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医林误案》之十'胆结石,下伤肝脾'→肝癌,附子泻心汤(水火未济),磨牙,胃中不和,胃溃疡,消化道溃疡,胀满,中满,腹胀,打嗝,小孩子胆小

 有缘者可网诊 2024-06-07 发布于江苏
【医案10】胆结石 下伤肝脾
李某,女,36岁,干部。1973年在上海出差时,突然右胁剧痛,恶心呕吐(以往有心下痞满宿疾),经某医院X光拍片,确诊为胆结石。后发作频繁,不能工作,于1975年8月10日住北京某医院。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排石法,第一天服药后腹泻三四次,第二天服药后排便十余次,旋即出现呃逆频作,脘痛坠胀,体力不支等不良反应,因而停攻,但患者右胁绵痛不休,便溏无力。

8月16日查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520,致精神紧张,思想负担加重。于9月6日会诊,望其色,目无精彩,面色萎黄,精神萎靡,闻其声,气短息促,语言无力,诊其脉,沉细无力尺弱。四诊合参,本证系峻下误攻所致,治当益气健脾,养血滋肝,方以归芍异功散意化裁,药用: 

黄精12g玉竹12g党参12g山药12g炒白术10g当归9g白芍9g陈皮9g焦三仙各9g炙甘草6g6剂。

二诊时,纳谷虽略见馨而余症依然,遂转以健脾益气,温中醒脾之治,予香砂六君汤意进退之。迭经四诊,服药20余剂,至10月7日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已恢复正常。此后,从阴黄着手,治疗胆结石,方以茵陈术附汤合附子理中汤意化裁之。最后以益气健脾、补肾调冲之剂收功。经随访至1980年底一直整日工作,未再复发。

-《医话医论荟要》

【村长解析】

这位患者不但有胆结石,还伴有心下痞满的脾胃宿疾。一般右胁对应着肝胆区,右胁剧痛一般是胆结石作怪。刚开始肝硬化,再肝腹水,再到肿瘤,最后疼到满地打滚嗷嗷叫。肝本身不会疼,出现痛觉是因为肝硬化之后,肝部寒结闭塞引起心脏供血通道堵塞,血液过不去压力过大导致的疼痛,肝癌晚期同时还会伴随发烧。这时只需温热肝部,化掉肝里的寒湿血瘀,让血流顺畅,自然就不疼了。治疗肝部肿瘤的肝脏实的方子,我们以后会讲解。

右胁突然剧痛,恶心呕吐。

胆结石发作时,人会恶心呕吐,要用呕吐方式来疏解身体压力、减缓疼痛。案例中的患者有“心下痞满”宿疾。心下痞并不真有疙瘩痞结,而是中焦不通。中焦是身体上下左右的中轴枢纽,如果淤堵不通,上面的气下不来、下面的气升不上去,左边右边的气也不能相互流通。心下痞又叫天地否或天(青)地(黄)不接,指天地不交的状态。几个泻心汤的方子就是用来扭转这种不交的局面,把“天地否”转成“地天泰”,让上面的热能下来、底下的寒能上去。火往下走,下面水往上汽化,形成了一个天地交合的状态,这才是身体的常态。

地天泰中的“泰”是吉卦,时天地相交,与众生为伍的状态,如三阳开泰。“否”卦就不是吉卦,是分离的状态,如否极泰来。现在很多人不追求地天泰,而是一直处在天地否的状态。地天泰就像皇帝治天下体恤万民或菩萨修佛道垂怜众生,如果想修行更高,需入浊世度凡人,与众生融为一体,到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如果是高高在上光为己,就像挣了很多钱后,光顾自己享乐、不顾底下人死活一样,为富不仁。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的,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天地否、地天泰的状态存在于万事万物的相里。以男人是天、女人是地为例,如果男人疼爱媳妇,女人体谅老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就是“泰”状;男人在外面吃喝玩乐,家里就是“否”态。以我们身体为例,上焦是心火,心火应该下达,如果下达不了堵在上面,就会形成上热下寒的“否”态,“否”态又可以细分:附子泻心汤适用水火不济“否”态,而不是中焦不通。水火既济状态下,火能藏在水里;如果藏不住,火会往上跑形成火焰山。与附子泻心汤解决“水火不济”状态的理法不同,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解决的是中焦不通导致的天地不交问题。中焦不通导致上面的天(心火)与下面的地(肾水)不相交,痞结住了,这时需要用这三个泻心汤疏通,让心火下达、肾水汽化,解开痞结。附子泻心汤和这三个泻心汤,适用于水火不相容“否”的不同状态,需要我们辨对症用对方。

