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叫认知?如何知道自己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

 HNYZL 2024-06-0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01 认知的概念

我在前面文章《人与人的底层区别到底是什么?》中提到一个正确做事的流程凡事都要先接引认知,然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再建立方法论,最后再去行动实践。

当然,有人说行动大于一切,想太多是浪费时间。没错,我不是要你犯“过度准备”的错,过度准备本质上就是为不敢行动找理由,我自己就常犯这样的错。

只思考不会有结果,任何结果都是行动带来的,但是思考与行动同样重要,没有想好的急于行动也往往会事倍功半。

我想说的是,先正确思考再积极行动,是成事的最优解。不是要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去想很多不存的东西,而是要先建立正确的认知,为行动找到正确的方向,那么你要做的事,在动手之前就成功了一半,只方向正确,后面的行动再困难也不怕了。

从认知到实践,认知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认知层次越高,人就越厉害。

那么认知到底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呢?

认知的字面理解就是“认识”+“知道”,是指人们学习、应用知识或者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当然如此重要的概念仅仅这么解释远远不够

认知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人为了获得事物内在规律、联系、相互关系而产生的深度思考,然后形成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信念并最终形成了价值观。

你看,认知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思考过程,用大白话说就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认知带来思考,思考形成价值观,而价值观会指导人的一系列行为

我在前面文章《人与人的底层区别到底是什么?》中提到人与人的区别在最开始其实只是看法的不同,而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对事物的第一反应,而人的价值观又是由人的认知决定的,所以认知决定人的区别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与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之间的因果关系别无二致,在我的理解里,认知决定人的区别其实就是思想决定命运的另一种说法

我在前面文章《向上社交结识贵人的核心法则》也中提到,结识贵人的目的不是去复制他们的成功动作而是去学习他们的认知,因为成功不能复制,而认知可以学习,学习他们,提高自己,最终是为了让自己也成为贵人

02 认知的划分

相通了这一点,那么认知有多少层级,我的认知又处于哪个水平呢?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并找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思考工具:

NLP理解层次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的划分,认知从低到高分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身份、精神(系统)六个层次并且有对应的行为特征,我们只需要观察对照自已的行为特征,就可以知道自身认知所处的层级。

图片

第一层:环境层

处在于这个认知层级的人最多,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只关注外部环境,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咎于环境和他人

思维模式就是都是身边的环境惹的祸,都是外界的错。

自己混得不好,是因为大环境不好,自己赚不到钱,是竞争环境太激烈,职场中无法升职加薪,是领导对自己不公平,别人比自己优秀,是别人运气好,别人取得了成绩,是别人作弊走后门.....等等,在这种认知层次的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抱怨,找理由,整天的怨天尤人,满满的负能量

第二层:行为层

处在这个层级的人,比环境层的人优秀,也相对较多,是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奋斗者,他们不抱怨环境,而是思考自己做什么能够改变现状,这种思维方式的好处在于相信自己拥有主观能动性。

所以遇到问题,他们首先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总觉得是自己付出不够,他们的应对模式就是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类人,典型的做法是以增加体力劳动,用时间来换取金钱上的节省。

这一层级的人往往看上去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他们拼命、不妥协,是典型的“实干家”。但很多问题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解决的,人和环境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完全不考虑环境,就会把一切的责任都安在自己身上,担负过重,伤害自己。

第三层:能力层

处于这个层级的人,关注能力提升,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能力不足所致,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具体做法。其应对模式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层级的人善于创造条件,提高自身能力。

相比起行为层认知,这一认知层次的人,要更优秀,他们不止是努力,而且重视努力的效率,拒绝低效和无效努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力层的口头禅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思维处在这一层的人也会存在不足,他们很可能会沉迷于寻找方法,而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事上,也有可能会成为那种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做的人。

而这话恰恰就像是在说我一样,因为我发现我自身就是这样的人!

第四层:信念或价值层

认知处于这一层次的人,已经超过了社会上大部分的人,不再是一个被别人推着往前走的人了,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意志、会思考自己的信念是什么的人他们知道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该做什么样的事,而他们的应对模式,就是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的做事。

第五层:身份层

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认知已经非常高了,他们开始关注哲学的命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你对自己身份的理解决定了你的动机,决定你的信念。自己给自己设立人生的角色而不是让别人给你定义的身份,是你自己想成为谁。其应对模式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或行动。在这个关注点下,他们就会一个很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所谓的自律,对他们而言,就是非常轻松的事情。这一类人的“积极”是自发的。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你就会围绕这一点构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层,并作出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成为一个真正的觉醒者。

第六层:精神或系统层

这一认知层次,是最高级的认知,也有人把这个认知层次称作灵性层、开悟层,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少之又少,堪称伟大。

处于这个层级的人,他们关注已经不仅仅只是“我”,而是“我和世界、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我能为世界、社会和他人做什么”,“我如何才能改变这个世界,如何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如何能更加的利他”。”在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愿景层,因为他们思考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比如国家领导人、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智者,他们为了追求使命感而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他们豁达通透、性格平和放松,在作为上能够影响到世界事物发展。

03 找到自己的层级

为什么厉害的人比普通人强大,就是来自于这种认知上的“降维打击”

有了这把标尺,你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处于什么状态,而不会被现有的思维所困住,知道如何改进,往哪个方向努力。

当你看待某个问题,穷尽所能也无法解决的时候,可能只是因为你的认知不够,在用低纬度的视角思考问题,而当你提高了思考的纬度,往往会发现,很多之前难如登天的事情忽然变得易如反掌了,这就是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认知的目的。

今天的我处在认知的第三个层级,那么如何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呢?我们下次再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