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逋看见蝴蝶飞舞,吟诵了一首七律

 wuzhi9 2024-06-05

林逋看见蝴蝶飞舞,吟诵了一首七律,意象丰富,含蓄隽永

品诗赏词

古典诗词经常采用一些意象,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思,比如明月寄托乡愁,逝水代表流年;残花和落叶象征美好难留,松梅与竹菊暗喻高洁品德。才子们巧妙地在诗行中叠加众多意象,更能达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除了运用意象创设情境,诗人们还会借助一些相关联的典故、传说,形象生动地刻画所描写的对象,从而让作品显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下面分享林逋看见蝴蝶飞舞,吟诵了一首七律,意象丰富,含蓄隽永。

北宋 · 林逋

细眉双耸敌秋毫,冉冉芳园日几遭。

清宿露花应自得,暖争风絮欲相高。

情人殁后魂犹在,傲吏齐来梦亦荣。

闲掩遗编苦堪恨,不并香草入离骚。

蝴蝶是一种吸食花蜜的小昆虫,大多数蝴蝶色泽艳丽,宛如飞行的花朵。每当春秋两季,就可在郊野中、公园里看见那些可爱的小精灵,它们长着两对轻盈的覆有鳞片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色彩绚烂。

很多文人墨客都曾赋诗赞美蝴蝶,作为一位高士,林逋除了梅妻鹤子,还很喜欢自然界里的小动物,这首诗就表达出诗人对蝴蝶的怜爱之意。

诗的大意是:蝴蝶的眉毛纤细、高耸,赛过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它每天都会飞到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并悠然地在各色鲜花上盘旋几回。清晨时分,蝴蝶会伫立在饱含露珠的花瓣上,显得神态自若;天暖气清,蝴蝶又开始追逐随风飘散的柳絮,试图与其比个高低。

梁祝这对情侣死后,他们的魂魄化为蝴蝶;庄周梦里变身蝴蝶,梦醒之后竟然难以分辨自己是谁?诗人闲来读书,忽然想起蝴蝶未能与香草一样被写入《离骚》,于是便情不自禁地掩卷长叹,心中更是深感怨恨和无奈。

烟雨楼台、断桥残柳,这些西湖中熟悉的场景,对于长年生活在小孤山的林逋来说,当然也不陌生。不过诗人似乎不太喜欢这些经过精心装饰的人文景观,反而愿意接近朴实无华、幽雅清 净的大自然。

首联描述蝴蝶的外观和习性,蝴蝶的两对翅膀上没有绒毛,而是覆了一些鳞粉。作者用“双耸”二字,描述其顶端长有膨出的触角。“敌秋毫”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蝴蝶的细眉。“冉冉”二字,刻画出一种悠然神情。

颔联进一步展现蝴蝶的悠然神态,“清宿露花应自得,暖争风絮欲相高。”作者在此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出句显示了蝴蝶闲适自得的一面,对句则描绘出蝴蝶活泼可爱的另一面。这两句笔法细腻生动,也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

颈联化用传说和典故,“情人殁后魂犹在,傲吏齐来梦亦荣。”作者借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他们的纯真爱情没有得到世人的支持,最后双双化为蝴蝶。“魂犹在”,显示出作者的惋惜之情。

傲吏是指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李商隐也有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诗人借此说明,蝴蝶深受文人墨客们的喜爱,经常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结尾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意,“闲掩遗编苦堪恨,不并香草入离骚。”诗人喜欢蝴蝶的纯洁,赞美蝴蝶的灵性,并将其与香草相提并论。香草既能代指美人,更经常表达一种高洁的品质。

诗人似乎在责备屈原只看重香草,而冷落了蝴蝶,于是便一边掩卷叹息,一边又在心里默默地为蝴蝶道不平。如此结尾极其含蓄,作者不说怜爱和喜欢,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蝴蝶的赞美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