对心下痞,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调理中焦。附子泻心汤适用于能吃能睡中焦没有问题但又水火未济的人。先弄明白仲景师设计这些方子的原理,再懂点《易经》知识,更容易学好中医。

《西游记》里的小细节很有意思,孙悟空过火焰山,向铁扇公主借了三次芭蕉扇,扑灭山火后又降雨,形成水火相交的既济状态。之所以借三次芭蕉扇,因为“水”卦和“火”卦都是三爻,只有调三次,才能把水火未济的状态扭转成水火既济的状态。比如终南山上的修行人,修得浑身燥热阳亢,大冬天睡石板、光脚走路,就是修到浑身生大热,又没办法引热下行,像过不了火焰山就烧死了,这是修行修偏了。修行到成佛都应该像常人一样,一旦出现异常,就是身体病了,需要调整纠偏。人的正常状态是感觉不到身体哪里有异常,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修行也是,身体出现任何异样都说明需要纠偏了。《西游记》就是在讲修行过程中各种出状况的人。

对于案例中的心下痞满症状,用生姜泻心汤就好。生姜泻心汤是常用必备药,我们在《四季养生》专题中就着重说过。现在很多人中焦寒热杂结,表现为吃东西爱上火,或有口臭,或经常溃疡,或吃完爱打嗝等。就以喝茶打嗝为例,有些人以为是茶好茶气足打的嗝,实际上是中焦不通,胃气想降又降不下去;如果脾胃通畅,不会反胃打嗝。学中医跟不学中医,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后世说的“痞满嘈杂”也是中焦不通,吃完饭老感觉胃部满满、反酸、打嗝……生姜泻心汤专治中焦不舒服的病症。喝了以后,会感觉胃部像大石头样“扑通”落地了,整个中焦通畅了,连带心情都好了。

俗话说,“胃不合则寝不安”。中焦不通会导致心火不下行,人睡不安稳或做梦磨牙等失眠症状,这类失眠可以用生姜泻心汤对治。生姜泻心汤的理法中,就有“胃中不和”,说明胃里面寒热并杂、寒热交接。胃部本来很热,如果有寒气,胃会痞结住,中焦运行会痞塞受阻。如果脾胃、消化道的寒热杂气结交太厉害又出不来,就会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溃疡人体需要通过溃疡把寒热杂气散出来,包括胃里面的热。胃里面的热是寒导致的。就像小时候我们玩雪后手通红一样,红也是寒导致。经常喝凉水、吃冷饮会导致胃部寒热杂合。像小时候农村人一样天天喝炭火水、吃柴火饭就很少得胃病。现在十个人有九个人胃部不舒服,跟贪凉饮冷等错误的生活方式有关。

黄连汤的条辨中有“胃中有邪气”,即胃部中焦寒热病杂结交。邪气不单纯是热气和寒气,可能还会有毒气。如果胃部有毒气,且长期出不来,会导致舌苔发黑,此黑有别于发高烧后的舌苔发黑。舌苔像发霉一样呈灰黑色,说明中焦胃部寒热邪气结交太严重,胃部的浊气多又排不出来。如果去医院检查,会查出来胃溃疡或者消化道溃疡。这种情况不是用黄连汤来调,还是要把胃中的气解开、散开,散开后舌苔会慢慢恢复正常,解开之后喝几副升解汤解毒也可以。现在人吃的毒物太多了,可以每月喝一副升解汤,就是苦了那些老鳖,而现在的很多鳖甲都是别人煮过吃完剩的。小孩子积食也有这种舌苔,积食是因为寒,热是不会积食的。胃本身很热,寒热杂气、邪气在里面积住、结住了。关于黄连汤仲景师给的条辨很少,我们要根据描述推测他想表达什么:“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者,黄连汤主之”。后世几乎没有人会用黄连汤,对中道之医来说是治消化道溃疡、口气重非常常用的方子。为什么口气重?浊气上升,把本该到大肠的臭味通过嘴放出来了。本质是中焦不通,生姜泻心汤可以,黄连汤也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能治现在绝大多数脾胃问题。

