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人成年后还是浓厚的学生气

 新用户4863IJ22 2024-06-02 发布于福建
昨天和我一个研究生的朋友聊天,她是学的会计,硕士花了6位数学费,考ACCA证书又投入了六七万
结果她和我说:不准备做会计了,打算去互联网行业找工作,但投了很多简历都被拒绝了
其实这很正常,现在的经济形势,别说传统行业了,就连新兴行业,都想要有经验又年轻的
没办法,人口红利嘛,供大于求,企业自然挑三拣四,但这种“挑三拣四”的思维,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很早就深入人心了
从读书开始,学校就给我们规定了各种框架,用加分减分的制度,来评定一个小孩是否优秀
所以我们早就习惯了活在别人的框架下,做一件事,总是要等到万事俱备了才开始
就拿我这个朋友来说,大学的时候她和我说想去四大、想去券商工作,所以考各种证书
考完了还不算,还要拿研究生学历,考了两次终于考上了想去的大学,然后继续考证
努力了六七年,结果发现就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梦寐以求的券商直接不招人了,四大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要不她继续卷,继续满足甲方的要求,要不就换个赛道,放弃这些年的沉没成本,重新开始
显然,在极其苛刻的甲方面前,她选择了后者,不玩了,换个地方再卷
但问题是,她之前在这方面毫无积累,用什么去撬动这个行业的开关呢?从年龄上讲,也不年轻了
且据我所知,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除技术岗外,都没有硬性要求硕士学历,觉得大专本科就够用了
迷茫,是必然的,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现状,一路过关斩将活成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乖乖女
结果到了社会才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当头一棒,焦虑无措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筛选思维,把公司、领导、老师当成权威,而把自己放到任人挑选的位置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
学校里这么多门课,却几乎没有人教过赚钱的逻辑,即便开设了这门课,讲课的老师也是个打工人,照本宣科,没有实践意义可言
而真正赚钱的方式,是找到市场需求,然后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去解决,它是个交换逻辑,你才是那个掌握主动权的人
所以,不要盯着自己的缺失,甲方爸爸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总是把对方看作权威,把自己视作小虾米,那就只能被无情压榨了
换个角度,你是个生产者、创造者,去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闪光点,是否可以做成产品,是否可以通过流量放大?
就比如,同样是考研成功,一个选择了埋头读书,一个选择了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分享出来,做成陪跑产品
两者的命运走向,必然就会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