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方明在首届画竹名家邀请展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夏方明画竹 2024-05-31 发布于河北

   夏方明在首届画竹名家邀请展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5月18日上午,由“曲梁竹社”举办的首届《画竹名家邀请展》开幕式在邯郸美术馆举行,下午和次日上午,首届《画竹名家邀请展》艺术研讨会在邯郸希尔顿酒店举行。研讨会由首届《画竹名家邀请展》组委会秘书长白占国主持,“曲梁竹社”社长张龙印先生就“曲梁竹社”成立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发言。每位参展画家对自己的艺术观点,画竹经历及画竹技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中国画竹界的一次峰会。邀请展和研讨会的举行必将对中国画竹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夏方明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参展作品的创作意图

——夏方明

     我的创作理念一直恪守“守正、创新、唯美”。

      这次展览我选送这两幅作品,一幅是红墙雪竹,一幅是墨竹雪竹。现就着这幅红墙雪竹一幅说说我的创作意图,有人曾跟我说,你选的红墙雪竹是不是有点俗,有大块红色在里面。说实话,这幅作品在我的朋友圈里经常有争议,有人说好的理由是有创新且唯美。有人说不好的原因是认为红色大面积色块存在,使得画面不雅。我是这样认为的,颜色本身没有雅俗之分,用对了就雅,用错了就俗。众所周知,红色绿色是在图案设计上尽量避免大面积碰撞的两种颜色,西方印象派的颜色理论中,红跟绿是互补色,是强对比。    

      中国古人也早就说过最好的搭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么。我想,图案设计中,红跟绿难搭配。我们不是往往加上白,变成粉红跟粉绿就可以和谐了吗;往往在众多的颜色眼花缭乱的时候,我们不是往往用大面积黑色来压住吗。于是,我就考虑画雪竹用白作为调和,画红墙底下基础部分大砖用黑色作为镇压,这一调和一镇压,唉,最后我发现还是有点作用,居然使得画面雅俗共赏了。

       至于这里边用的点雪堆雪,一是为了不跟大家碰车的原因,因为我估计大多数老师们这次画雪竹都是用留白法,我原来画的大多是用的留白。二是我认为这样去点雪堆积出来的效果,虽然跟传统有异,但如果堆好了,更有雪的体积感质感。当然,它是严重影响中国画里面“气”的运行的。我有时候感觉,这些白色,是堆出来的,就像血管里的沉淀物一样影响气的流通。但世事难两全,只能顾此失彼了,尝试嘛,就是这样。希望老师们能帮我出出主意看看以后如何改进。

       这次展览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我一拿展览作品集子后一口气翻阅了五六遍,跟老师们的作品一比,首先看到了自己作品的很多不足,比如气势不够大,不够足,中国写意的雄霸之气不够,不够强。在以气御笔上做的很不够。用墨过于谨慎刻板,没有把最好的墨韵效果画出来。构图不够讲究,有很多的硬伤在里面。这些都是我以后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但我的创新之路不会变,我今年55岁,我想再搞它几年创新试试,抱着玩着试,试着玩的心态,就像有人说的,万一成了呢?反正不成功也未必就成仁。

2024.5.18

【夏方明参展作品】

  《雪竹向人斜》

《岁寒别有精神在》

【作品赏析】

       构思立意新巧,用色对比大胆,勇于探索,创新意识强。《岁寒别有精神在》,诗赞曰;枝青叶翠呈妖娆,积雪压身不弯腰。岁寒犹有精神在,却将高节冲云霄。《雪竹向人斜》,“用色大胆出奇兵,巧用虚白有新裁。红墙映绿三五株,何须万杆一齐来”。(李泽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