长时间的口腔溃疡、长痘,一吃辛辣的头上起火疖子等火象、亢象,很多是因为中焦堵了。

从理法上推导中焦堵也会造成高血压。中焦堵,气血不能下行,便堵在上面,心烦、血压高都有可能;有的高血压跟中焦脾满也有关系。产生高血压的原因不尽相同:身体上下气机周流、循环无端,循环到上半身下不来,就可能出现压力过高。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被病名迷惑,而是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看清身体气血的运转状态,用某种方法来调整。

痞满宿疾,某医院X光拍片,确诊为胆结石。后发作频繁,不能工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排石法,第一天服药后腹泻三四次,第二天服药后便十余次

用了下法。真能下,下一次就出来了,不需要多次。碰到寒性的胆结石,人体痞满、下焦不通,慎下!慎用大柴胡汤。下了之后不但胆结石出不来,还会伤中焦气。仲景师在阳明病专门安排了条辨:“阳明证,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病人有心下痞,正治法是调成地天泰;不能下,下了之后中焦更空,痞满愈甚,吃不下东西。为什会胀?肠道、中焦的气弱,身体主动地用气形成胀满,不让人吃东西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吃一定会积食,一旦食物堵在肠道里,就麻烦了。如果下得更过,下之利不止,泻止不住了。

胀满浅析:中满和腹胀不同,原因差不多,都是气弱,气不弱不会胀。要用什么?用厚朴来消满。肠道的气来自哪,几个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桃仁承气汤)承谁的气?其实都是承肺的气,厚朴能厚肺气,让气更好地下达,肠道得能量得充足的气以除满。中满是吃一点就饱了,本质是脾寒湿,寒湿与脾相搏发为中满,用白术茯苓厚朴汤。腹满是胃口好,饮食如故,吃完之后胀满,用厚朴四物汤。还有发汗后腹胀满,比如撸完铁打完球吃完食物感觉满了,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理都不一样。

旋即出现呃逆频作,脘痛坠胀

腹泻几次之后,旋即出现呃逆频作,呃逆就是打嗝。

打嗝有两种:一种是吃完饭后往外排气打饱嗝,是生姜泻心汤症的胃气不降、干噫食嗅;另外一种是往底下吸,原因是肾不纳气,发汗后会得后一种。发汗是发的肾阳,类似麻黄发其阳故。肾气发出来之后回不去,身体会通过往里吸的动作模仿桂枝的作用,帮助把肾气纳回去。下利也可能伤及肾气,造成肾气外浮,身体通过往里吸的动作纳肾气。本医案里应该不是饱嗝,而是往里吸的嗝逆。

脘痛坠胀

病人拉稀,胃肠道气往下坠,最后气下没了。坠胀都是气往底下坠。有个同修非常敏感,一吃半夏就感觉脸往底下坠,半夏有降逆的功效;我原来胃不好还吃很多竹笋,一吃就卡在十二指肠里很难受,于是喝调胃承气汤,喝完感觉胸部有压力,肺气往下坠。

体力不支

是气下没了,患者右胁绵痛不休,便溏无力。不但胆结石没排出来,还把中焦的气下空了。好汉敌不过三泡屎,一天拉十回啥概念?阴脱身体出现虚热,要赶紧用复津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汤)复其津液,就不烧了。先判断生寒还是生热:如果生热,说明还有阳没有阴了,则复其阴;如果四肢冰凉、走不动路、脉沉微欲绝,要赶紧上通脉四逆汤复其阳。光用四逆汤,只有燥烈的阳而没有阴,恐伤及阴。古本和宋本的四逆汤不一样,古本有党参,应该加,干姜炮附子太燥烈了,可能阳救回来了,阴还是回不来,喝完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加了党参如同火过一遍水,就比较温润,不燥烈了。

