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采购廉洁体系 防范物资采购风险

 嘟嘟father 2024-05-30 发布于浙江

物资采购工作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加强和规范物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对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构建、培育企业阳光采购机制,打造廉洁采购、高效采购体系,是中国一拖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纪检部门要顺应企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构筑廉洁保障壁垒,确保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一、物资采购监督应理清的关键点

理清监督方式,破解同位监督。这些年来,纪委冲到一线,通过和职能部门一起检查工作等方式来监督权力运行情况,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行为,就是混淆了职能监督与专门监督的区别,成为一种同位监督。而要破解这种同位监督的瓶颈,就需要理清监督方式,从全程参与向监督的再监督转变。

纪委从同位监督回归专门监督的关键,一是在监督行为上,要从过去直接参与部门的日常业务检查中退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有关责任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自身职责上,而不是越俎代庖。二是在监督对象上,从业务监督针对“事”转向专门监督针对“人”,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党员干部。

理清监督重点,做到有的放失。物资采购招标环节是否做好市场资源调研,是否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供应商的选定是否由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确定,是否对生产能力、资质状况及诚信度,建立动态的供应商信息库;在采购过程中是否大力推进内部评标专家随机抽取制度,确保评标专家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同时建立采购关键控制点交叉复核制度,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合规;提货付款环节是否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坚持先验收合格后付款的原则;财务部门是否对每笔款项的支付做到有根有据,严格按采购工作付款程序办理等等,这些都是纪委在具体工作中的监督重点,只有抓住这些重点,才能做到思路清晰、主次分明,有的放失。

加强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深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首先是加强对采购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通过遵纪守法教育,加强法律条规学习,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其次是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案例教育,以案明纪,以实例为诫,让相关物资采购管理人员清醒地意识到贪心的可怕后果。第三是要落实国机集团纪委日常监督制度,把第一种、第二种形态用到位,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

二、用制度监督人员,用体制约束行为

人是物资采购监督的重点,要通过主要关注是否通过体制和制度来约束不规范的行为。

一是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对物资采购决策者的监督。要实行领导干部回避制度,禁止领导干部和非物资采购部门人员参与物资采购工作,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管理。在重要物资采购中实行集体决策原则,主要确定重要物资采购的质量、性能、价格,严格执行“采购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不采购”,确保公正性和独立性;落实“一岗双责”的领导机制,将物资采购中的敏感问题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则中监督实施。

二是从日常规范上加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监督。实施采购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做到紧把关口、持证上岗、严格管理、定期考核;识别采购活动在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和管理风险;实施采购人员业务持续提升制度,通过业务培训、技术比武、专项技能竞赛等形式开展业务技能实践提升活动,未参加过岗位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新人不得参与采购。

三、紧扣两个点,严把入出关

紧扣“入口点”。要将监督的眼光紧盯物资入口,注重源头防范,在供应商的独家供货上重点监督,推行廉洁承诺制度,对有行贿记录的供应商,终身取消进入资格,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严守“入口关”。

紧扣“流失点”。在废旧物资处置中,坚持邀请三家以上有资质的物资回收公司,尝试通过“聚拍网”等网络平台公开处置,打破垄断和区域限制,杜绝个人说了算,防止随意处置和不规范处置导致的资产流失。

结束语:物资采购监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全方位工作,根据新要求新变化,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