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散之《自作诗稿》高清释文1.0版

 李叔狠生气 2024-06-06 发布于云南
林散之《自作诗稿》楷书,纸本,尺寸为31.8×24.5cm,书于1947年,现藏于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款署“三十六年秋暮,散之初稿。钤印林散之印(白文)”。

林散之以草书闻名,被称为当代草圣。鲜为人知的是,林散之到了60岁才开始学草书。扎实的楷书基础,加之此时他的书法进入成熟期,个性渐趋突出,点画线条特别精到,碑与帖的磨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图片

古道甄选

【原文】
《秋雨得遯庵酬画扇诗二首次韵却寄》
知音久李龟年,雅韵新声订后前。
野水生来如文好,秋花老去带霜妍
赠君岂是龙皮扇,传世应求蛾术编。
各有幽怀名士恨,未妨大笑语言颠。

藏山竟日有细雨,独洒寒声点点加。
远道何人苦寄字,灯此夜喜开花。
孤吟几中唐体,墨深大米家。
正是荒园果未熟,无报子枣如瓜。
(三十六年秋莫,散之初稿,江上草堂)
::(xǔ)认可;
::雅韵(yǎ yùn)优雅的音韵;
::霜妍shuāng yán)洁白秀美;
::龙皮扇(lóng pí shàn)古扇名;唐人故事,记王元宝家有一皮扇子,制作甚佳。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座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
::蛾术(é shù)《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后因以“蛾术”比喻勤学;
::(qiū)古同“秋”;
::(nǐ)“拟”;
::(pō)“泼”;
::(cán) 同“惭”;
::(zhuó)淋,使湿;
::(mù)古同“暮”;
::江上草堂(jiāng shàng cǎo táng)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林蒲村。林散之22岁时于宅后小山上筑草堂三间,取名“散木山房”,后改名“江上草堂”,并种植花草竹树。散之先生对“草堂”感情深厚,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50岁后虽迁居江浦和南京,但每年均回来住一段时间

  释文 · 欢迎纠正  

知音久许李龟年,雅韵新声订后前。野水生来如文好,秋花老去带霜妍。

我与李龟年这位知音相交已久,我们共同追求着高雅的音韵,不断创作出新的声音,将其定格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野外的水源从一开始就如此清澈明亮,如同一篇美丽的文章。而秋天的花朵虽然年岁渐长,却依然带着迷人的霜雪之美。

赠君岂是龙皮扇,传世应求蛾术编。各有幽怀名士恨,未妨大笑语言颠。

我送给你的礼物并非龙皮扇,而是希望你能将我们的才华传世,编纂成一部传世之作。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深沉的情怀和名士之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放声大笑,言谈颠倒。

藏山竟日有细雨,独洒寒声点点加。远道何人苦寄字,穐灯此夜喜开花。

山中的细雨连绵不断,孤独地洒下寒冷的声音,点点滴滴地增添了凄凉之感。远方的人苦苦寄托着情意,而此时穐灯却喜悦地绽放着花朵。

孤吟几擬中唐体,潑墨深慙大米家。正是荒园果未熟,无从报子枣如瓜。

我孤独地吟唱,模仿着中唐的风格,但我深感自己的墨迹不及大米家。此时正值荒园果实未熟的时候,我无法奉上丰盛的子枣,只能将它们比作瓜果。

古道甄选

自作诗稿

林散之 / 楷书

图片

【1】《秋雨得遯庵酬画扇诗二首次韵却寄》知音久许李龟年,雅韵新声订后前。{春字点去}野水生来如文好,秋花老去带霜妍。赠君岂是龙皮扇,传世

图片

【2】应求蛾术编。各有幽怀名士恨,未妨大笑语言颠。藏山竟日有细雨,独洒寒声点点加。远道何人苦

图片

【3】寄字,穐灯此夜喜开花。孤吟几擬中唐体,潑墨深慙大米家。正是荒园果未熟,无从报子枣如瓜。(三十六年秋莫,散之初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