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高考作文北京卷《打开》

 三月阳春 2024-06-07 发布于广东

北京卷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写作
(1)关于“点赞”现象的看法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当下,“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互动方式,它简化了表达赞同、鼓励和支持的过程,为忙碌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情感交流手段。然而,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导致个体价值感的外化,忽视了内在情感的真实交流。我认为,点赞虽好,但应注重其背后的真诚与情感联结,而非仅仅追求数字的增长。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容的质量与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动,而非表面的热闹。

(2)“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建议
我建议前往浙江绍兴,探访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绍兴,我们不仅能参观鲁迅故居,感受他成长的环境,还能走进三味书屋,体会鲁迅笔下私塾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激发对文学的兴趣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3)月的独白
夜幕低垂,星河长明,我是那孤悬于幽邃夜空的月,自古以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倾听了多少人间密语。我的光芒,柔和而遥远,既照亮了归人的路,也映照了游子的愁。我无声,却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与万物共鸣,用我的光辉,轻抚大地,慰藉着每一颗孤独的心。人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我愿做那不变的守望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始终以温柔的目光,陪伴着每一个仰望星空的灵魂,让思念有所寄托,让梦想得以飞翔。

作文
(1)议论文《历久弥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历经时间的洗礼,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更加光彩夺目,这便是“历久弥新”的魅力。经典文学,如《红楼梦》、《论语》,它们穿越千年,依旧能触动人心,引导我们思考人生哲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行。历久弥新的背后,是对本质的坚守与对创新的追求。只有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岁月的淘洗中愈发璀璨。

(2)记叙文《打开》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坐在那里,心中却满是阴霾。自从转学到这个城市,我始终无法融入新集体,孤独成了我生活的常态。直到那天,老师提议我们进行一次“心声交流会”,每个人都要分享一件自己从未对别人说过的事情。犹豫再三,我决定打开自己的心扉,讲述了自己的孤独和不安。

当我颤抖着声音讲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陌生同学的温暖。随后,一个接一个的同学站起来,分享他们的秘密与梦想。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藏着不易,而打开自己,才能真正触碰到他人的世界,建立起连接的桥梁。

那次“打开”之后,我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甚至组织了几次小型的户外探险。我发现,当我愿意展现真实的自我,世界也以同样的真诚回应我。打开,不仅仅是打开心扉那么简单,它是自我成长的开始,是人际关系的新篇章,更是心灵深处的一场革命。每一次打开,都让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也迎来了生活的新气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