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城区75:长乐路事太多,不都是乐

 卧竹轩主 2024-06-06 发布于江苏

南京市区有好几条东西干道长度是1.8千米,比如长江路、汉中路、北京东路、建邺路,还有一条长乐路也是。

长乐路

位于秦淮区老城南,大部分处于门东区域。西起中山南路接集庆路,东出武定门跨红旗桥过外秦淮河至城东干道龙蟠路。

长乐路也是条拼成的大道,由西向东至武定门,依次为三坊巷、顾楼街、大夫第、营(院)门口、新廊街、小石桥等路段组成。附近不仅有长乐街(即长乐坊),古时南面还有长乐桥、长乐渡,借来命名为“长乐路”。

2002年2月长乐路又进一步增“”,原武定门外至龙蟠路一段为节制闸路,现划归长乐路。龙蟠路在此交汇处以北叫龙蟠中路,以南叫龙蟠南路。

龙蟠路以东又扩建到中和桥,为长乐东路

整条长乐路,有三座桥。西有新桥,中有武定桥,东有红旗桥,年代一个比一个新。

新桥

名曰新桥,实际是全南京最老的桥,东吴始建。桥南的保宁寺是南方第一座、中国第二座佛寺,它就是建初寺,而不是现在误传的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此桥故事甚多,与古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略)。现在依然非常重要。

三坊巷

新桥东边,因连接铁作坊、铜作坊和银作坊而得名,也有说与颜料坊有关的。当然,老城南号称十八坊,旁边还有颜料坊、白酒坊、大小油坊巷等。

现在铁作坊址是海底捞和电信分局,90年代前是江苏省邮电学校。对面是该校的附属工厂,即518厂,现在叫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顾楼街

三坊巷东至武定桥一段。路段南侧为南京市立第一医院。

该路段北侧是著名的原育群中学,由创建鼓楼医院的加拿大人马林所创办,现为中华中学

此街名相传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此居住有关。他作画时,不喜欢别人打扰,上楼便把楼梯抽起不见客,连老婆孩子也不得见。留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与瓦棺寺《维摩诘像》壁画等传世名作。

入佳境”这一成语也出于顾恺之。他知道甘蔗越往下越甜,因而总是从梢到根顺序吃。

顾楼街也曾是“秦淮八艳”之一顾横波眉楼旧地,眉楼声望超过李香君的媚香楼。她工诗词,擅绘兰,精音律,推为南曲第一。工小生尝与董小宛合演昆曲。她从良嫁后被封了一品诰命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青楼得到册封的夫人。

清末顾楼街北侧出了个状元黄思永,中国状元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镇馆之宝”就是他当年的状元考卷。

他是中国第一个兴办债券股票的人,与张謇同时被称为“商部实业两状元”。并且他还是收集整理殷商甲骨文的第一人。正是他促成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他的家在原育群中学东侧,小巷曾留其衣冠冢,被称作黄状元巷,1955年育群中学改为一女中,将小巷征用而消失。

该路段北侧最东面临秦淮河的东牌楼巷,与瞻园路通。拆迁以后原地盖了一片仿古新建筑体古玩城。还搞了一个古玉器研究会。

这段路的整个南侧是成立于1936年2月的南京市第一医院。这座三甲医院也是南医大附属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医院,更以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出名。

武定桥

武定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初名嘉瑞浮桥,明代被误认为古之长乐桥。明初中山王徐达府第后门正对此桥,桥名武宁,讳清道光帝旻宁改为武定桥。与夫子庙文德桥相对,一文一武。

明清至民国,这里妓院盛行,红灯金粉,笙歌不绝。新中国建后风貌一新。2001年道路拓宽又在古桥的两侧加建了新的桥面。

大夫第

武定桥东边,从钞库街到琵琶巷(今来燕路),原为明崇祯当朝首辅何如宠的府第。

大夫第”得名于买下居住在此的秦大士。秦大士是清乾隆年间的状元,号涧泉,为秦桧之兄秦梓的后代。

他小时候居住在中华路西的银作坊北邻,因而那边叫秦状元里。他在23岁时中举人,38岁进京殿试,成为清朝第43位状元。49岁时告老还乡便来武定桥东这边居住。

作为秦桧的旁系后人,秦大士为了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专门到西湖岳庙拜谒,在岳飞墓前书写了“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此处愧姓秦”字句。他为人端正,恪尽职守,与时任江宁县令袁枚相交莫逆,常同舟共游秦淮河。

