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你好

 马尔的视觉 2024-06-01 发布于安徽

昨日是五月凉意透彻的最后一个早晨;日子快得跟刹不住闸似的,感受到了“光阴似箭”的一种惶恐。

今早我却在字里行间心急火燎地迎候着六月的到来。我不是那种节庆、节气或新年、新月到来都要蹭一篇文字的写手,还没无聊到把蚂蚁搬家视作暴风雨的前奏要大呼小叫。

处在黄淮腹地的小城,六月其实是最难捱的。高考、中考是孩娃们的地狱,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到煎熬;迅猛而来的炎热,不知哪一会就能把五月的凉爽、惬意挖坑给全埋掉了。

六月虽不是三伏天,可它火冒三丈起来,倒像是三伏天性情暴躁的爹。

特意写篇“六月,你好”,是因为我要在六月实践几个决定,将这个六月变成我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值得记录的月份之一。至于为什么放到六月,而不是五月或七八月,就因为它最无聊,也最难捱。

我要开天辟地,旧貌变新颜。

第一个重大决定是到法国去旅游,只到巴黎。到巴黎也就一个目的,跑第6区的蒙巴纳斯大道,找到第171号那个著名的绿树成荫的露台。它的法文名字是La Closerie des Lilas,文学、绘画和各种形式的艺术领域里的大人物们都曾把这里视作他们的家,其中有莫迪利亚尼、阿拉贡、毕加索、萨特等等。

我要在这里坐一小会,拍几张留影。La Closerie des Lilas坐一会,我就觉得和毕加索、萨特他们搭上了火,至少我们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有了这样的经历、阅历,马尔在小城足以一览众山小了。

饿了回旅馆尅碗方便面,等着第二天的航班回家。我可不想在埃菲尔铁塔、爱丽舍宫、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地方浪费时间;尤其是在六月。

从巴黎回来歇个三五天,我就要出发前往日本京都了。

到京都的想法缘于到西安去,没见到古代长安的模样,深以为憾。有朋友指点,你真想看,到日本京都去,那里还有古长安城的些许影子气。我想真他妈的晦气,我看中国的长安却要到日本去。

公元794年,日本的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日本天皇决定从奈良迁都到京都,都城总平面以中国长安为范本;但在具体设计上,据说右半城模仿长安,左半城模仿洛阳,在三面环山的平地上建成了轴线对称模样。

当时京都人口二十万,城市长约五公里,宽约四公里;减缩抄袭版的小长安。

长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京都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部分历史建筑在公元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日本文化的源点。那个故乡和源点中,尚存些许中国文化的古老面孔。我到京都并非是带着爷爷辈的文化傲慢去的,说实话,心里反倒有些羞愧。祖宗的好东西,后世这些不肖子孙给败坏完了,得去看人家的保存,人家的发扬光大。我要仔细品鉴它根源于唐代的建筑,引自中国的茶艺、插画和尺八,探寻它又是如何将中国的古典绝句改造成日式俳句的。

六月要来了,我要如何如何的兴奋和冲动,充满了甜汁水分,就像小城的大庄葡萄、和村苹果以及铁佛无籽西瓜一样。

作者相关文章

码字的个人意义

码字的人讲究语言的,多数都成大家了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