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人农法:第四条,混播种植、原地种植、不浇水不灌溉之懒人法则。

 吴氏资本联盟 2024-06-03 发布于海南

昨天偷懒,没写文章,今天继续来讨论子益的文章,今天就一口气把剩下的五条一次性讲完。

图片

(胡萝卜结籽)

子益的第六条说的是:

不单一不唯美之混播套播法则

当今社会,现代化机械农业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充满视觉美,但是关于单一品种种植的危害已成共识。

子益推崇各品种混播套种(或称套播),可同时播也可分期播。这一点,与我的实践恰恰吻合。

不同品种高低互助,长短互补,早迟相应,深浅相宜,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光合作用,可以谓之为植物森林或食物森林。

这一点跟朴门永续农业不谋而合。

让种子在自然状态下应时而长,不必操心何时播种,如逆时生长的则会自动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选育出原生态优良种子。

如果能够留下最强壮的植株,自熟自落自长,自然播种不用收存种子,那就是自然农法的最高境界!

大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竞争,相辅相克的现象。人类只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关系,就能稳操胜券。

附上一些顾克礼老师总结的相生相克的套种教程:

韭菜与大白菜种在一起,可使大白菜免得根腐病。

小麦的黑穗病菌与黄瓜的枯萎病菌最怕洋葱散发出来的气味。

棉蚜、甘蓝青虫,马铃薯晚疫病,白菜软腐病都害怕大蒜的辣味。

大豆的金龟子怕蓖麻。

丝瓜能减轻红蜘蛛危害。

莴苣的苦味,使菜白蝶闻味而逃。

玉米间作大白菜,可减轻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

玉米间作花生能减少玉米螟的危害。

高粱地种旱芋,能防高粱蚜。

此外,还有中药入田、香草入田等各种套种方法可供我们混播套播时参考。

图片

(西瓜结果了)

第七条:

不育苗不移植之原址法则

直播是最接近自然,最不干扰土壤的方法。

直播而不移植,种子直接进入土壤,结合部会获取土地的记忆,会促使植物的习性与土地相适应。

几年后,作物的种子会象杂草一样顽强的生长。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地里的胡萝卜基本上就已经属于野生状态了。

也可学习自然农法种子球方法,仿自然生态播种,大田种植可以参考福冈正信的《一根稻草的革命》里面的方法。

子益还提到直播可以应用神农溲种法,避免种子虫咬,提高种子生命力。

由于制作方法过于繁琐,我就不在此重复,我觉得家庭种植不太用得上,更适合大规模商业化自然农法使用。

接下来说说第八条:

不转基因不杂交之自留种法则

寻找山区老农之自留种,可排除转基因种子,排除杂交种子,回归自然原生态,不再追求高产,甚至不再追求口感(指的甜、脆),只求纯正自然之清香,之丰富内涵。

依靠每年自然生态状态下自己复壮选种,通过自己留种,逐步找回物种之野性。

关于这一条,我就不发表意见了,毕竟我吃的好像就是杂交水稻,而且从古到今,农作物的进化本身应该就包含了杂交后的优良植株的保留吧?

至于转基因,我就不说什么了,因为我不懂,没有发言权,我只能尽可能的让地里的作物自己留种自己繁殖自己优化。

图片

(佛手瓜)

第九条:

不急躁不妄为之三年转换法则

自然农法虽然说一劳永逸,可是第一年打基础最辛苦,万事开头难,很多人说我这不是懒人农法,堆生态垄太辛苦了,还有的说人工也好贵。

我想说的是,你每年都需要翻地挖沟除草打药施肥,难道就不累吗?难道就不需要人工吗?而我只需要第一年把垄做好,以后再也不需要挖沟。

被化学农业破坏的土壤,必须有一个养地的过程,国际通用标准是三年,但是也不妨碍你通过种植绿肥、补充蚯蚓,木屑竹屑谷壳覆盖等措施,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

一边种菜一边养地也是可以的,反正已经吃了那么多年的农药化肥菜,也不差这一年两年的了,你说是不是?

你们别以为日本、台湾的各种自然农法和澳洲的朴门永续农业就是正宗,咱们老祖宗在种地的时候,他们还是猴子呢。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种绿豆做绿肥效果惊人。

《齐民要术》“苕”引《广志》曰:“苕草(即紫云英)色青黄,紫花,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再说说覆盖物,木屑中碳与氮的比例是三百比一,用木屑最好。干草中碳氮比率是一百比一,干草比木屑容易分解,需不断补充。

至于青草的碳氮比率,就只有二、三十比一,它以更快的速度将自己消化分解,使能量重新回归土壤。,也就是说绿肥可以解近渴,木科类的可以持久缓慢的输出。

土壤三年转换期是最艰难的,土壤未调整到位,植物生长困难,没了农药化肥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看不到成功之希望,很多人失去信心,最终放弃回到起点。

建议第一年可考虑木屑参入鸡粪羊粪米糠豆粕花生粕等,可学习借鉴酵素应用、天惠绿汁、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反应堆、有机堆肥、烧土肥、EM益生菌应用等等技术,但逐年减少用量,三年后基本不用,建议停用。

转换期第一年可以引入朴门永续的设计理念,根据土地实际情况预先做好设计,主要是给植物创造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并且减少它们的天敌。

有条件的可设几个生态岛吸引小生物,点缀种些乔木、果树、灌木等吸引鸟类,设些小水塘供青蛙繁殖,保留野花野草并设置昆虫屋为昆虫的家园栖息地。

设计好后才开始整地堆生态垄播种覆盖,其后自生自灭,物竞天择。

三年转换期不仅是土壤的转换,还包括种植方法的逐步转换,如直播混播套播,如自己育种等等,不要求一步到位,可分期实施,但化肥农药禁用必须一步到位。

图片

(一夜之间冒出来好多王不留行)

第十条:

不浇水不灌溉之懒人法则

生态垄的建立、足够的覆盖厚度、恰当的覆盖时机,完全能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湿润度,不必浇水,也避免因浇水导致土壤板结和营养流失。

子益说覆盖应该避开最冷和最热的时机。就这条我持不同的意见,已经有人做过实践,酷暑和寒冬坚持覆盖依然没有问题。

而我认为寒冬覆盖可以令土壤不会结冰,配合石头吸收白天太阳光的温度,夜晚释放温度给覆盖物保暖为最佳。

至于酷暑覆盖更是能够保护土壤不被暴晒,再配合高度不同植物的套种进行叶面部分的遮阴则属于上上策。

子益提出:覆盖最佳时机是几场雷雨之后,闪电产生的超高温高电压将氮气电离并和氧元素结合形成二氧化氮等物质溶在雨水中降至地面,这相当于施过一次富氧天然氮肥。

关于这点,我不懂,希望物理和化学好的课代表出来解惑,感激不尽。

由于不浇水,作物只能向下寻找水份和营养,从而根系发达,能在低养分的条件下成长,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大幅增强。

子益的神农农法倡导天人合一之理念,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共享食物,人得三分之一,自熟留田三分之一,虫鸟鼠吃三分之一!

这也是我一直建议尽可能的让植物进行一个自然衰败的原因,菜老了,就让它开花结籽最终腐朽与土地,它们的种子一部分会供养鸟类和虫子,一部分会在来年自行发芽。

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农作,种的不仅仅是农作物,种的是理念、是理想、是文化和精神,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子益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在此,谨向子益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为自然农业作出的奉献和努力,感恩!

并向各位喜欢懒人农法的朋友们致谢!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喜爱,鼓励和认同,我们一起努力,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图片

(番茄结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