秦状元府”现为长乐路57号、59号,是南京唯一保留完好的状元府第,属于5A景区。其后花园亦曾起名“瞻园”。10年前尚未修缮成景区时我去观瞻,当时有一甲骨文研究的文化社团在此办公。

院门口

大夫第往东,过琵琶巷和箍桶巷路口,进入院门口、新廊、石桥。

此路段原叫营门口,这一带本来叫“营”的街巷不少。院门口之名源自清代位于路北的凤池书院

凤池书院旧址现为长乐路小学。同治年间散文家、书法家张裕钊担任书院山长时,近代实业家张謇曾在此拜谒求教。

路北原有琵琶巷,明朝时期街面铺长条石,盖下水道。雨天路上行走,鞋钉拍击石板,伴随石板下的水流声,叮叮咚咚声若“琵琶”,巷名因此而来。

明代这也是艺妓集中之所,因此也有人说巷名与琵琶女有关。改造后琵琶巷消失了,成为来燕路南段,留下个琵琶小区。

现另起炉灶,在原琵琶巷东北方向平行于夫子庙步行街(原大石坝街)新辟出一条网红“琵琶街”,很有再现明代风情意味。

街对面有五星电器和沃尔玛。沃尔玛位于命运多舛的长乐路132号,是“好又多”改的,2020年也关门了。之前原址可是1952年建成的南京针织内衣厂,生产大名鼎鼎人人都穿过的工农兵牌内衣

小石桥

院门口往东是新廊石桥,30年代后合称“小石桥”了。北侧曾有糟坊巷、石将军巷和莲子营。糟坊巷是为朱元璋酿酒之地,莲子营是白鹭洲特产莲子的集市。此处民国时期曾为江宁地方法院。现在是平江府路南出口,也是夫子庙的南门牌坊。旁边是夫子庙大市场,对面就是三七八巷。

小石桥段东有骂驾桥(马家桥)-小心桥东街路口。最后是江宁路口,北面一条小路通向白鹭洲南门。这条靠城墙根的南北路就是原市内小火车的路基,消失的“石桥”就在这十字路口上。

过了小石桥段,城墙和武定门就在眼前。

红旗桥

武定门

武定门修筑于民国1933年,为方便附近市民出城取水而开辟,邻近武定桥而得名。城门开在正觉寺北侧,该寺始建于南宋。1937年日寇攻入南京,寺内有17位僧人惨遭屠杀,以致逃走的僧人回来后,宁可还俗也不忍心再面对佛堂。南京市在此立有“日军侵华大屠杀遗址碑”。

1958年武定门和两侧城墙被拆除。正觉寺也一并拆,建了新华玻璃厂。

2000年玻璃厂破产拆建为盛岛大酒店时,把“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移走毁坏,引发民愤怒砸酒店。市政府又在原址重新立碑。

2007年重建了武定门和相连城墙。此门原为3座牌坊式城门之一,另2座是汉中门、新民门,现只有新民门还在。

重建后的武定门改为如今的三孔券门,登城口的一层是青春书店。

节制闸

1960年9月武定门外建成节制闸,2008年完成加固改造,称作“江苏最美水地标”。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杨廷宝教授指导设计的。杨老除了设计一些著名古建筑,还负责设计了天安门广场扩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徐州淮海烈士纪念塔、南京长江大桥、毛主席纪念堂、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南京丁山宾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

1969年,武定门外又建了泵站,与节制闸共同承担南京市城区内秦淮河范围内的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等任务。同年武定门外护城河上建了红旗桥

武定门外与护城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历来是人们健身散步的活动场所。与白鹭洲公园一道城墙之隔的北区,民国时期曾建有制冰厂和游泳场。现在建了武定门公园,仍然是主打“健康主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