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知也,一位深入探索人性情感的旅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用心倾听每一个故事,用笔描绘每一种情感。欢迎来到知也视界,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多彩,透视人生的百态。 当我们谈论养老,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孤独的背影,还是温馨的团聚?近日,一组关于日本孤独死的数据显示,这一问题已变得愈发严峻,引发了我们对老年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日本,每一季度都有超过2万人在家中孤独死去,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数的近八成。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不仅揭示了日本老人的困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晚年将何去何从? 一、时间银行 最近,“时间银行”这个词儿火了起来。 啥叫时间银行呢? 这得从2019年南京市政府推的一个新招儿说起。就是让年轻人在有空的时候,去帮帮那些需要援手的老人。比如陪老人看个病、聊个天、买点菜、打扫打扫卫生啥的。 干这些活的小时数呢,会被存起来。等到哪天这年轻人老了,需要别人帮忙了,就能用这些存着的时间来换别人的服务。 有个叫陈馨怡的23岁姑娘,就是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她高二那会儿,妈妈和爷爷都因病去世了,这让陈馨怡感触特别深,所以她决定加入时间银行。 她想得挺简单:要是将来自己不在奶奶身边,就能把攒下的时间转给奶奶用。 所以她有空就去给老人理发、打扫、按摩,还帮着量血压、测血糖。 但做得最多的,还是陪老人聊天。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单和被忘记,没人关心。有人能说说话,有人能问候一声,这才是老人最需要的。 时间银行里,最常见的是年纪不大的老人帮着年纪大的老人。 比如62岁的詹宁辉,她已经帮过快一百位老人了,其中就包括79岁的芮祥云。 芮祥云老人有一儿一女,都不在身边,2010年老伴去世后,她就一个人过了。 她身体也不好,冠心病、糖尿病啥的都找上了门。 直到詹宁辉出现了,给她送饭、拿药、看病,有时候芮祥云在外面低血糖走不动了,一个电话,詹宁辉就赶过来接她回家。 这样一来,芮祥云老人的晚年有了依靠。 对詹宁辉来说,自己身体还行,时间也多,陪陪老人,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存了将来可能用到的服务时间。 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得攒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存款100万也不敢退休”,养老焦虑变成了经济压力。 钱确实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对普通人来说,时间银行这种投入少、回报高的方式,确实值得考虑。 这种用时间换时间,用服务换服务的模式,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养老这件事。 二、跨代共居 最近,在浙江缙云,一种新鲜的“跨代共居”养老模式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养老院,而是一个让00后年轻人和老年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有趣尝试。 想象一下,年轻人每月只需1000元就能住在养老院,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如果他们每月能完成10小时的志愿服务,房租立马减免200元;20小时服务,减免500元;要是能坚持到30小时,那房租全免! 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下棋(图源:光明日报) 这种“跨代共居”模式,其实就是把不同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共享资源,互相学习。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养老的局限,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让老少生活都变得更加有趣和温馨。 在这里,年轻人耐心地陪伴老人,一起看书、下棋,甚至教老人怎么用智能手机。这些任务简单却有意义,年轻人在陪伴中不仅消磨了时间,减轻了房租的负担,还能从老人那里学到生活的智慧。 反过来,老年人也能从年轻人那里接触到新事物和新思想,保持思想的活力,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情绪上也得到了更多的满足。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互惠双赢。年轻人得到了实惠和生活经验,老年人得到了陪伴和新鲜事物的接触。这样的跨代互助,让双方都成为了获益者和施予者,共同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65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1亿。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更多创新的养老方式。 “新型养老”不仅让老年人看到了希望,也让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面对老龄化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寻找更好的养老方案。 你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有何规划?养老靠儿女还是靠新型养老方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