,整个餐厅同时响起一片掌声。温馨,友好,真情,浪漫,洋溢在餐厅每一个角落。

图片餐厅唱响生日歌

     和船员握别,和室友合影留念,手机里播放的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唱出了幽幽的伤感。

图片惜别

图片再见!

     难忘今宵,举杯同祝。我们曾经相聚过,世界的尽头我们曾经来过,此生无憾,值得纪念。

      12月22日清晨,经过两天航行,轮船回到乌斯怀亚。挥挥手,说再见,其实,“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是人生定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