出现面色萎黄,精神萎靡。

所有面色萎黄都是脾败,脾气弱了,黄色的物质送不到脾里面。

闻其声,气短息促,语言无力,诊其脉,沉细无力尺弱。

下了几次后,到少阴了,至少是附子汤。

面色萎黄,精神萎靡,阳更弱了,中焦空虚,可以用附子汤合理中丸;如果再严重一点,把人体的阴阳都拉没了,就会出现浑身抽筋的症状,就要用通脉四逆汤。这个时候不能治胆,得先补救,然后再看胆结石处于哪一阶段。中焦空,用附子汤合理中丸,纵然有白芍也不会拉,正好芍药复其阴,把中焦拉掉的气给补上,先要能吃饭,让身体恢复。


四诊合参,本证系峻下误攻所致,治当益气健脾,养血滋肝,方以归芍异功散意化裁,药用:黄精12g玉竹12g党参12g山药12g炒白术10g当归9g白芍9g陈皮9g焦三仙各9g炙甘草6g6剂。

这个方子开的还是有用的,有白术、当归,还有焦三仙起码能取其焦气,调补中焦。但是这个时候用白芍挺危险的,她刚拉完,整个脾胃的气弱,用白芍可能又要拉了,又想复其阴,可以加点干姜。

二诊时,纳谷虽略见馨而余症依然,遂转以健脾益气,温中醒脾之治,予香砂六君汤意进退之。迭经四诊,服药20余剂,至10月7日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已恢复正常。此后,从阴黄着手,治疗胆结石,方以茵陈术附汤合附子理中汤意化裁之。最后以益气健脾、补肾调冲之剂收功。经随访至1980年底一直整日工作,未再复发。

最后用茵陈术附汤合附子理中汤治胆结石,也是温胆、温中之法。我们古本的理法是在病人被下之后,用附子汤合理中丸补救。

寒性的胆结石病刚开始只能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温胆,使胆管变粗,阳气通了之后,胆结石自己会下来,里边合上炙枳实来通风气。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是经方的温胆汤,不是后世的温胆汤,后世温胆汤反倒是用寒凉药当出现心下痞满,禁止用下法,温药下之也不能用,一下可能会把脾胃之气下空,胆结石还出不来,徒伤脾胃。这是两则关于胆结石的病案,一定要详细辨寒热。

临床上治小孩子胆小、畏惧就温胆,壮少阳气。用小剂量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炮附子汤,慢慢发现他/她可以跟别人说话了,敢接触了。要是过分阳亢就喝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降少阳气的,用于三焦过热,气分过热。

明理很重要,理法是指导方针的,没有理法就是乱用药,拿剑乱砍,把自己砍得遍体鳞伤,伤了气血,所以才那么多病。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经方是最循道的医学,最符合天地运行模式,最符合人体气血运行,天地和人体是一样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把天地这套理法运用到人体里面,经方里的每一味药都用得很精准,只要辨证准确,不会伤人的气血。用经方变病脉证论治,就算治不好病,起码不会用药去伤害气血,不会更严重。

有时候为了排病,吃了药之后症状反倒会加重。比如咳嗽,本来想咳,身体一直推不动,喝了药之后能量具备了加了把力咳嗽,让它更好地咳出来,之后发现通畅了、好了。达到宣肺气的作用。还有吃肾气丸,有的刚开始腿沉得都抬不起来,人昏昏沉沉的。再有本来是阴病,吃了一些扶阳药会晕或者困,浑身没劲,正好代表阳气发动了,阳气在推动阴,这时候身体会有一段不适应的过程,已经习惯了身上带二十斤水,突然二十斤水像冰融化一样流走了,这叫瞑眩反应。上古书《尚书》记载:“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仲景师说服了风湿病脉证篇,防己黄芪汤加细辛之后,皮下如虫行;勿怪,这是细辛逐水气的结果。水本来不动,四肢沉重,用点细辛后,寒水慢慢被气化掉了,感觉像蚂蚁在里面爬,在跳,在动。又比如风湿相搏服用白术附子汤,可能出现“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

再比如吃炙甘草汤后会困,困了睡觉就行了。



圆 光 

适皖南莽苍

抢榆枋而止

三餐果腹

无所事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