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杂记/物业和业委会

 刘小明一点堂 2024-06-06 发布于江西

走进自然 采撷艺术

-------------------------------------------------

砚·边·杂·记

物业和业委会


      人一多,就有了组织,也就有了商机。无形中,里面滋生出癌细胞。于是,又需要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和病毒纠缠久了,往往自己也就变成了另一种病毒。

      住这个小区十来年,一入住,就和物业打交道。先是春风拂面,又是敬礼、又是招呼。后来,真有问题需要解决,便是迂回圆滑。不花钱的,也许能帮你一二。比如,电子门没电了,换个电池,管家还是能上门的。末了,还得提醒一下,看在你是优质业主的份上,免费提供服务。那言下之意,你如果不交物业费,那就有你受的。要花钱的,彻底没门,比如电梯经常故障,需要换部件。小区路面严重损坏,需要维修等等。年年追问、年年迂回。

      后来,业委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成立了。就像一个新制度的出现,业主开始欢欣雀跃,以为有了主心骨。结果,十来年来,业委会就干了一件事,追讨公共区域的收益,把追讨来的几百万,砸在请律师打官司上面。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每年吵闹,就为换掉老物业,请进他们招来的物业。殊也知,天下乌鸦一般黑,物业诞生的第一天,就是来捞钱的。物业干的事,就两件:卫生加保安,收的钱,却远远高出几倍。照理说,卫生和保安两件事,业主轻而易举就能自己解决。但真实情况却是,吵吵闹闹,什么事也达不成一致意见。十足的乌合之众。

      健康的物业很简单,就是服务好小区,收费简单明了。业委会呢,职责就是监督和督促物业的工作,起到业主与物业的桥梁作用。而实际运转下来,就起了化学反应。物业往往和权力部门勾搭,安抚拉拢小部分顽主,滚成一个利益雪球。一点小伎俩,就能以少胜多,比如:公共空间搭建亭台、阳光房。擅自种菜、拉围墙等等。而业委会,一旦没有分到一杯羹,便会打着维护业主的旗号,与物业对抗。绝大多数业主,在他们的争斗中,随时被出卖。

      物业,就那么五六个人、七八条枪,怎么就能管辖一个万人小区呢?说穿了,并无含金量,归纳起来就是:利用权利、利用矛盾。但业主,注定了是一盘散沙,就无法破解物业这点小伎俩。

      近年,有两会代表也有涉及物业管理的议案,但终究没有弄出一个实用的方案来。还得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找到靶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